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西米亚狂想曲 万人合唱(波西米亚狂想曲)
No looking back,Only forward.
——《波西米亚狂想曲》 弗雷迪 莫库里
上周五刚刚在国内上映的《波西米亚狂想曲》,猫眼评分9.3,豆瓣评分8.7。
这部致敬皇后乐队及其主唱弗雷迪·莫库里的影片,以其高度还原、主角的深度刻画获得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
这部电影并未出现想象中的排外。作为不是粉丝,对摇滚乐也没有那么痴迷的路人,依旧被这部影片深深地震撼,是音乐的共鸣,也是人物的渲染。
这看似是一部关于音乐、致敬经典的作品,但是在这背后,却隐藏着人性、梦想、爱和希望。
一反常态,影片几乎没有讲述主人公为坚持音乐梦如何坚持、奋斗,十几分钟的时间已经交代完乐队成立的所有原委和初步成功。这与以往以“音乐”、“梦想”为主题的电影截然不同。
那么,这部电影到底在讲什么呢?
除了记录皇后乐队的成功,讲述主唱弗雷迪·莫库里的人生轨迹,在这些事实背后,影片本身难道没有其他的东西要传达?
显然不是。正如一千个作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看,感受不一而足。
在影片中,他们的成功,似乎毫无道理、易如反掌。天才式的创作,鬼才式的成功。但是,这就是他们——皇后乐队,独一无二的奇迹。
迅速走红、大获成功,且一路上升的乐队,或者说弗雷迪·莫库里,却渐渐迷失在成功的烟雾中。
一场场音乐会、一次次巡演,在验证他的豪言,也在一步步将他拉入深渊。
他独特的审美、桀骜的性格、张扬的表演方式,随着成功不断加深、放大,进而演变成无法与团队成员和谐相处,这成为最致命的一击。
转变的性取向,不被人理解的思维,身边人的逐渐离去,也在随着成功不断加深,所以他的痛苦与日俱增。这些本身无可指摘的点,伴随着他的痛苦扭曲变形,沉迷夜店、透支身体、与世隔绝,这些才是将他推入深渊的罪魁祸首。
我们仿佛看到黑暗中有支张牙舞爪的手,一旦缠上,极难挣脱。而疲倦的他,从离开乐队的那一刻起,终于自甘堕落、沉底沉沦了。
如果说整部电影是一首歌,副歌显然在结局,而此处则是真正意义上的转折。到这里,整部影片笼罩在一片糜烂、压抑、甚至窒息的氛围中,我们几乎以为从此他便走入歧途、一蹶不振,彻底地走进黑暗。
命运之手抓住了他的喉咙,电影揪住了我们的心。
Mary的到来似乎是上天的有意安排,让他在酒精的麻醉下彻底清醒过来。这看起来是一场他人的拯救,其实是弗雷迪·莫库里的自我救赎。
没有人可以拯救你,除了你自己。
如他所言,这时的他已经“烂透了”。凤凰涅槃,浴火才能重生。
从他开始追逐自己的音乐梦开始,他便开启了一段新的路程。在这条路上他越走越偏,直到这一刻,他忽然清醒,决定回到原路重新开始。
在我们以为几乎没有可能的时候,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只要你想回头,何时都不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低谷期,这并不可怕,犯错也不是不可原谅,最更重要的能够改正、勇敢地走出去。
而家人、朋友的包容和支持,在其中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亲人和团队其他成员的原谅和接纳,也就没有后来温布利体育场的惊艳了。
一首《Bohemian Rhapsody》送给妈妈;
一首《Radio Ga Ga》送给曾经的岁月;
一首《Crazy Little Thing Called Love》送给所有的歌迷;
一首《We Will Rock You》送给这悲怆的命运;
一首《We are the Champions》送给最爱的皇后乐队;
……
他还有太多没有说的话,都想在这场盛大的音乐会上表达出来。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他在用生命燃烧这个舞台,他也在用生命热爱音乐、热爱这个世界。
高潮即是结尾。影片用十几分钟的时间还原1985年“拯救生命”演唱会的现场,让每一位观众有亲临现场般的观感。在这样的场景下精彩落幕,是皇后乐队、更是主人公生命的映射。
“拯救生命”现场电影版VS现场版
《波西米亚狂想曲》,是最瑰丽的音乐作品,更是皇后乐队成长的缩影。从此,世间再无Bohemian Rhapsody,更无皇后乐队。
--------------------------------------------
{ 今日话题 }
你去看了这部电影吗?看了的什么感受?没看的计划去看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