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鱼年赚600万(曾盛极一时的稻田养鱼)

《舌尖》曾播出一期节目,介绍了“稻田养鱼”这一模式,并对“稻花鱼”各种称赞,而节目过后,“稻花鱼”在市场上开始大火起来,不少人主动求购稻花鱼。

因这种鱼是在稻田中生长,靠农田里的杂草、昆虫、稻花等为食,因其养殖全程讲究绿色天然,因而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尽管这种鱼吃起来有一种土腥味,但被认为是正宗的标志,其市场上也卖出了60-70元/斤。

正因“稻花鱼”的价格这么高,不少人也纷纷进入了稻田养鱼行业,以求能够致富。那么,有人会问,这种生意经到底靠不靠谱?真的有人致富吗?

稻田养鱼年赚600万(曾盛极一时的稻田养鱼)(1)

其实还真有,19年时《致富经》节目就曾报道一个致富案例,一小伙依靠其年赚600万元。此人是福建光泽县人,16年时拿着200万元资金返乡创业,因当地是著名的水稻之乡,水稻口感不错,且当地的水质独特,小伙决定从事“稻田养鱼”。

在养殖前期,他遇到了不少问题,如水稻易倒伏,养鱼密度不能太高等。后来,他引入了另一种抗倒伏的水稻品种,且养得鱼是福瑞鲤,它是一种新的鲤鱼品种,生长速度可提高20%,对环境适应性强,可很好的耐寒、耐低氧,对水体没有太高要求,可放养到稻田之中。

而经过几年的养殖后,他的养殖经验愈加成熟,18年时就实现了鱼亩产100多斤、稻谷1000多斤的成绩,当年总营收为300多万。而到了19年时,实现了亩产一万多元的营收记录,总收入翻一番,达到了600多万元/年。

稻田养鱼年赚600万(曾盛极一时的稻田养鱼)(2)

小伙养殖成功后,不少人跟着效仿,纷纷加入“稻田养鱼”之中。如今已过去2年,这些人怎么样了?真的赚到钱了吗?其实并不然,很多人纷纷退出这个行业,而稻田养鱼也遭到了嫌弃,这是咋回事?

可能在不少人看来,稻田养鱼是新模式,但学者在历史研究中发现,稻田养鱼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秦汉时广西人就迁入三江地带,并栽种稻田、且在农田里养鱼。不过当时的亩产较低,稻田养鱼也只够一家人自产自足。

那么稻田养鱼的优势是什么?

这种模式作为一种互利共生模式,实现了鱼产、稻产双丰收的局面,这样就可多上一分收入。且这种模式下,鱼在水里游动之时,可以起到松土、增氧的作用,可促进稻谷根系的发育,其稻谷长势更高一些。

而鱼在生长过程中,可以排泄粪便,这样就可为农田增肥,不需要花钱购买化肥,只要施加一些有机农肥即可。而鱼还可吃掉稻田里存在的害虫,有数据表示,稻田养鱼模式的病害只有一般稻田的20%,这样稻谷就可实现增产。

稻田养鱼年赚600万(曾盛极一时的稻田养鱼)(3)

在水稻、鱼的生长中,不能使用化肥、农药,就算稻谷长势不好也不行,不然鱼很快就死去。这样一来就符合绿色无公害养殖标准,鱼的品质更高,市场上可卖出40-60元左右。而稻谷因绿色自然生长,大米吃起来更香,其卖价也会更高。

只不过,当农民真正进入“稻田养鱼”的行业时,发现一切非想象中那样,之所以“人人喊打”还因有以下弊端。

1、病害多

看似鱼可以起到吞食病虫的作用,但鱼的摄入注定是有限的,且稻谷上端的病虫很难吞食。而鱼儿也不是所有病虫都会吞食。除了病虫外,杂草也是头疼的问题,不能仅靠鱼来解决。

打农药的话,那鱼注定要死去,这样反而会亏本。但人工处理杂草、虫害也不现实,成本太高。当然,鱼的粪便太少,且营养成分不均衡,难以满足稻谷的生长需要,这也是行不通的。结果到头来,鱼没养好,稻谷也很难丰产。

稻田养鱼年赚600万(曾盛极一时的稻田养鱼)(4)

2、水质问题

如果是种植稻谷,那对水质的要求不是太大,沟渠、大河里的水就可满足其生长的需要。可鱼就不同了,一旦水质稍微不太好,或水中的农残太高,自然是不利于鱼的生长。而如果水的杂质多、太浑浊,水中氧气含量低,鱼的病死率也会提高。

就算用了地下水养殖,成本高不说,鱼儿生长中容易溢出,且鱼爱拱土,对稻谷根系生长不利。

可见,稻田养鱼并不容易,其管理难度大,操心事情太多。而鱼的生长中也需要较深的水,不然个头长不大,且容易被飞鸟等天敌抓获。但水深了,稻谷的成长也会受影响。

稻田养鱼年赚600万(曾盛极一时的稻田养鱼)(5)

稻田养殖需要考虑的风险因素太多,整个人也会变得身心俱疲,一旦夏季暴雨来袭,那损失可就太大了。

正因如此,“稻田养鱼”很少有人成功,就算顺利养下来,发现投入的成本太高,但鱼产、稻产太少,根本不够本,也卖不出网上说的那个价钱。久而久之,这个行业也开始冷清起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