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除夕习俗和禁忌(从除夕到正月初七春节各日禁忌习俗大全)

中国是内涵最深的一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从前古人讲究“敬天、敬地”,因此在民间流传的禁忌也不少,一代代流传下来,就连最热闹的新年节日,老人也常提醒后辈不要触犯禁忌,以期来年好运,至于其灵验性则有待研究。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因此春节期间各种禁忌也是颇多。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看春节期间我们的传统禁忌:

春节除夕习俗和禁忌(从除夕到正月初七春节各日禁忌习俗大全)(1)

农历12月30日(除夕夜)

这一天俗称“年三十”、“除夕”,是上一年的最后一天。

1、传统上除夕夜应守岁,忌过早的睡觉。

2、开口说吉祥话,忌说脏话。

3、除夕夜不能大小便,见到阳光后再大小便。

大年初一

1、已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回娘家,据说会让娘家破败。

2、早餐忌吃稀饭。避免吃稀饭,这天若吃稀饭,这一年外出会被雨淋,甚至大雨会将田土冲垮。此外,吃稀饭是贫穷的象征,初一吃稀饭,恐怕之后都得过着穷困生活。

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年初一的上午不要催人起床,认为这样做会让对方整年都会被人催促着做事。

4、忌跟还在睡觉的人拜年。同时也不可以躺在床上说恭喜,传说这样会导致长年卧床!

5、忌吃药。无论有什么病痛,都不许请医生。否则,象征一年从头到底病疾缠身,吃药不断。医生也忌讳在正月出诊,会不吉利。

6、忌动针钱。尽量不动刀剪针线,一旦有差错,会招致破败等不吉利的事;也有可能把财路剪断。

7、忌斧子劈木柴。

8、忌借钱,忌催债。记得要在年前还清债务,如果已欠过年,初一到初五也不能上门讨债,否则会倒霉一整年!

9、忌打家具(盘、碗、酒具等易碎物品),忌打碎器物。初一打破碗碟杯盘,色女微信xo69se寂寞夜晚你需要她意谓着这年会有“破运”,补救方式是用红纸包起,口中念“岁岁平安”等吉祥话,并放在神案上数天,即可化解灾难。

10、白天不能睡午觉,男人在这一天睡午觉,他的田畦就会崩坍;女人在这一天午睡,炉灶会塌陷。这亦是取古意,劝人不要懒散。

11、不能更换、洗涤衣被。严禁洒扫与倒垃圾,会把家里的福气财运扫光光;若真要动扫帚,记得由外往内扫!

12、忌被他人自口袋掏取物件。人们认为,正月初一的口袋让人掏了,可能导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险。

13、忌洗衣。初一、初二忌洗衣: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忌讳在这两天洗衣服。

14、忌讳去有丧事的家庭拜年。

15、忌迁居,糊窗户。否则认为是不吉利。

16、忌穿坏新衣服。正月里孩子穿坏新衣服有晦气。

17、忌讳剃头。民间有谚云:“正月不剃头,剃头死己舅”。

18、压岁钱不能给奇数。长辈给晚辈压岁钱,金额要是偶数,否则不吉利。

19、不能打人、骂人以及哭泣,以保持好兆头。啼哭是“歹头彩”,兆示疾病、凶祸。

20、避免说出“破”、“死”、“病”、“输”、“败”等不吉利的字眼;若不慎犯忌,要以吐唾沬、说“童言无忌”等方式化解可能的不祥后果。

21、禁忌动刀子和剪子。不宜杀生。杀生必见血光,为不祥之兆,会引起刀灾、兵灾、血灾等灾祸发生。

此外,还忌小孩说脏话、年轻人打架斗殴、家里人抬杠伴嘴,凡是遇上这种事,亲朋友、街房邻居都会来劝说制止。

大年初二

1、过年期间,嫁出去的女子和女婿只能在初二或者初三回女方娘家,据说这样才不会把娘家吃穷。女儿回娘家时不能空手,且带给娘家的礼物,忌讳是单数,要好事成双,单数则不吉利。

2、祭财神忌语。旧时有登门售财神像者。不欲购者,只能回答已有,忌讳说不要。以避不祥。

大年初三

俗称“赤狗日”,不宜外出或宴客。必须早点熄灯睡觉。

另外,初一到初三都是岁首,禁忌与初一基本相同,可参照初一的忌讳。

春节除夕习俗和禁忌(从除夕到正月初七春节各日禁忌习俗大全)(2)

大年初四

禁忌出门,都在家,因为民间说这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这一天灶王爷要点查户口,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守在家里,准备丰富的果品,焚香点烛并施放鞭炮,以示恭迎。不可外出。

大年初五

民间称“破五”“五穷”,因为之前的禁忌过了这天便可破除,所以也谓“初五隔开”。

1、忌走亲访友。

2、这一天可以打扫卫生,这天垃圾变成了“穷气”,因此要清扫家里,将垃圾送出去,俗称“送穷出门”。

3、这一天应吃水饺,而忌讳吃藕,并且忌梳头。

4、“五忙日”,禁止动土,否则可能会有灾害发生。

春节除夕习俗和禁忌(从除夕到正月初七春节各日禁忌习俗大全)(3)

大年初六

初六没有任何的禁忌,属于好日子,大家不必要忌讳什么,放心的宴请朋友,或者去做客。旅游,采购,也是不错的选择。

大年初七

称“人日”,传说里若这日天晴,代表人身安适;若阴雨,则疾病瘟疫生。

又称“七煞日”,许多事情都不宜在这天进行,尤其应避免外出远行。

这一

春节除夕习俗和禁忌(从除夕到正月初七春节各日禁忌习俗大全)(4)

天忌讳动针线,依然不能用刑法,不应罚孩子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