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gfx系列相机对比(富士的GFX系列很接近我理想中的相机系统)

无忌器材编辑丨强旮旯

2016年9月,富士推出了旗下第一款中画幅相机——GFX50S,转眼间时间来到了2022年9月,距富士GFX系列推出已经6年之久。值此之际,色影无忌邀请了著名摄影家、16届奥赛评委许坚老师,听他来聊一聊对于GFX系列的认识与看法。

富士gfx系列相机对比(富士的GFX系列很接近我理想中的相机系统)(1)

许坚

中国摄影家协会、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Istockphoto、盖蒂图片社直属签约摄影师,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赛国际影艺联盟金牌奖得主,IPA国际摄影大赛中国赛区事件类冠军年度摄影师,哈苏国际大师赛自然组世界十杰,16届奥赛国际评委,希腊奥林匹克国际摄影巡回赛评委,美国摄影学会中国分会PSA CHINA国际摄影大赛评委。

富士gfx系列相机对比(富士的GFX系列很接近我理想中的相机系统)(2)

富士GFX中画幅系统拥有了出色的便携性和画质

富士gfx系列相机对比(富士的GFX系列很接近我理想中的相机系统)(3)

对话Interview

访谈人(W):无忌器材编辑_吴立强

访谈嘉宾(X):许坚

- 01 -

喜欢中画幅相机的最大理由在于画质

W:许坚老师您好,知道您从90年代就开始接触各种各样的中画幅相机,能介绍一下您都用过哪些相机吗?

X:当年我是摄影器材狂,买了不少相机,也写了不少关于器材的文章。1999年,我购入了人生中第一台中画幅相机——禄来6008套机,当时的价格刚刚从四万元优惠到两万八千元,垂涎已久的我果断咬牙买下了它。但是它的镜头实在是太贵了,于是我又买了宾得645N,并配了多枚镜头,记得当时全套镜头也不到一个禄来40mm广角的价格。当然,我也没忘记顽强地拓展禄来系统,后来的几个镜头多为在ebay上淘来的二手镜头。后来我卖掉了宾得645N改用玛米亚7Ⅱ,旁轴相机更轻巧,画质也更佳。当然我也会淘一些二手相机,用一阵再卖掉,比如哈苏500系列,富士645自动对焦以及林哈夫的617等都是如此。

W:很多相机的价格在当年看来就是天价,即便放在现在看也价值不菲,看得出您对中画幅相机是真爱。但我很好奇您当时怎么可以买得起这么多的。

X:我在摄影器材上的投入其实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夸张,相机换手频率比较高而已。相机用过一段时间就二手卖掉,手上并没有囤积过多相机。有些通过二手淘来的相机,在卖掉时甚至还涨价了。

富士gfx系列相机对比(富士的GFX系列很接近我理想中的相机系统)(4)

GFX 50S / F16 1.4s ISO100

W:当年中画幅相机都是很巨大的,而且很重,操作也不方便。您为什么这么喜欢中画幅相机?

X:理由只有一条——压倒性的画质。中画幅确实重,有时旅行中一天背下来,身上甚至有轻微的血痕。但是每当看到纤毫毕现的画面,一切都觉得值了。

W:那您在背负沉重中画幅相机时会幻想有一台小巧的中画幅相机吗?

X:当然了,就像上面所说的,中画幅相机负担太大了,后来配了拉杆摄影包,但是在石子路和山路等场合只能拎着,反而更累,因此又轻又小的中画幅相机肯定会吸引到我,但是当年轻巧的中画幅都不能满足我的拍摄需求,此前玛米亚7系列是我用过最轻巧的,但是镜头阵容太局限了,使用上也没那么方便。

富士gfx系列相机对比(富士的GFX系列很接近我理想中的相机系统)(5)

GFX 100 / F26 120s ISO50

- 02 -

富士GFX系统的优势:体积、功能及大尺寸传感器

W:所以您现在在用富士GFX系列,算是美梦成真吗?

X:可以这么说。富士的GFX系列是很接近我理想中的相机系统的,体积小,重量轻,功能先进,镜头群比较丰富,能够很大程度上替代全画幅系统并在画质上更上一层楼。

富士gfx系列相机对比(富士的GFX系列很接近我理想中的相机系统)(6)

W:说到画质,这应该是中画幅相比全画幅最大的优势,那么富士GFX的画质相比目前的顶级全画幅是怎样的水平呢?在中画幅领域的优势在哪里?

X:相比目前顶级全画幅相机,它拥有更大画幅以及更好的画质,和感光元件面积更大的中画幅相机相比,富士GFX价格更亲民,在功能上的优势也更明显。所以富士GFX系统是个兼顾平衡的系统,这是它的优势所在。

富士gfx系列相机对比(富士的GFX系列很接近我理想中的相机系统)(7)

GFX 100 / F2 1/125s ISO6400

W:说到“更大画幅”就让人想到“底大一级压死人”,您如何看待富士采用4433画幅,而不是5440画幅。

X:仅从字面上理解的话,5440的画幅当然更大,也意味着更强的画质。撇开数倍的成本不说,体积和重量的增加也是相当客观的。所以数码的中画幅其实是在找新的平衡点。44x33mm的画幅比全画幅大了70%,加持GF系列的优秀镜头,已经能够满足极大多数摄影的要求。

富士gfx系列相机对比(富士的GFX系列很接近我理想中的相机系统)(8)

GFX系列4433尺寸传感器

- 03 -

轻量化是未来中画幅相机的设计方向

W:作为一位从90年代开始拍摄,使用中画幅相机的摄影师、器材专家,您对相机的选择应该是越来越苛刻的吧,那么富士GFX除了画质之外,还有哪些打动您的原因?

X:其实正因为90年代开始就是用中画幅系统,因此到了数码时代后一直在关注中画幅数码相机系统,无奈几十万的价格实在太高,所以一直没有入手。直到富士GFX的出现,平易近人的价格让人无法抵抗,体积、重量和操控更是与全画幅机型无异,其他各种性能也都足够优秀,所以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就入了这个新的系统。

富士gfx系列相机对比(富士的GFX系列很接近我理想中的相机系统)(9)

GFX 100S / F16 1/2s ISO100

W:说到GFX系列的设计更偏向于全画幅机型这一点,您觉得这是未来中画幅机型的设计方向吗?

X:是的,未来中画幅相机的设计方向我认为主要就是轻量,灵活。富士在这一点上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也为未来进入这个领域的其他品牌树立了一个标杆。

W:您最近使用GFX系统拍摄人文题材,是不是也是得益于它的轻量和灵活?

X:是,但不全是。说实话人文题材我以前拍摄得非常有限,但是疫情困住了我,一切旅行几乎都戛然而止。不能出行,使我更多地关注并拍摄身边的风景和人物。我生在杭州长在杭州,杭州是一个拍摄内容非常丰富的城市,而我又住在市中心,所谓的人文题材,多数是晚饭后带上相机,去附近走路和拍照,因此我的拍摄地点几乎集中在湖滨和武林夜市一带,而且夜拍占了绝大多数。

而扫街,尤其是夜晚扫街,除了相机要轻便灵活外,对其对焦和高感表现挑战是很大的,富士GFX系列的高感表现佳是意料之中的,毕竟传感器面积大,表现确实非常满意,而快速对焦并不是中画幅的强项,但GFX系列在应对这种拍摄时完全够用,弱光下的街拍也没有问题。

富士gfx系列相机对比(富士的GFX系列很接近我理想中的相机系统)(10)

GFX100S / F1.7 1/60s ISO1600

W:从目前的G卡口镜头阵容来看,还是缺少超广角和超长焦较短的产品。您个人认为富士目前的镜头群目前应该怎样布局会更合理?

X:和全画幅产品相比,GFX镜头群看似确实有差距,但是和中画幅产品系列横向相比的话,GFX已经领先优势明显,并出现了一些新规格的镜头,如GF 80mm F1.7和已经在计划发布中的GF 20-35mm广角变焦等。缺少超广角和超长焦是因为中画幅的感光元件更大,所需要的成像圈更大,这一类镜头即使设计出来,其体积和重量也很难被接受。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包括镜头制造材料和光学设计等,镜头的轻量化成为一种趋势。我个人希望富士GFX的镜头群能够继续扩展,比如移轴镜头以及焦距更长的镜头。

- end -

编辑 | 毕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