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生存法则第二季全集(强势加入周五黄金档综艺混战)
北京卫视大型职场养成类纪实观察节目《职场是个技术活
》关注一个个鲜活、普通的“(准)打工人”,以客观、中肯、包容的姿态传递正面社会意义。文 | 乐恩
当下,周五卫视黄金档综艺扎堆,各类节目都在通过不同方式争夺受众,形成了综N代与新节目混战的格局。其中,在节目类型上,音乐类节目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在此情景下,北京卫视大型职场养成类纪实观察节目《职场是个技术活》另辟蹊径,从真实性和成长性出发,突出正面社会意义,成功通过了受众的考验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突如其来的疫情,放缓了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脚步,后疫情时代,2021年或成为“最难就业季”……严峻的就业形势,使职场类节目的价值得到格外凸显。而由北京广播电视台、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出品的《职场是个技术活》,凭借专业性和纪实性,正中众多求职者、职场人的下怀,从职场类节目中脱颖而出。
11月13日,第二期节目一经播出,便触发了“职场妈妈可能遇到的瓶颈”“嫁人就嫁程序员”“如何跟不喜欢的人合作”“自信与自卑成正比”等社会热点话题,在网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真实性
照见职场凸显人性
《职场是个技术活》的一大特点,在于它不围绕也不关注明星,它的主角是一个个鲜活、普通的“(准)打工人”。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这档聚焦素人的求职类节目如闹中取静一般,它不依靠剧本与噱头获得受众,而是靠“真实”取胜。
比如第二期节目中,滴滴出行的三位实习生在领取任务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言小宴“先发制人”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与另外两位实习生共享,却惨遭无视,有17年工作经验、重回职场的宝妈张玮脸上的微妙表情,清华大学数学系直博学生栾雨的直言不讳,让观众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尴尬。这种引起不适的真实感,恰恰是节目对纪实属性的严格遵循,也正是这一属性让节目对现实中普通人的求职极具参考意义。
节目选择了奇安信、滴滴出行、小米三家行业内顶尖企业作为“战场”,向观众展现优秀企业的真实工作场景。每个企业进入三名求职者,展现求职者从入职实习到成功拿到正式offer的全过程。取材于日常工作片段,取景于三大企业内部,增强了职场类节目的现实性,更令节目充满了烟火味、市井气,照见普通人的生活。
精心设置于棚内的职场观察团,则携带各行业内顶级资历,针对求职者表现,同步表达专业级职场见解与中肯建议。BOSS直聘创始人、CEO赵鹏敏锐、犀利,金句不断。
比如在第二期节目中,在讨论职场妈妈生存现状时,赵鹏提出了中肯、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从)企业角度来讲,尽可能要有预案,给要生小孩、要哺乳的妈妈一些照顾 ,(说的是)力所能及的企业,不是所有企业都应该有这个余地,因为(企业)要生存。”还爆出“互联网公司活得是个狗命,对于人才进入的速度、成长的速度,对潜力和价值的观察就会比较严格”等金句;
世界500强企业人力资源专家郑艳以专业、独到得观点,比如第二期节目中提到“一万小时定律”“人的自卑和自信是成正比的”,引起职场大众共鸣;
演员唐一菲作为重返演绎事业的宝妈参与录制,提供了很多感性思考和人性化视角;再加上职场“金句王”马丁和北京卫视当家花旦徐怡恒,职场观察团从多角度切入观察,增强了节目的“专业性”,令《职场是个技术活》在同类型综艺中更具竞争性和参考价值,让观众得以从节目中汲取职场养分。
养成性
透视职场打怪升级
《职场是个技术活》的另一个特点,在于其养成属性。
节目里,素人求职者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第一期时,于沐之曾因为没有时间观念被批评,也出现过与客户沟通不当的问题,到了第二期,她展现出了自身能力的可塑性,成功被企业留下;孤傲的言小宴开始打开自己的内心,主动与同事沟通,在工作方面也从纰漏横出,到得到主管的肯定;总是埋头打拼的凌志,增进了对自己能力适配性的认识,主动申请调往更合适的岗位……
如此种种,是求职者自身所得,更是能引发每一个职场人共鸣的动情时刻。因为在职场,“成长”就是最可贵的瞬间。
正如节目汇总滴滴出行主管姜瑶在与张玮谈心时所说,孵化年轻人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开放和包容是互联网的精神 。事实上,开放和包容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时代精神,从管理者角度,可以将五花八门的人都培养好,从个人成长职场进阶角度,自我养成、自我孵化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需要不断学习他人优点,完善自身。
职场是个技术活,请对号入座。学历、阅历、性格、性别、年龄……在进入职场的道路上,任何一个标签,都不注定是通行证或绊脚石,但构成了职场“打怪升级”的每一关。拿年龄来说,节目中引用了Boss直聘数据研究院《35岁及以上互联网人生存状态的调查》的一项数据,数据显示,“35 ”的受访者中,56.8%的用户表示职场对35岁以上人群不友好,75.9%的用户表示自己已经在职场遭遇天花板。
好就好在,职场生存的能力和技巧是可以习得的。《职场是个技术活》不断揭示职场中的真相,甚至“潜规则”,对职场人如何摆脱制约因素,从而不断实现打怪升级,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建设性
传递正面社会意义
《职场是个技术活》能够从众多职场类节目中脱颖而出的另一秘诀,大概是因为它深谙浅表的娱乐性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尤其是职场类节目,作为电视人切入社会痛点的综艺表达,作为借助大众媒介传播的专业内容产品,不仅要让受众喜闻乐见,还承担着促进社会发展与稳定的社会责任,所以更应该发挥功能性、实用性、引导性,以满足受众精神文化需求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
比欢笑与娱乐等感性需求更重要的,是让观众随节目的进行,对真实职场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这一点《职场是个技术活》做出了典范,不少网友在观看节目后自觉对号入座,反思自己的求职、工作表现,或对职场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积极地表达自己看法,并纷纷表示“职场真的是个技术活”“职场千变万化,只有强大自身,才能稳定”……
于个人,《职场是个技术活》忠于现实,聚焦成长,可以让观众如照镜子般获取职场的经验,学习为人处事的门道,增进对生活的见解;
于社会,《职场是个技术活》是拂过2020年就业寒冬的一缕暖风,为广大求职者提供经验参考,就是在为解决社会就业难提供文艺行业的独到解法。
《职场是个技术活》不玩真人秀哗众取宠,不强势输出、炒作价值观,而是以客观、中肯、包容的姿态传递正面社会意义。暖风过后,感官尚温,理性仍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