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无插画(莫让童年性倒错)
(视觉中国/图)
近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插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引发公众关注和热议,部分人物形象丑陋、猥琐、怪诞,部分网友直指人物眼距过宽、眼裂过小、舌头露出疑似流涎的面部特征很像“先天愚型”。讨论一开始局限于“美”与“丑”的标准上,部分网友试图用“多元审美”等观念对教材插图给人的直观不适感进行解释。
然而,新闻在进一步的传播和发酵中,网友进而发现了远比“审美”更严重的问题——部分插图故意凸显儿童下体轮廓,另一些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当性暗示,这也使平时因为立场和观点不同的许多网友罕见的取得了某种程度上的“共识”,将“讨论”变成了一场一边倒的批判。
随着教科书和部分少儿读物中更多的问题得以曝光,人们惊奇的发现,本应是最纯洁、最干净的少儿读物中,存在着相当多性暗示、性倒错、性怪癖的内容,更荒唐的是,部分网友将这些少儿读物中的插图拍照发上网之后,不久就在平台上无法正常显示,也给我们带来了这一事件中最吊诡的悖论之一:连成年人使用的社交平台都认定为“不宜”的内容,为何可以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少儿读物中?
这个让人感到无比荒诞悖论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就是我们的社会对于“性”在媒介中的展示尺度,并无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尺度。在面对“给成年人看的内容”时,以“万一被孩子看到怎么办”为由,某些视频平台将马赛克打到了波斯水平,而在面对“给孩子看的内容”时,某些出版社又以“孩子哪能联想那么多”为由而表现出惊人的轻佻和傲慢。严格程度本该堪比外科手术查对的少儿读物审核机制,以一种近乎失能的漫不经心,让这些匪夷所思的内容出现在了教科书和少儿读物上。
“不当性暗示”和“倒错性表现”堂而皇之出现在少儿读物中,本身就是一个严重问题了。
现代性教育理论认为,成人的任何性心理问题,其根源往往都在童年,成人的性心理障碍,是其童年期性心理问题的反映和结果,在人类童年期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中,任何过度刺激和过度抑制,都可能使其产生性心理问题。因此,儿童性教育政策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受到高度重视和关注的问题,201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平、恰当、全纳、尊重教育法案》 ( Fair,Accurate,Inclusive,and Respectful Education Act简称FAIR 教育法案)引发争论最后上升为一场意识形态战争,此类争论在各国都屡见不鲜,而争论的焦点都集中在同一个,在教育中,关于“性”的内容怎样才算“过度”和“抑制”?
在人类性教育史的早期,曾经经历过从“过度刺激”到“过度抑制”的转变过程,在黑暗时代和中世纪早期,人们没有“儿童”的观念,儿童被视为劳动力不完全的成人,儿童从事着和大人一样的工作,大众普遍没有“培养”和“教育”的观念,自然也就没有“成人可以看的内容”和“儿童可以看的内容”这种分野。儿童对性的认识往往来自于观察动物或人类的性行为,成人在讨论与性相关的话题时也不会刻意回避儿童,因为在落后的生产力环境下,父母对子女最基本的期待是“活下去”成为一个合格的,能为家庭分担生计压力的劳动力而非“健康成长”一个拥有自由意志的人。
在“教育”的观念出现并逐渐普及之后,人们也逐渐建立了包括学龄、层级等一系列与教育相关的理念,宗教和伦理道德在教育中的比重使“性”在教育中成为一种禁忌,而呈现出过度抑制的倾向,而人类在教育中通过对印刷品的分级管理来实现这种抑制,中国古代的乡学、学宫禁淫书(性读物)、秽语(性话题)就是一种抑制的表现。
当人类社会的信息媒介从印刷品变迁到电视、网络、短视频APP之后,人们普遍根据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提出的“消逝”理论,认为这些新型媒介模糊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的界限,使儿童能够轻而易举的接触到原本只有成人才可以接触的信息,进而使“童年消逝”。
“成人化的儿童”会引发一系列教育和社会问题,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儿童通过新型媒介受到了过多、过早的性刺激、性暗示而产生的青少年性早熟、性犯罪问题。一系列毋庸置疑的事实证明,波兹曼的预言相当准确。因此,现代社会从上到下,也将“性防御”的重点放在了这些新型媒介上,在“为了孩子”的旗帜下,电视、电影、互联网平台、短视频APP等媒介的审核标准日益严格。在中国,“重视教育”和“保护少年儿童”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普遍性的社会共识。可以说在这个共识之下,成年人作出了相当大的让步和牺牲。
在这种氛围之下,人们普遍相信,更容易管理的印刷品出版物审核制度只会较其他媒介更加严格,而在审核更为严格的印刷品出版物中,教科书和少儿读物又应该是审核最为严格的。这不仅是大众对出版行业审核制度的想象,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通行逻辑——给儿童吃的食物、玩的玩具、穿的衣服、用的载具安全标准最高,给儿童看的出版物审核标准最严。然而本次小学教科书插图事件暴露出的问题颠覆了大众的印象,也引发了普遍的社会焦虑,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本该发挥作用的审核机制因为种种匪夷所思的原因失去了其本身的作用,无数成年人作出牺牲和让步维护起来的一个性审核标准相对严苛的“纯净”社会环境,在这种“灯下黑”之下,能对青少年儿童起到多大的“保护”作用?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刘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