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仲谋的一天(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周瑜嫉妒诸葛亮才能,欲以三天内不能筹备到十万支箭的罪状,治其死罪。

可是诸葛亮“多智而近妖”,算天气、算曹操,竟然满载而归,完成这个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这是闺女书上的一篇小学课文,也是妇孺皆知的一个经典故事,然而却不是历史上的事实。

真实的《草船借箭》主角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

正史《魏略》记载,公元213年曹操攻打江东,两军隔江对峙。孙权胆识过人,坐大船近距离观军。

“擒贼先擒王”的机会稍纵即逝,曹操立刻下令万箭齐发,孙权所乘之船一侧着箭过多,负重不均匀眼见倾覆。

他急中生智,命人调转船体,以另一侧面对曹操的箭雨,最终大船恢复重量平衡脱险,并满载箭支返回。

曹操欣赏孙权的胆略,不禁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字仲谋,从来都是以骁勇示人。

一次狩猎射虎,老虎突然向前扑上马鞍,孙权掷出双戟,其受伤逃窜。侍从跟上,用戈再击,老虎被捕获。

张昭劝谏:“为人君者,应该能驾驭英雄,驱使群贤,岂能驰逐于原野,骁勇于猛兽?”孙权笑而不答。

后来,极为推崇孙权豪迈之气的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这样写道:

“亲射虎,看孙郎。”

孙权是80后(公元182年生),却让50后曹操(155年生)、60后刘备(161年生)不敢小觑。

举贤任能为其长,人事布局长远清晰:

留任父亲孙坚、兄长孙策一批旧部将领,有周瑜、程普等,这是杠杠的枪杆子。

起用张昭、诸葛瑾、步骘等,都是躲避战乱流亡江东的江北士人,这是妥妥的笔杆子。

孙仲谋的一天(英雄无觅孙仲谋处)(1)

最后吸纳江东以顾雍、陆逊、朱桓、张温为代表人物的“四大家族”,这是稳稳的钱袋子。

难怪兄长孙策给孙权的遗言是:“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

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孙权不但举贤任能,而且喜欢阅读,更是要求下属多从书中汲取知识。

看到跟随自己多年的吕蒙始终不愿读书,已是不悦:“你现在位高权重,不可不读书。”

吕蒙借口军务繁忙、无暇顾及,孙权动怒:

“我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浏览、粗略了解历史罢了。

作为一国之主,每天需要处理的政务和军务岂是你所能比,我尚且经常看书,何况你呢?!”

吕蒙无地自容,折节读书。

等到鲁肃再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时,大为惊讶:“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吕蒙微微一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而当代,教员要求高级干部必须看历史、多读书如出一辙。

孙权的领导艺术更是异于曹、刘。

​曹操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聪明人无数座谈论道;刘备处兄弟动不动食则同器,寝则同床;而孙权带团队,善做思想工作,用情感人。

还是“草船借箭”那年,孙权任命出身寒门的周泰为前线总指挥,而仅仅做其副手的朱然和徐盛表示不服。

​孙权了然于胸,遂安排众人吃饭开会。

他亲自给周泰敬酒,酒过三巡让周泰脱去衣物,上身所露伤痕累累,所有人目瞪口呆。

​周泰在孙权示意下侃侃而谈,伤疤来自曾经残酷的攻城略地,也来自保护孙权的死命突围。

说到动情处,孙权搂住周泰肩膀泣不成声,“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凛然的军乐适时响起,众将簇拥着周泰走出会场……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这是一次奋进的大会,所有人思想达到了共识。

孙权想去探望病重的吕蒙,担心影响他休息,于是悄悄在墙上凿了个洞,静静观察。

看到吕蒙能吃下东西,喜不自禁;而看到他病情仍不见好转,则忧虑不能入睡。

易中天教授说得好,曹操的政府象沙龙,刘备的政府象帮会,孙权的政府象家庭。

​​孙权自47岁称帝起,人设却不再耀眼,一路走向昏聩猜忌。

喜欢三儿子孙和,立其为太子;又舍不得四儿子孙霸,册封个鲁王。礼仪待遇不做任何区别,造成两个儿子相争。

喜怒无常的他,索性废掉三儿子太子之位:“朕还在,你不能闹。”

竟然赐死四儿子:“朕不给,你不能抢!”

他疑神疑鬼,冷落张昭、逼死陆逊,以特务统治朝廷。

孙仲谋的一天(英雄无觅孙仲谋处)(2)

如实书写孙权的失误,这个历史人物会更真实可信,不至于沦落于罗贯中笔下“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的尴尬。

况且瑕不掩瑜,孙权毕竟前半生龙盘虎踞,成就江东霸业。

辛弃疾一句“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让人顿生英雄豪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