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1)

焊接工艺连接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

以剪纸重现南湖红船

3D打印出自己喜欢的飞机模型

......

在西工大,有这样一个“宝地”

帮你把这些想法和创意通通实现!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2)

作为学校最大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工程实践训练中心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同学们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付诸实践,制作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中心用半年时间筹备了一场工程实践作品制作大赛,邀请全校学生踊跃参加。

本次活动前期收到上百件作品,经过老师评审、专家讨论,初步挑选出60余件作品进行展览评选。作品围绕着大国重器、国家重大发展和学校三航特色等主题展开,涵盖了激光剪纸、掐丝珐琅、3D打印、焊接、线切割、精雕等多项技术,来自19个学院的130多名学生在工程实践训练中心17名教师的指导下参赛。

部分作品,小编带你一睹为快!

掐丝珐琅作品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3)

作品名称:逐梦蓝天

作者:徐蓓儿、王迪(微电子学院)

指导教师:梁晓雅、吕冰、张鹏

依托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掐丝珐琅的设计与制作》《非遗掐丝珐琅技艺、机电创意设计与制作》

作品简介:本作品的外形为歼-20战斗机,外圈设计了灯带,启动开关后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在画面设计中融合了航空、航天和航海元素,寓意弘扬三航科技之光。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4)

作品名称:历史的融汇

作者:李睿杰(玛丽女王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吕冰、梁晓雅

依托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掐丝珐琅的设计与制作》《非遗掐丝珐琅技艺机、电创意设计与制作》

作品简介:本作品通过将曾经的铁路运输机车与现在的动车组列车做对比,展现了中国科技实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巨大提升。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5)

作品名称:铸三航之魂,谱时代新章

作者:柯行健、宋瑞航(机电学院)

指导教师:吕冰、梁晓雅

依托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掐丝珐琅的设计与制作》《非遗掐丝珐琅技艺、机电创意设计与制作》

作品简介:本作品结合我校三航特色,用掐丝珐琅技艺绘制出飞机、火箭和航母。

掐丝珐琅课程简介

课程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掐丝珐琅与中华优秀文化有机融合,激发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工程文化能力、创新意识,实现“美育”与劳动教育巧妙结合。

激光剪纸类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6)

作品名称:遵义会议会址

作者:董锐涵(机电学院)、刘峻畅(航海学院)、高乐(动能学院)

指导教师:黄晓秋、吕冰、寇凡

依托课程:《基于中国剪纸文化的激光技术》

作品简介:通过制作作品,让我们对遵义会议那段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回顾历史,方能展望未来。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7)

作品名称:南湖红船

作者:孔垂旭(自动化学院)、李佳朋(机电学院)、杜小冰(机电学院)

指导教师:黄晓秋、吕冰

依托课程:《基于中国剪纸文化的激光技术》

作品简介:本作品借助激光的高能量密度特性,以剪纸的形式回顾了“中共一大”那段峥嵘岁月。

激光剪纸课程简介

课程将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剪纸与现代制造加工技术相结合,坚持实践性和特色工程教育为基础,旨在让学生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又锻炼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3D打印类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8)

作品名称:马克思与恩格斯

作者:刘逸凡(材料学院)

指导教师:邓琳、赵岚

依托课程:《逆向设计与3D打印》

作品简介: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作品利用3D打印(快速成型)的方式将二位历史人物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9)

作品名称:那年那兔

作者:罗飞扬(航天学院)、牛浩东(航天学院)、姚良涛(航天学院)、高梦瑶(航天学院)、张连州(玛丽女王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邓琳、赵岚

依托课程:《逆向设计与3D打印》

作品简介:作品主体是笔筒,设计主要由火车头、车轨、那兔和丝绸构成。二十节铁轨,代表中共一大到二十大的历史进程。

3D打印课程介绍

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如何实现产品零部件的逆向设计和3D打印(快速成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及工匠精神。

精雕类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10)

作品名称:辽宁号

作者:程岗(工程实践训练中心)

依托课程:《数控精密雕铣》

作品简介:辽宁号航空母舰是中国第一艘服役的航空母舰,今年是辽宁舰入列的第十年,以此作品讴歌这十年间我国人民海军“逐梦深蓝”。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11)

作品名称:铜狮

作者:程岗(工程实践训练中心)

依托课程:《数控精密雕铣》

作品简介:作品使用五轴数控机床对黄铜精细加工,将狮子形象和印章相结合,有着吉祥、繁荣、生生不息的寓意。

精雕课程简介

课程以项目式教学为主,以典型产品为引导,贯穿设计、制图、编程、加工、检验等系列流程,提升学生对现代先进工业制造的认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创新能力。

线切割类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12)

作品名称:飞天巡洋,追求卓越

作 者:付广磊、周丹文(工程实践训练中心)

依托课程:《电火花线切割加工》

作品简介:校史馆内,“翱翔”主题的浮雕彰显着学校辉煌的办学历程和鲜明的“三航”特色。本作品主要以西工大特色的“翱翔”为灵感,表达西工大人对“飞天巡洋”的不懈追求。

线切割课程简介

电火花线切割加工是利用移动的细金属线(钼丝)切割工件。工具和工件之间加上脉冲电压产生火花放电,工件在数控装置控制下按预定的轨迹相对运动,切割出所需的形状,培养学生编程能力与工艺规划能力。

焊接类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13)

作品名称:丝路

作者:刘泽琪、杨泽轩、郑一凡(自动化学院)

指导教师:葛潇琛、王伯民、张伟军

依托课程:《金属焊接工艺与实践》

作品简介:本作品以“一带一路”为主题,桥身参考复兴大桥标志性元素,桥面“钟楼”插件代表西安,“圆形剧场”插件代表罗马,二者分别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14)

作品名称:纸灯笼小夜灯

作 者:王蕊华(航空学院)

指导教师:葛潇琛、王伯民、张伟军

依托课程:《金属焊接工艺与实践》

作品简介:本作品的创意源于古代的纸灯笼,将现代焊接技术与传统文化做了结合。夜灯共有12个面,上面的图案有华表,红船,歼-20和复兴号等。

焊接课程简介

课程要求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焊接方法的工艺原理和设备功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研究和解决具体实际的材料连接问题打下基础。

电子制作类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15)

作品名称:中华灿烂 工大无疆

作者:陶朝辉、郝思思、黄晓秋(工程实践训练中心)

依托课程:《电子实习》《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

作品简介:水上图书馆、何尊组雕、航小天......作品将西工大的特色建筑刻制在亚克力板上,用WS2812灯珠点亮每片亚克力,可通过多功能按键控制灯珠颜色、变换速度以及音乐播放等。

电子制作课程简介

课程以真实的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工作过程为导向,让学生掌握电子产品从零开始由设计、组装、调试到成品的过程,培养学生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

9月28日—10月10日,工程实践训练中心在综合楼一楼大厅举办工程实践与创新制作大赛暨优秀作品展,邀请全校师生前来为喜爱的作品打call。

现场投票选出你心目中的“最有创意作品”“最有艺术价值作品”“最具教育意义作品”等~让我们共同参与,一起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第73个国庆节的到来!

展厅现场↓↓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16)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17)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18)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19)

这个假期哪里去?这个活动等你来!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20)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21)

作为学校最大的综合性实践教学基地,工程实践训练中心面向全校各专业的本科生,重点培育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劳动意识。近年来,中心依托前沿制造技术的革新,除传统的“磨锤子”、“做收音机”等金工实习课程之外,陆续衍生出一批带有西工大特色的“宝藏课程”。

中心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西工大三航为特色,教育部重点大赛为抓手,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和科技竞赛,建立了RoboMaster机甲大师基地、大学生节能汽车创新实践基地、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基地、国际化创新实践基地等平台,形成了一批多角度、跨学科、分层次的大学生实践创新基地和创新高阶课程,每年在中心参加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突破2000人次。先后在中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多项省级金奖,在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RoboMaster机甲大师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金砖国家青年创客大赛和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等比赛中斩获国家级奖90余项、省级奖170项。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22)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23)

需要隆重给小伙伴们介绍的是,工程实践训练中心创新社区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该项目不仅可以进一步改善中心的创新教育环境,提高设备资源共享率,优化平台集中管理,提升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实践能力,而且还将为各类高阶创新实践课程、高水平竞赛、高水平教学成果等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创新社区项目即将施工完成,完工后年内将向全校师生开放,同学们将有机会亲自体验与其他志同道合同学们激情创意、创新、创造的全过程,将艺术与美学赋能创造,将设计与制造融入日常生活!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24)

出品丨党委宣传部

来源丨 工程实践训练中心

文案、编辑|王靖雯、张懿萱

责编丨付怡

审核|傅莉

西工大2022年成果转化(西工大师生工程实践优秀作品)(2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