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生态环境建设(东营市公布五例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

记者 张园园 通讯员 徐丽

近日,“一河碧水一城绿韵——东营市广利河生态治理与综合开发案例”等五个东营市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公布,标志着东营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实践又有新进展。

东营生态环境建设(东营市公布五例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1)

据悉,2021年5月份,东营市被自然资源部确定为自然资源领域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城市,也是黄河流域首家全市域试点单位。此次试点在东营市全域展开,重点围绕黄河口、海洋、沿黄以及中心城区四个重点区域,通过探索建立生态保护补偿、生态券、附带生态修复条件的土地出让机制等,探索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有效途径,让更多的社会资源愿意投入到绿水青山的保护建设,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为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深入推进全市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东营市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专班组织各县区和有关部门单位,围绕城市生态修复及综合开发、生态产业发展、盐碱地综合治理、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等推荐了一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好典型。

经进一步调查研究,试点工作专班组梳理总结了首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分别为:“东营润松农业公司实施盐碱地生态修复发展林下经济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一河碧水一城绿韵——东营市广利河生态治理与综合开发案例”“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草-牧-园” 滨海盐碱地治理提升生态产品价值案例”“山东省东营市龙居镇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案例”“盐碱地上养出“大闸蟹”趟出黄河口生态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致富路’”。

据介绍,近年来,东营市先后启动实施“三网绿化”、生态林场建设、“三年增绿”“绿满黄河口·美丽新东营”国土绿化行动、沿黄生态长廊建设等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建成省级森林乡镇6个,省级森林村居75个,森林资源总量和质量均得到大幅度提升;实施金湖银河、天鹅湖、广利河沿线等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新建改造湿地公园30个,依托森林湿地公园等优质生态资源,通过建设“商、居、文、游”一体化产城融合示范区,提升城市品质,带动金湖银河等区域土地资源升值溢价。通过多年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东营市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产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正在不断显现。

下一步,试点工作专班组将进一步突出特点,立足应用,继续深入挖掘涉及生态修复、生态产业的广泛案例,并积极探索重点关注突出东营特点的重点案例,形成真正能够为东营市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创新机制,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