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花鸟鉴赏,一起线上纵览万芾笔下的花鸟世界吧

日前,“谛听天籁——万芾当代工笔花鸟画展”在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拉开帷幕。

宋代花鸟鉴赏,一起线上纵览万芾笔下的花鸟世界吧(1)

春天的期待,在秋日里相逢。为了让更多观众都能欣赏到本次展览,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特别将展览中的“百花百鸟”版块开设了线上专题展览。

让我们走进万芾老师笔下的花鸟世界,在这鸟语花香中,共同感受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与美好。

宋代花鸟鉴赏,一起线上纵览万芾笔下的花鸟世界吧(2)

一品红

又名为圣诞花,是在节日用来摆设的红色花卉,原产于墨西哥的某种变色型观叶植物。其最顶层的叶是火红色、红色或白色的,因此经常被误会为花朵,而真正的花则是在叶束中间的部份。花期从十二月可持续至来年的二月,花期时正值圣诞、元旦期间,非常适合节日的喜庆气氛。

环喉雀

体长约12厘来,雄性成鸟具有红色喉斑。繁殖季节成对活动,而其他时间则群集在一起,生性活泼而聒噪,生活在热带草原及干燥林地中,以种子和昆虫为食。

分布于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在中国为笼养鸟。

宋代花鸟鉴赏,一起线上纵览万芾笔下的花鸟世界吧(3)

刺桐

盛产于我国南方,又称苍梧花。广西梧州多刺桐,故以“苍梧”命名。而泉州更是因为刺桐花的普遍种植而得名“刺桐城”。刺桐花每年花开二度,花期长。花如红色象牙,绿叶丛中一片红,其艳其奇惹人喜爱。自古以来不乏赞美刺桐花的诗词。

冕雀

体长20~21厘米,具蓬松的黄色长型冠羽。雌鸟似雄鸟,但喉及胸深橄榄黄色,上体沾橄榄色。混群栖于原始林及次生林的林冠层,以大型昆虫为食。分布于印度次大陆,中国的西南地区,中南半岛和东南沿海地区。

宋代花鸟鉴赏,一起线上纵览万芾笔下的花鸟世界吧(4)

长寿花

别名寿星花。多年生草本多浆植物。茎直立,肥大、光亮的对生叶片形成低矮株丛,终年翠绿。每支花多达数十朵,花期长达4个多月,花名由此而来。花小,高脚碟状,别有韵味,色彩鲜艳夺目。长寿花是元旦和春节期间馈赠亲友和长辈的理想盆花。

太平鸟

别称连雀、十二黄。

体长18厘米,小型鸣禽。前额棕红,体羽几乎为灰褐,至腰转为纯灰,自眼基至后头有一黑斑,尾羽黑色,翼羽黑色而中部有一列白斑;胸紫灰色,腹部较淡。眼褐色;嘴及脚黑色。雌鸟颏、喉的黑色斑较小。

太平鸟在中国多数地区见于冬季和春、秋迁徙季节,属于冬候鸟和旅鸟。常成群栖于松林中,以松子、浆果等为食,有时出现在果园、城市公园等人类居住环境的树上。

宋代花鸟鉴赏,一起线上纵览万芾笔下的花鸟世界吧(5)

茶花

是中国传统名花、世界名花之一,也是云南省花。常绿潼木或小乔木,生长习性要求有一定温差。大部分品种可耐-8C低温,淮河以南一般可自然越冬。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浓绿而光泽,花形精致典雅,色彩艳丽缤纷,而受园艺界珍视和世人青睐。花期冬春两季。

攀雀

体长11厘米,雄鸟:额及脸罩黑色,有时延伸至顶后,但与栗色上背之间有白色领环。雌鸟:色暗,顶冠及领环灰色。幼鸟:体羽较单一的黄褐色,具略深色的脸罩。(与中华攀雀的区别在下体色较浅,宽黑色的前额且成鸟具偏白色领环。)虹膜-红褐;嘴-深褐至灰色;脚-深灰。

栖息于多种环境,如灌木丛、芦苇、树林和河边。喜合群生活,常4~5只一起活动。食物以杂草种子和树木种子为主。巢营在树枝间,巢极精致呈袋状。

繁殖在中国东北部和新疆、宁夏,迁徙时见于河北、河南、山东、长江中下游和云南。

宋代花鸟鉴赏,一起线上纵览万芾笔下的花鸟世界吧(6)

万代兰

又称万带兰,为典型的附生兰科植物,既可盆栽,又能做切花,是目前世界上栽培较多和最受欢迎的洋兰之一。广泛分布于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花朵较大,花色鲜艳,有粉红、紫红、纯白、天蓝、茶褐、黄等颜色。花期长,是很有价值的观赏花卉。

蓝额红尾鸲

体长约16厘米。雄鸟头顶至上背及喉,上胸蓝黑色,额蓝色,翼暗褐色,中央尾羽黑色,其余尾羽栗棕色,羽端黑色,腰、尾上覆羽及下体余部栗棕色。雌鸟上体棕褐色,翼、腰、尾羽较雄鸟的略淡,下体浅棕褐色。停栖时尾羽会不停地上下摆动。

栖息于平原和山地的灌丛和针叶林,单独或成对活动。以昆虫为主食,也吃果实和种子。

分布于我国中部和西南地区。

宋代花鸟鉴赏,一起线上纵览万芾笔下的花鸟世界吧(7)

鹤望兰

原产非洲南部。常绿宿根草本,喜阳光温湿,怕霜雪。叶大姿美,色彩夺目。花形奇特,宛如仙鹤翘首远望。花序外有绿色总佛焰苞片,边缘晕红。外花被片为橙黄色,内花被片为舌状天蓝色。盆栽适用于厅堂环境布置,南方地栽则平添庭院天然景趣。

栗背短脚鹎

体长18~22厘米。上体栗褐,头顶和羽冠黑色。背栗色、翅和尾暗褐色具白色或灰白色羽缘。颏、喉白色,胸和两胁灰白色,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

栖息于常绿阔叶林的林缘附近,主要以植物果实、种子和昆虫为食。

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宋代花鸟鉴赏,一起线上纵览万芾笔下的花鸟世界吧(8)

扶郎花

扶郎花别名太阳花、猩猩菊等。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南非。全株具细毛,多数叶为基生,有羽状裂,叶柄长。顶生花序高出叶面,总苞盘状、钟形,花瓣舌状或重瓣状。喜冬暖夏凉、空气流通、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忌炎热。花色活泼艳丽,有大红、橙红、黄色等。四季有花,春秋最盛。世界五大切花之一,也是重要的盆栽花卉。

白眉蓝姬鹟

体长12厘米,是一种体型小的蓝色鹟。雄鸟下体白色。头顶闪辉彩虹色,背海蓝色,头侧、胸侧斑块及翼为特征性暗深蓝色,光线不足时看似黑色;尾基部有白色小斑,有时具狭窄的白色眉纹。雌鸟胸部图纹同雄鸟,但下体皮黄,上体近灰,头沾褐色,尾基部无白色,尾上覆羽有时沾灰或沾蓝。虹膜深褐色,嘴深灰色,脚灰色。

主要栖息于湿润的常绿阔叶林和竹林中,也栖息于针阔叶混交林,多下到低山和山脚平原地带活动在林缘疏林,有时进到果园和农耕地附近的丛林中。食物以捕食昆虫为主。

在中国四川和西藏均见于夏天,为夏候鸟;云南见于冬季,为冬候鸟。

宋代花鸟鉴赏,一起线上纵览万芾笔下的花鸟世界吧(9)

芙蓉

属锦葵科,落叶大灌木或小乔木。叶阔大,近于圆卵形,边缘有钝锯齿。花生于支梢,单瓣或重瓣,形大而美,花梗颀长,着生小苞多枚,萼短,钟形。每年10月至11月开花,清晨乍开之时,花呈乳白色或粉红色,夜间变为深红色。

黄喉鹀

体长约15厘米。喙为圆锥形,雄鸟有一短而竖直的黑色羽冠,眉纹自额至枕侧长而宽阔,前段为黄白色、后段为鲜黄色。胸有一半月形黑斑,下体灰白。羽冠经常耸立,喉部黄色鲜艳。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羽色较淡,前胸黑斑不明显或消失。

栖息于河谷与溪流沿岸疏林灌丛,一般主食植物种子。

繁殖在中国内蒙及东北等地,秋季向南迁徙至长江流域。

宋代花鸟鉴赏,一起线上纵览万芾笔下的花鸟世界吧(10)

文心兰

属于兰科中的文心兰属植物,全世界原生种多达750种以上,商业上用的多为杂交种,千姿百态,轻巧潇洒,色彩鲜艳。花朵似飞翔的金蝶,又似曼妙舞女,故又名金蝶兰或舞女兰。花色为黄色和棕色,还有绿、白、洋红等。跳舞兰是重要的盆花和切花之一。

烟腹毛脚燕

体长约13厘米,是一种体小而矮壮的黑色燕。腰白,尾浅叉,下体偏灰,上体钢蓝色,胸烟白色,嘴黑色,脚粉红色。雌雄羽色相似。

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地悬崖峭壁处,也栖息于房屋、桥梁等人类建筑物上。平时单独或成小群,繁殖期集结成大群。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

繁殖于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及日本。越冬时南迁至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宋代花鸟鉴赏,一起线上纵览万芾笔下的花鸟世界吧(11)

菊花

亦称艺菊,草本,多年生,长期人工培育出的名贵观赏花卉。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有吉样、长寿的含义。中国栽培菊花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品种达千余,不同品种花瓣式样、色彩和整体形状各不相同。但都秀丽有精神。历朝历代,中国人爱菊是出了名的,尤其是文化人。

戴菊

体长9厘米,前额、头侧沙褐色,头顶中央金光和橙红色,其侧黑色,上体大部草绿色,翼和尾羽褐色,翼表一条白而沾黄横斑;下体白色并渲染黄绿色,嘴褐色;脚土黄色。

栖于树林或灌丛中,以昆虫为食。在我国分布广泛,各地均有。


2022-11-01 16:47

来源:上海宝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