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青铜器博物馆之宝(重器瑰宝中的传统文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这些诗句描绘出代代年年,岁岁清明,人们无言奔走、心情沉重地追忆亲人,缅怀先辈的场景。
《说文解字》有云:“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西周时期,在青铜器上铸刻的铭文中,已有“孝”字。最早的“孝”字字形从老省即“耂”,表示长者老人;从子,在老之下。全字看上去就像一个小孩子搀扶着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所以,顺从侍奉老者长辈即为孝的本义。
宝鸡是周秦文化发祥地,青铜器之乡。不断出土的重器瑰宝,不断显现的盛世吉金,向世人揭开了两千多年前周人的礼仪世界。不同于商人对于鬼神单纯的崇拜,周人将道德和礼仪作为维系宗族血缘政治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青铜器铭文中出现“孝”字的器物多达百余件。今天,我们试举两三器为例,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弓鱼伯鼎甲
西周中期前段器,1974年12月出土于宝鸡市渭滨区茹家庄2号墓,现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器身通高15.5厘米、口径13.5厘米、腹深9厘米,重1.8公斤。鼎身浑圆,两侧的附耳高高耸起。器盖上有三个矩尺形的扉棱,翻转过来还可以用来盛放食物。盖面和器身均装饰有龙纹,简洁流畅。鼎盖及内壁上各铸有铭文24字:“丼(井)姬歸,亦列祖考夌公宗室,孝祀孝祭,弓鱼伯作丼姬用鼎簋。”由铭文可知,这是弓鱼伯专门为自己的妻子所做的祭器,供妻子缅怀娘家的祖辈。
旅仲簋
西周晚期器,1975年2月出土于宝鸡市岐山县京当乡董家村一号窖藏,现藏岐山县博物馆。器身通高17.1厘米、口径19.6厘米、腹深11.3厘米,重4.08公斤。弇口,鼓腹,长舌兽首耳,下有垂耳,圈足上附有三扁足,失盖。颈部和圈足均饰重环纹,腹部饰瓦沟纹。该器内底铸有铭文17字(其中重文2字):“旅中(仲)作誖宝簋,其萭年子子孙孙永用享孝。”铭文不长,内容也很好理解,旅仲做这件器物的目的就是为了子孙后世能够永远尽守孝道。
或冬簋
西周中期器,1975年3月出土于宝鸡市扶风县法门镇庄白村西周墓,现藏扶风县博物馆。此器铭文共134字,讲述了西周穆王时期的一个六月,淮戎侵扰,周王命或冬率有司与师氏前往械林抵御淮戎。经过战斗,周军大胜,缴获了淮戎各类兵器共135件,俘虏100人,救回百姓114人,周王因此大加赏赐。在这场大捷中,或冬自身毫发未损,他将这归功于母亲日庚灵魂的护佑。铭文中写到,或冬虔诚地叩谢母亲,颂扬母亲的功烈,还特意制作了一件精美的铜器早晚祭祀母亲,子子孙孙也要恪守孝道并万年永记。
除青铜器铭文外,先秦典籍中也有大量关于“孝”的记载。例如《诗经》中就曾多次涉及。如《楚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意思是孝子孝孙的善行,会得到很大的福报。《下武》:“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意思是牢记孝道,孝道就是生活的准则,等等。
由此可见,孝的观念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渐趋成熟,并成为古代社会所崇尚的一项重要道德标准。中华文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孝道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礼俗之冠。“百善孝为先”,时至今日,“孝”亦为传统伦理思想的核心,在华夏儿女心中扎下了根,成为人们判断道德是非的重要价值尺度。
来源:西部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