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和长沙的地理位置谁好(笑侃湖南城市系列)

古老的云梦泽,是今天湖南通往世界的大门,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岳阳和长沙的地理位置谁好?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岳阳和长沙的地理位置谁好(笑侃湖南城市系列)

岳阳和长沙的地理位置谁好

古老的云梦泽,是今天湖南通往世界的大门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炎黄子孙世世代代、生生不息。为啥我们的历史被定格在五千年这个时间轴上,而不是历史界有争议的3700年信使流和9000年的传说流?

个人认为历史这东西要尊重事实,不能无底线地向前溯源,像某些东北亚的蕞尔小国靠编神话故事来当6000年的国家历史。但也不能缺乏合理推测,故意忽略那些有确切遗址和古典纪传史的时期,仅按有确切文字编年史记录的时期计。所以《史记》伟大之处在于不仅对商朝出现文字之后的历史有充分记录,在这之前的历史也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民间传承,不乏想象力的对无文字的夏朝以及三皇五帝的上古时代进行了记录,这才有了我们“炎黄子孙”的五千年华夏文明。

大多数国人对于上古时代是有无限想象的,对那时期的一些名称是带着莫名但绝对尊崇和敬畏。以至于好多“无良商家”为了赚钱,风靡数代钢铁直男的各类角色类游戏中都少不了对上古名称的“借鉴”。比如我读书时代爆火的《轩辕剑》,“轩辕”不仅是黄帝嫡传后代的复姓,也是在上古传说里的龙族后裔古国。现如今霸榜游戏界的《王者荣耀》,也专门设有云梦泽阵营,瑶、云中君、东皇太一、鬼谷子、干将莫邪,听名字都是神秘、神奇的大V存在。特别是瑶和云中君那超文艺互撩——“云梦泽没有东边和西边”、“我做了一个梦,梦里我和一只鹿一起生活”,更是激起了无数少男少女对云梦泽的憧憬。

言归正传,历史上真实的云梦泽其实就是指现在武汉长江到岳阳城陵矶之间的一片大湖,历史记载中最大数据有着近4万平方公里(2.6万平方公里说法为主流),因自然环境变化以及河道变迁,现如今剩下的就是江汉平原上星罗密布的小湖以及大名鼎鼎的洞庭湖,而洞庭湖现有的规模虽不及云梦泽的十分之一,但以其全国第二大淡水湖的名头,大家也都基本认可其云梦泽传承者身份。

古往今来,各路文人骚客梦中、笔下那个向往的云梦泽或神秘、或浪漫、或豪迈,而作为云梦古泽边上的岳阳也成为了历朝历代诗词达人的超级网红打卡地。其中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就是其中的佳篇名作代表。当然,作为宋代的名臣、大文豪范仲淹更是通过想象就在河南写下了《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豪迈的经典影响了无数后世国人。

正是因为有了洞庭湖和长江,岳阳在湖南这样一个典型南方内陆省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岳阳的地形用一话来概括就是,“一江一湖,一山一原”。所谓一江一湖就是万里长江和浩瀚洞庭。我们初中学的地理,湖南、湖北不仅以湖为名,也以湖为界。但很少有人知道长江也流经湖南,也是湘鄂的界河,岳阳则是湖南省内唯一濒临长江的城市。而一山则是岳阳这个城市名的来源——天岳幕阜山,一原是“湖广熟、天下足”中肥沃的洞庭湖平原。

清末民初的奇人杨度,他就曾在《湖南少年歌》中写到“湖南少年好身手,时危却奈湖南何。中国如今是希腊,湖南当作斯巴达;中国将为德意志,湖南当作普鲁士。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曾经留学德国的我看到这句话也不禁感慨过原来湖南人头铁的性格如德国,就连两地的地图甚至地形地貌都如此类似。德国35.76万平方公里,湖南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两地的地图都酷似一个人头的侧面,地形都是自北向南从平原到丘陵再到山区,海拔逐步升高。德国首都柏林位于德国东北角,与省会长沙的相对于湖南的位置基本一致,甚至湖南和德国人口密度也相差不大。

而如果要把岳阳类比为德国的某一个城市,那一定就是德国第二大城市、德国北方最重要的港口,那个被德国人称为“Das Tor der Welt”(德国通往世界的大门)的汉堡。岳阳港,作为“长江八大良港”之一,是目前湖南最大的港口,虽然年轻但却已跻身全球港口50强,更是湖南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平台,地理条件上来说是“湖南通往世界的大门”。

湖南地图和德国地图对比

行忧后乐的神秘历史文化名城

神秘的云梦大泽孕育了众多古老的神话,让人遐想无限。岳阳也从不缺乏神秘感,岳阳得名于“天岳幕阜山”,而此山正是道教第二十五洞天。盛产名茶银针的洞庭小岛君山,则是道家第十一福地。如果你不了解洞天福地对道家的含义,那么尽管简单粗暴的按字面意思去理解也不会错,毕竟八仙过海中那个胆大包天敢戏弄观音的吕洞宾就是在此仙传的。

岳阳作为湖南第二个,也是全国第三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获此殊荣肯定不是只靠传说。从春秋战国到明清,历史可查的就至少有300多位名人为岳阳留下诗文,比如现在我们恰逢端午纪念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他就是在岳阳汨罗流放时写下了《离骚》、《九歌》。不过想进入这个300人大名单,那门槛实在不是我辈所能企及的高度,起码首先你得是和张九龄、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刘禹锡、范仲淹等一众文豪一样,在历史上或文或武留下点名气。其次就是你还得有点跌宕起伏,或被贬或落魄,才能在此感悟出豪迈理想与残酷现实的人生。

我认为岳阳城市气质形成的结果就是范仲淹《岳阳楼记》里写的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行忧后乐的担当意识。虽然过去岳阳的忧愁大都是寄情于梦中大泽的消亡,是输入型的。但在经历千年的思想沉淀,以及当地百姓与自然抗争的传承积累,最终岳阳随着湖南在中国历史上的变迁历程一样,于晚清开始崛起、爆发,并席卷华夏。

而这种沉淀的最好实证,就是多年前去张谷英村旅游时发现的。当时的我不仅惊叹这个位于山间僻壤“民间故宫”的设计精妙和宏伟气势,更被这个典型岳阳大家族数百年来以耕读为本,孝友传家的文化传承所折服。崇文尚武存忧患、孝悌仁爱遵礼仪、遵规重义守规矩、友睦乡邻显团结、乐善好施展爱心。

张谷英村

如果说曾国藩是“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那从岳阳走出来的左宗棠则是“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狂人。他以70岁高龄抬棺出征,收复新疆,可以说是践行了他对神交古人范仲淹,完美诠释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大格局、大气魄。

作为传统的湖南人,我一直认为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典型狂傲的湖湘性格。但曾公的狂自带柔软、内敛,而左公的狂却刚烈、外放。我无意也无胆去评价两人的功过成就,只是左公的行为完美践行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个人更为之动容。

从屈原到范仲淹再到左宗棠,不论他们是否到过岳阳、或者籍贯岳阳,他们或推动或践行“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豪迈人生格言,让岳阳这座城市的行忧后乐精神得到激发、凝聚,并世世代代影响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岳阳人,成为了这个城市的精神标记。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鲜明的岳阳文化个性也必然会得以传承。

左宗棠

名不副实的湖南第二城该如何真正国际范

对岳阳,我的第一印象是学龄前记忆中那非常模糊的岳阳邻居、保姆老奶奶,虽然我一再努力,可再也回想不起她的面容,甚至连她姓什么都忘记了,但我知道记忆里留下的都是因为她给我的温暖。所以我想对岳阳发展说一些实话,尽管可能会不好听。抛个砖吧,希望引来更多的玉。相信岳阳的朋友不会回敬我太多的口水。

岳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然有着如巴陵、岳州等众多的旧称。但“岳阳”作为行政区划的称谓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是源于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梁武帝。而这位大哥的“流芳百世”可不是因为他的贤明果决、励精图治,也不是因为他的勤政爱民、诗词歌赋,更不是他的雄才大略、盖世武功。可能没人记得是他把海南首次纳入中国版图的丰功伟绩,但人们一定记得这个“千古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饿死的皇帝,是一位热衷与达摩神交、寄情于佛教事业并最终荒废江山社稷的奇葩,硬生生地把开国皇帝“作”成灭国的末代昏君。

因诗词歌赋的传颂岳阳在历史上名气震天响,但不得不说岳阳在历史上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名气相比,真是应了梁武帝的景,属于典型的守着金山要饭吃。地处湘北门户,坐拥黄金水道的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岳阳可能历来是湘北重要的军事要冲、必争之地,不过从来就没成为过经济重镇。哪怕是到了改革开放前的近现代,人类已经有能力开始慢慢驾驭海洋、翱翔天空,紧邻京广线的岳阳不论是工业还是商贸发展,却始终在省内城市对比中都上不得台面。

从一个盛名之下难符其实的湖边小城发展到成为现在湖南省的GDP总量第二的城市,岳阳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国家在70年代后开始大工业化,如长炼、巴陵、华能等重点能源项目布局落户。不过就算GDP总量从2006年开始岳阳就一直稳居湖南省第二,但省内第二大城市这个称号时至今日也没服众。面对湖南遍地的第二城,如株洲、衡阳、常德,用数据来说话,也得承认他们说的确实都有一定道理。比如衡阳总人口、铁路交通枢纽地位乃至城区规模称第二无可厚非。株洲的工业规模、人均收入湖南第二,核心城区人口、建成区面积也足以和衡阳争第二。常德虽然这两年GDP总量被岳阳拉开了百亿级的差距,但财政收入一直稳居第二。如果从行政辖区面积、人均GDP、高校水平等方面看,永州、湘潭说自己第二也是名副其实。

要真正把岳阳通江达海的地理优势转化成为湖南通往世界的大门,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还有那些问题需要解决呢?我个人觉得:

第一,找准城市定位。个人认为岳阳从政府到民间层面都不需要过度纠结“湖南第二大城市”这个虚名。在湘北湖区的众多城市中,岳阳这座城市性格多大气、刚毅,少曾公所言“水乡之民多浮华”。历史上岳阳缺乏转口贸易中心的商业传承,人口并不多,而工业起步更是晚于湖南很多地级市,规模虽不小,但结构单一。岳阳需要脚踏实地结合自身的文化特点进行城市产业发展定位,净心沉淀。以目前岳阳城市发展历史,有限的城市人口和建成区主要集中在楼区。前些年通过看似有点疯狂的规区划调整和城建规划,寄希望于用房地产发展扩张到君山、云溪来做大城区面积,结果却是除了给岳阳的楼市带来了全国第三的涨幅和虚高的房价,对城市产业和人口聚集并无太多实质好处。可以说为了第二城的虚名,岳阳在过去的城市发展中有拔苗助长的嫌疑。

第二,破局工业类型单一的经济结构。岳阳工业立市始于能源产业,发展于水运服务行业。但是岳阳要正视传统优势的造纸、石化产业对于环境的破坏力,也要重视过去农业和地产对洞庭湖水域的侵占问题,更要重视传统公有制产业在整体经济中占比奇高的现状。当然我承认很多环保、生态问题可能是源自于我对过去历史报道的旧印象,现在的岳阳肯定已经非常重视了,曝光的环保问题也在逐步解决中。未来,立足于优势产业必然是岳阳工业发展的核心,但私有经济作为经济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倾心于国有企业同时扶持本土民营经济对未来岳阳经济发展可以说迫在眉睫。

第三,做大做强规模旅游业。岳阳是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国家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前面也大篇幅地介绍了岳阳的历史文化,但在我无数次去岳阳的记忆中很难搜寻到城区内除如岳阳楼以外的历史和文化印记。可以说岳阳中心城区交通条件是省内除长沙外地市中最好的,高铁站、机场、码头港口都在城区范围内,可城内基本上是看不到什么历史纪念馆之类的建筑,哪怕是像常德大小河街那种仿古的商业街都没有。整个城市除了大街小巷各处充斥着的“正宗岳阳烧烤”,竟然让我想不出一个真正值得一逛的商业、文化中心,有点浪费了这么好的历史文化名城头衔。

致未来之城

夹在武汉和长沙的中间,岳阳的基础与两个巨无霸的省会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未来长沙和武汉的发展必然因持续扩张的虹吸大于可能的产业外溢效应。对岳阳而言,拿到了省域副中心的名头,不代表岳阳发展就可以躺平去安心享受政策的红利。恰恰相反,岳阳要正视自己地理位置于整个湖南而言的偏安一隅所造成的腹地人口不足,辐射能力、高级人才资源不强的劣势。正面和长沙、武汉硬刚,去搞同质竞争的高科技产业难度不小。岳阳应该集中精力和传统能源产业的优势,发展比如清洁能源、大宗商品贸易、物流等基础产业、服务业。当然这两个发展方向在面对九省通衢的武汉也算直面竞争,但岳阳的未来在湖南、在长株潭都市圈的产业配套、物流服务、大宗商品转口贸易,整合资源的抱团发展加上空间距离的优势,完全可以抵消城市规模的劣势。

过去岳阳经济发展的事实和其他城市发展的历史都证明,好环境配上大项目可以实现经济腾飞。岳阳未来的腾飞是必然,但这个速度取决于营商环境的打造,取决于优秀人才的聚集,也取决于合理的错位竞争、分工协作。

上天赐予了岳阳云梦大泽,引来了无数文人墨客,成就了绿水青山、烟波浩渺的大美人文。我坚信行忧后乐的岳阳人定不会满足于现状,定会为了真正实现交通、文化、经济全面通向世界、成为国际范的湖南北大门继续奋斗不息、战斗不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