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亲人都是我的恩师(恩师啊你在我心里)

口述:高子文

文:周于江

图:来自网络

我也是快六十岁的人了,也算经历非凡,阅人无数,可像我的老师那样人品高洁,格局远大,不畏苦难,厚德立身的谦谦君子,几乎从未领略过。老师在我心目中就是一个完人,就是一座丰碑。

每位亲人都是我的恩师(恩师啊你在我心里)(1)

李培远老师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高中生,当时县里只有初中部,他高中是在市里(行署所在市)上的,因家庭原因,上大学政审未过,被分配到公社的中学任老师(此时公社设初中),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被下放村里务农(原因老师从来不讲)。

他出身于中医世家,因其父善医跌打损伤,当时救治了一个国军连长的腿伤,后来因此被划为"坏分子"。

有这种家庭成分的李老师,下放到村里后可就惨了,从未参加过体力劳动的他,专被安排些背粪、抬粪、推粪的大苦大累的活,干不好,还常被队干部辱骂,真是苦不堪言。

可李老师对这一段的历程从未报怨过,他后来不无感慨地说,当时虽苦其了心志,劳其了筋骨,却也强了身健了体,磨练了自己,深悟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更惨的是,满腹经纶外表俊朗,儒雅斯文的他却因"坏分子"的家境,却娶不到媳妇。直到快三十岁时,才用自己的妹妹换了个老婆。

起先,清高的李老师当然是坚决拒绝的,可架不住父母亲和妹妹声泪俱下的苦劝,被迫接受了这屈辱的婚姻(因他家三代单传)。

师娘是个没多少文化,形象一般的农家妇女,我老师虽与她没什么感情,却从未虐待过她,都是相敬如宾,像一对兄妹。

后来,复员退伍军人出身的我爹,做了学校的贫管组长(当时称贫下中农管理学校),他觉得李培远是个有才的人,便力荐他做了老师,也许是李老师感恩如此,对我这个学生格外垂青。

他老是在课堂上叫我起来回答问题,到黑板前去解题,对我的作业要求格外严格,连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当时我还怨恨他这样,直到后来长大才懂他的良苦用心。

一次,在学校我突然头部剧烈的疼痛,浑身滚烫几近昏迷,李老师大概推测我是患了急性脑膜炎(当时正流行此病),便让一个学生火速通知我家里,他不由分说,背起我,就奔了十里外的公社卫生院。

每位亲人都是我的恩师(恩师啊你在我心里)(2)

我记得,没到医院我就不省人事了,经过医生紧急抢救好歹捡了一条命。后来,我父母赶来,医生不无感慨地说,你们的孩子,幸亏来得及时,幸亏有个好老师啊,再晚十分钟,恐怕也没命了。母亲感激地拉着老师的手,热泪滚滚。

当时外面附近几个村子,患这种流行病的孩子,由于抢救不及时,死了好几个。

另外,还发生了一件事至今让我刻骨铭心。我有一个同学叫张宝才,他偷学生的铅笔本子等学习用具,李老师严厉批评了他,他回家后把此事哭诉给予父母,他愚蠢的父母竟跑来学校,在教室里大骂着坏分子子弟的李老师,陷害他儿子,败坏他儿子的名声,还恶毒地扇了李老师两个耳光。

看到敬爱的老师被打,我们二十多个男生在我带领下,上去撕打张宝才的父亲,我还使劲地咬了他手腕一口,女生也上去撕扯着宝才娘,来保护自己的老师。

李老师流着眼泪,大声喝止了自己的学生。当然这是流得屈辱的泪,也是感激的泪啊!

我回家告诉了父亲,父母前去探望了李老师,父亲对李老师说,要汇报给村书记,让村里的专政队教训一下宝才父母。

李老师却摆摆手大度地说,不要这样做,他们没文化不懂道理,估计也是一时糊涂,我不会怪他们,我只是怕宝才从小养成了这个习惯,以后走上邪路。后来宝才父母明白过来,羞愧难当地向老师赔礼道歉,老师只是一笑置之。

宝才学习不行,可他跑得很快,后来在老师的科学训练和极力推荐下,代表市里参加省运会取得了优异成绩,直至在市体工大队退休。李老师这种不计前嫌,以德报怨的高尚人格有几人能做得到啊。

幸运的是,当时我们这里办了戴帽初中(小学里办初中),李老师继续担任我们的班主任,他教我们语文和化学,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融汇贯通的教学方法,使我受益匪浅。

当时,已到了择优录取的年代,老师常告诫我们,现在国家重视知识尊重人才,你们一定要刻苦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谨记老师的话一直努力刻苦地学习着,直至高中时成绩也名列前茅。

我参加了八二年的高考,结果被曲阜师范大学录取,要知道此时的录取率是很低的,我们高中部四个班二百四十名学生,才有十七人被录取。

得到消息后,李老师甚至比我的家人还高兴,破例与我爹喝了一瓶"手榴弹"(一种外型如手榴弹的瓶装酒)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在县中学任教,两年后与一个纺织女工结婚生子。

每位亲人都是我的恩师(恩师啊你在我心里)(3)

有一年,学校分来了一个山大中文系的女大学生,人除长得漂亮外,还是个知风情懂浪漫的女孩,我们在一起有说不尽的共同话题,道不完的甜言蜜语,渐渐我迷失了方向,觉得自己的妻子,既庸俗不堪,又无半点品位,更没有共同语言,先在感情上就出了轨。

妻子发觉后,痛苦不堪,知道自己文化低说服不了我,就找了我父母,父亲先是骂了我一顿,知道也很难改变我,他就找了李老师,他知道我最听他的话。

李老师现在已落实了政策,在镇中学初中部任教,他知道事情原委后,怕跟我面谈使我尴尬,便给我写了一封长信。

他信中意思是说,欲成事须先立德,没有德行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德不配位的人,结局没一个好的,还列举了古今中外的大量的例子来警示我,还进一步说,一个农村孩子走到今天这一步多不易啊,千万不能因这种事毁了自己,希望我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如觉得对,就做下去,如不对要坚决控制住自己的情欲,男人没这定力就不配作男人,更不配为人师表!后面的话分明是严厉的。

老师的话如醍醐灌顶使我猛醒,我迅速斩断了情丝,全身心用在了教学上。

后来那女孩跟了我的同事,由于爱慕虚荣,穷老师又满足不了她的奢侈需求,整天吵,日子没法过下去,最后分道扬镳。

经年后,我已是学校的副校长,当时学校要建新校区,基建规模很大,我也是基建领导小组成员之一。

一些建筑商,材料供应商见是不错的商机,纷纷使出招数行贿直接的间接的有关人员。

其时,李培远老师已退休跟儿子在县城生活。我一般一月一次前去探望,这一年的中秋节我带着些礼物去拜望了我的恩师。

结果,第二天老师打电话来要我去一趟,去后,见老师一脸严肃,客厅里放着我昨天拿来的一个五色食品礼盒。

老师说,你自己打开看一看。当我看到里面一叠叠崭新的人民币时,我一下子惊呆了。

原来,馋嘴的李老师的孙子,无意打开了礼盒,发现了端倪,李老师明白了,肯定是给我送礼的人搞的鬼。

老师紧蹙着双眉痛心地说,子文啊,我没想到你堕落到如此地步,今天我把话说明白,你要还承认是我学生,还认我这个老师,就把你的问题向组织说清楚,把收的礼退回去,不然你永远不能踏进我的门!我没你这样的学生!

老师望着窗外,神情更加凝重地说,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我们做不到,可也不能恩将仇报,做些见不得人的事啊,国家对我们不薄啊,要没有好政策,我们算个什么呀,我们有今天的好日子。

清清白白做事,清清廉廉做官,靠自己本事吃饭,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

理直气壮地活着多好啊。

有些人担惊受怕,夜不能寐,捞那些钱干什么呀,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再说,纸能包住火,墙能隔住音?老师像是在问我,也像是在问天下人。

我低着头,不敢看老师的眼晴,我简直觉得自己像个小偷,羞愧得无地自容。

我给送礼的人打了电话,说你们不想害我的话,就赶紧拿回你们的礼品。可都认为我唱高调,置若罔闻,我只好全部交给了纪委。

有经验的纪委的同志,在其它礼盒中也发现了不菲的钞票。

几年后东窗事发,学校的几个主要领导贪腐暴露,均被绳之以法,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我要不是老师振聋发聩地警醒,肯定也是其中的一员。

这就是如父般的我的恩师啊,救过我的命,挽救过我的婚姻,最后让我免于了牢狱之灾。

三年前,李培远老师因病去世,我与他儿女一样披麻戴孝,将他送入墓地,村里人还莫名其妙,不明缘由地窃窃私语。

每位亲人都是我的恩师(恩师啊你在我心里)(4)

可只有我明白,他既是我的恩师,也是我的父亲。

也是对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的最好诠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