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溪龙湾筑牢产业链助推醒狮狂舞(遂溪龙湾筑牢产业链助推醒狮狂舞)

遂溪龙湾筑牢产业链助推醒狮狂舞(遂溪龙湾筑牢产业链助推醒狮狂舞)(1)

制作好的狮头被摆放在架子上。

6次登上央视舞台,先后获得国际级、国家级和省级奖项30多个,特别是在大多数民俗文化团队生存困难的情况下,遂溪龙湾醒狮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筑牢产业链助推醒狮狂舞,也为湛江醒狮赢得了荣誉。

遂溪是中国醒狮之乡,其集武术、舞蹈、锣鼓于一体的南狮表演始于明清,200多年来,逢年过节、喜红庆典,都用醒狮助兴,威猛而惊险的舞狮成为人们克服恶劣环境的寄托和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一种仪式,是祈福驱邪、贺喜庆祝、文娱活动的民间传统文化。2007年,遂溪醒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遂溪龙湾筑牢产业链助推醒狮狂舞(遂溪龙湾筑牢产业链助推醒狮狂舞)(2)

工人为狮头粘贴装饰配件。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李荣仔12岁开始学习五行拳,15岁开始舞狮,人称遂溪“狮王”。不过很多外人并不了解的是,他不但是一位醒狮表演大师,也是一位制作醒狮的匠人,他把醒狮打造成一个产业链,造福乡里,更叫响了遂溪醒狮的品牌。

日前,记者在遂溪龙湾金馨狮鼓厂看到,这里的厂房高大宽敞,分为模具涂绘区、外饰制作区、模具车间,采用流水线作业,工作井然有序。目前,该狮具厂拥有工人60多人,均来自龙湾及附近的几条村庄,每月人均工资为3000元,最高的每月可赚6000多元。按照这样的工资额分析,龙湾村村民家门口打工的收入并不比城市低。

遂溪龙湾筑牢产业链助推醒狮狂舞(遂溪龙湾筑牢产业链助推醒狮狂舞)(3)

工人进行狮头的基础扎作和贴纸工序。

李荣仔告诉记者,狮具制作过程复杂,工艺繁杂,对原材料和工艺间衔接的要求比较高,一般都是手工制作,其中狮头制作尤为重要。狮头的扎作主要分为四大工序:扎廓、扑纸、写色和装配。扎廓是制作醒狮的关键,要求一定要扎实,因此要选用柔软度特别好的黄竹;贴纸是用糨糊将砂纸和纱绸贴在狮头的轮廓上,晾干之后还需贴上亮片镭射纸来显示醒狮的威猛;写色是用颜料把整个狮头、眼睛、鼻子等画出来,十分强调图案的装饰和写色的手感效果;狮头装饰的主要材料是兔毛、羊毛、五彩绒球等,分布装饰在狮头各个部位,更显醒狮的勇猛、生动……

遂溪龙湾筑牢产业链助推醒狮狂舞(遂溪龙湾筑牢产业链助推醒狮狂舞)(4)

工人为狮头描绘色彩。

“手工制作周期长,技术要求高,但造型活泼可爱、色彩艳丽持久。我们基地每年制作龙狮道具8000多件,远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泰国等国家。” 李荣仔说,鼓乐厂不仅可以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醒师团队员的工资等费用,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鼓乐厂。同时,产业带动也激发了村民们舞狮的热情,使遂溪龙湾醒狮得到长足的发展。截至目前,该村有200多人参加过龙狮表演活动,上至60多岁的老人,下至5岁的孩子。正是良好的群众基础,专业的训练团队,才保证了龙湾龙狮团的枝繁叶茂,遍地开花。

遂溪龙湾筑牢产业链助推醒狮狂舞(遂溪龙湾筑牢产业链助推醒狮狂舞)(5)

工人为狮头“点睛”。

对此,市民俗文化研究会相关负责人认为,民间艺术或文化遗产如果不走市场化的道路,不通过市场支持艺术,就很难发扬光大,甚至会走向没落。正是龙湾醒狮不断筑牢产业链——队员专业化、基地产业化、管理公司化,才助推遂溪龙湾醒狮任性狂舞,推动了我市民间艺术的发展,值得借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