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三思而后行的故事(古人言三思而后行)
我们常说做事情一定要反复思考,慎重的做出每一个决定,在权衡好一切利弊之后再去行动。这就叫做“三思而后行”。这句话我们都十分熟悉,但其中真正的涵义却鲜有人知。这里的“三思”具体又是指什么?
三思而后行
在汉语词典中,对于这句话的解释是:凡事要经过反复思考考虑,然后再去做。这里的三代表的是再三,多次的意思。这也是当初孔子在教育徒弟时说的话,告诫他们做事情一定要多考虑后果,不要盲目冲动,以免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出处
这句话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前半句我们都明白,是在说季文子做事的时候会反复思考多次才行动。
这里孔子的回复才是这句话的重点,他说“再,斯可矣”。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再借鉴以往的经验就可以了。这里的“再”在这句话中代表的是再次的意思。
季文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正卿,这在当时已经是很大的官了。掌握着一个国家的军政大权。虽说手握鲁国军政大权,但季文子可是一个十分清廉低调的人。
他清廉的程度在整个古代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自己的马匹从不用栗米喂养,而是用青草。自己的妻妾从不穿丝绸的衣服,而是和普通老百姓一样穿着粗布衣服。
对此也有很多人劝说他,怎么着也是个正卿,怎么能这样呢?会让人笑话的。季文子淡淡的说道:“高尚的品德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无关官位职位,这才是我们国家最宝贵的荣誉。从没听说过靠自己的妻妾锦衣玉食来让国家兴盛的”。
也正是因为他这种清廉低调的做派,一心为国,深受鲁国国君的喜爱,一连三任鲁国国君都拜季文子为正卿,前前后后一共干了33年。
不仅如此,季文子还是一个十分谨慎的人。他谨慎到了什么程度?无论大事小事,哪怕就是芝麻大点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思考的事情面前,他都会反复思考,反复斟酌才会行动。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件事情,将正面想一遍,再将背面想一遍,然后再把这件事的结果推导一次,最终将此事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再复盘一次,直到确定不会出差错的时候,再去实施。
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在做官期间确实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差错。所以,当时鲁国上上下下的官员都纷纷效仿季文子的做法。这个时候也出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鲁国的所有官员在说话办事的时候,就像反射弧被拉长了一样,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出决定,给出回应。
这样有好有坏,在紧急情况下,很容易会显得磨磨唧唧,甚至会耽误大事。所以,季文子这种无论大事小事都要“三思而后行”的性格,也让孔子十分着急,便有了对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做法的评价:“再,斯可矣。”
对于孔子的这句评价,各种史料记载的解释也各有不同:
第一种解释就是我们上边所说的,再借鉴以往的经验就可以了;第二种解释是只需考虑两次就足够了;第三种解释中认为“再”代表的就是要再多思考几次才可以做出决定;第四种解释称这是孔子对季文子做事方法的一种不赞同。认为“三思”这种谨慎的态度是好的,但也要分大小事,若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这是一种浪费时间,浪费大家精力的行为,会降低办事效率。
据相关资料显示,孔子这句“再,斯可矣”的意思其实是第一种和第二种的结合。孔子认为季文子想的太多。做人做事当然以小心谨慎为好,但“三思”的确有些太多。在《逻辑学》中,相对总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统一,统一以后还是矛盾,所以这样是永远没有结论的。
所以,孔子认为,在一件事情面前,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很有可能会导致犹豫不决而无法下定论,最终选择放弃不做。所以,他认为大可不必三思而后行,思考两次,再结合一些以往的经验,就足矣让人采取行动了。
“三思而后行”有道理吗?
“三思而后行”其实这是一种做事的风格,所以它没有对错之分。不同的环境下可褒可贬。在《论语》中它其实是作为贬义词出现的。是指孔子认为季文子的这种做事方法太拖沓,过分小心,也是一种为人做事小器的表现。
放在现在多用来赞颂某个人做事仔细谨慎,属于褒义。也是在教育我们,要养成做事之前多思考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重大问题面前,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这不是瞻前顾后,而是一种稳重成熟的表现。
当然如果是一些很简单的问题,就不必那么谨慎小心,就像孔子所讲,思考两次就足以。实在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也不要在那里浪费时间自我博弈,可以找身边人商量一起想办法。
总之,在这样一个快速多变的时代,很多人做事讲究的是效率二字。很有可能你稍一犹豫,你的对手已经开始行动,机会就这样错失。所以,对于那些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该省则省,而对于一些信息少,风险大的问题,就要三思而后行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