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孩子心中的梦想(点燃孩子心中的明灯)

激励和期待:点燃孩子心中的明灯

点燃孩子心中的梦想(点燃孩子心中的明灯)(1)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激励和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和期待,会使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得到激发,使孩子们会变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会使他们在各方面取得了超乎寻常的进步。

那么,教师的期待作用究竟有多大呢?教育界的同行们一定都知道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例如,有一所普通的小学,这所学校的学生表现,令老师特别失望,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们来到了这所小学,说要进行七项实验。他们从1至6年级各选了三个年级共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试”。

点燃孩子心中的梦想(点燃孩子心中的明灯)(2)

罗森塔尔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对此一定要保密,以免影响这次实验的正确性。

在这个实验中,其实,罗森塔尔以权威的身份撒了一个谎,名单上的名字是随意挑选出来的。八个月后,罗森塔尔对这些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出现了奇迹: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而且性格活泼、自信、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名单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能力和潜力的评价。使老师对学生产生了一种期待的心情,而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又将自己的这种期待心理,通过言行举止,乃至眼神传递给学生并感染了他,使他变得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这种现象就好比是一个人,心情好的时候,看见的刺都是花;心情坏的时候,看见花都是刺。当老师认定某学生是有发展前途的学生时,就会以希望的心情对待,会原谅甚至会忽略他的缺点,容忍他所犯的错误,也会给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有意无意的会给学生以激励和积极的暗示。学生得到老师的关怀和肯定,自然会对老师产生信赖感,并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付出更多的努力,慢慢的,就与老师们的期待相吻合了。

点燃孩子心中的梦想(点燃孩子心中的明灯)(3)

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首先表现在学生的自信心上,受到低期待的学生会感到自己能力低或品行不好,从而产生无力感,同时,还会使受到低期待的学生与教师的关系逐渐疏远。

在教育科研过程中,很多的研究表明,教师期待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是一个有意思的过程。有很多教师并没有明确意识到自己的期待,也没有特意去控制自己的行为,只是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自己的期待,而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心理效应,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哪怕是一个信任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都能够点燃孩子们心灵的明灯。

点燃孩子心中的梦想(点燃孩子心中的明灯)(4)

其实,当老师面对一个生性顽劣,而且屡教不改,甚至是跟你卯足了劲儿对着干的孩子,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呢?当然是以期待的目光注视着他,坚信他会好起来,会长大,会走向成熟的!

教师在建立高尚师德的基础上,如果能把对学生良好的期望,与自身教育价值的实现进行完美的结合,那必将产生于教育理想的最佳渗透,而对于学生来说,则是以学业的最大突破为完美的发展态势。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首先得学会期待,客观的分析学生,积极的欣赏学生,真心的鼓励学生,而学生也会从教师那里得到不曾有过的满足、力量和无比的自信!学生那无尽的潜力便会得到最有力的挖掘!

点燃孩子心中的梦想(点燃孩子心中的明灯)(5)

所以,有所期待的教育,是科学的教育,更是艺术的教育!

作为一个能够激励和期待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重视学生自信心的激发和培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自信心不足,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激发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潜在的能力才能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

二、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样那样的优点或缺点,作为教师应做一个有心的人,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如果我们能够巧妙地抓好这一点,对学生加以鼓励和表扬,学生就会感到无比的自豪,自信心也就在无形中建立起来了,同时,这也可能就是他们走向成功之路的原动力。

点燃孩子心中的梦想(点燃孩子心中的明灯)(6)

三、激活学生的表现欲

每个孩子都有表现欲,为了让孩子能够大胆的自我表现,勇敢的说“我能”、“我一定行”。首先,要注意拓展学生的空间,在教学时要改变“教师提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模式,让每位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拥有表现的机会,真正成为教学中的主人。其次,采用激励的评语肯定学生。富有激励的评语是学生获取自信的催化剂,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教师采取在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侧重评价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针对学生的个性进行多种鼓励的办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到进步,感受到老师的期望,这样他们的自信心才会增强,表现欲才会被激活。

四、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在无窘迫的环境中,心情舒畅,学习兴趣和热情容易被激发,能够主动轻松地接受外界刺激。而在紧张心理负担重的氛围中,容易产生高度焦虑和自卑情绪,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排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给学生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产生快乐的正向情绪,这样各层次的学生智力因素才会达到最佳状态,才会迸发出超前的意识、充足的信心、挑战的勇气。我们还要广泛开展分层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他们体验自身的发展潜力,享受成功的喜悦。

点燃孩子心中的梦想(点燃孩子心中的明灯)(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