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是同一天吗(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

前言

山上“千岩竟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山下“水清如镜,山峦倒映水中,如同一幅幽静清雅的水墨画。

这就是会稽山,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入葬之处。禹,本名夏后文命,约生于公元前2277年,卒于公元前2213年,因治水有功,被后人尊称为“大禹”。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是同一天吗(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1)

大禹治水

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为了纪念这位治水英雄,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建有关于大禹事迹的景观,比如河南有禹王台,山西有禹王城,陕西有禹门,湖北有禹功矶,湖南有禹王碑,安徽有禹墟和禹王宫等等。这些遍布中国各地的大禹景观和遗迹,铭刻的是大禹治水的不世之功,以及人们对他的崇敬与思念。

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大禹治水”这一传颂千古的故事,看看古人同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光辉事迹,看看古人是如何以自身之力对抗狂暴洪水的。

子接父业,大禹受命治水,以人力与天斗

在尧帝时期,洪水泛滥,农田被毁,房屋被淹,老百姓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尧帝想找一个能治理洪水的人,一众大臣都说鲧可以。鲧是颛顼帝的儿子,禹的父亲。但尧帝认为鲧是个不义之人,不能担当起治水的大任。果然,鲧用了九年的时间治理洪水,却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大地上的洪水依旧在泛滥。

那时五帝之一的舜已经被尧选为了帝位继承人,他代替尧巡视天下四方。在巡视的途中,舜发现鲧治水治得是一塌糊涂,一气之下,将他流放到了羽山。后来鲧就死在了那里。

鲧死后,舜就让鲧的儿子禹接替父亲,继续治水洪水。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是同一天吗(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2)

大禹率领百姓治理洪水

禹为人不仅聪明机智,仁厚可亲,而且言而有信、勤劳果敢。父亲鲧因治水无功而受到惩罚,禹感到非常的难过。在一接到舜的治水命令后,禹便立即开始着手治理洪水之事。

他翻山越岭,测定天下各处高山大川的地形;他穿着带齿的鞋在山路上奔波;他乘着木橇在泥沼中穿行……历尽千辛万苦,他终于将天下洪水泛滥的各处地形都了然于胸。接着,他更是不顾辛苦劳累,日夜苦苦思索治理洪水的有效方法。

虽然治水的过程是十分的艰辛,但是禹从未放弃过,因为他相信人定胜天,他一定会把洪水给治理好,不让它肆意泛滥人间。

有一次,他带领部下来到河南洛阳的南郊。那里有一座巍峨的高山,高山下有一个天然的缺口,平常的涓涓细流可以从中流过。但是洪水暴发后,高山却挡住了洪水的去路,在这个缺口处却形成了一个湍急的漩涡,这不仅对周围百姓的生活有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着他们的生命。

于是禹便集中所有能聚集的人力,一起来治水,决意将此处洪水“赶走”。他们的目标是要在高山之中开凿出一条通道,以疏导洪水。然而,这项工作不仅仅有高难度,而且还十分的危险,死伤了很多人。有人上山时不慎坠入了山崖;有人被不断滚落的山石砸伤、砸死;还有的人不幸被洪水卷走了。但是这些都丝毫不能动摇禹开山凿道治理洪水的决心。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是同一天吗(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3)

大禹带领百姓凿山治水

虽然有危险,但是人力是无穷尽的,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在禹的带领下,百姓们齐心协力终于在高山之中凿出了一条通道。洪水由此一泻千里,向下游奔流而去。

面对洪水这个自然天灾,禹没有放弃,更没有因困难而止步不前,他用一己之力领导天下的百姓齐心协力、一步一步治理洪水,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他没有祈祷漫天神佛,他更没有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因为他知道这些都是无用的,唯有靠自己的一双手,用人们自身的力量去斗争,与天斗,这样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而事实也证明,禹是对的。

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切外力于他而言,均不能阻挡他的治水之心

在禹治水的十几年中,他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在凿开雍州的龙门口后,西北一带的洪水流入了黄河,洪水得以控制,禹就开始往东南方向去治理淮河。途中经过家门,看见大门敞开着,妻子涂山氏正在院子里推磨做农活。禹觉得妻子比他离家时胖了许多。他再仔细一看,才发现原来是妻子怀孕了。禹心潮起伏,想到他和妻子仅仅新婚四天便受命去治理洪水,如今再相见,他却即将为人父。

禹真想略微停留一会儿,去帮妻子把活干完再走。可是一想到还有许多的百姓正身处在洪水之苦中,他便又匆忙赶路了。

面对怀孕的妻子,禹忍住了与妻子的相聚,他忍住了心中的情愫与担忧,因为他不能停止治水的步伐。

禹第二次经过家门,已是一年之后。想到自己的孩子已经出世,禹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院中的妻子正在给孩子喂奶,小婴儿红扑扑的脸蛋,甚是可爱。禹真想走进院子,抱抱自己的孩子,亲亲孩子的脸蛋。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是同一天吗(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4)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可是一想到三门峡正在遭受洪水泛滥,那里该有多少孩子正在受水患之苦啊!

禹一扭头,又匆匆离去,继续踏上了治水之路。

面对刚出生的孩子,禹忍住了与他的团聚,忍住了父子亲情,因为他还要继续去治水。

治理好三门峡洪水后,禹又得知了南方荆水肆虐的消息。于是他匆匆向南赶去,第三次路过家门。白发苍苍的老母亲正拄着拐杖向远处张望,仿佛正在等待离家儿子的归来。禹不禁流下了两行热泪。可是治理荆水刻不容缓,他只好狠下心,纵马而过。

面对年迈老母亲的殷切期待,禹忍住了与她的相见,忍住了母子亲情,无他,他要治水。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了大禹治水有着坚定的信念,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不放弃的精神;他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干扰,哪怕是自己的母亲、妻子、儿女,也丝毫动摇不了他治水的恒心。正如《史记·夏本纪》中所记载的:“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经过13年的艰辛努力,禹将所有的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一统,四境之内都可以安心的居住了。为了表彰禹治水的功劳,舜赐给他一块代表水色的黑色玉圭。17年后,舜帝逝世,禹继任部落联盟首领。

面对大地上洪水的泛滥,大禹领导天下的百姓与之斗争,用自身之力与洪水斗争,从未言退缩、放弃,最终取得了一个圆满的胜利。

从大禹治水的这件事情上,我们至少看到了两点:

首先,面对洪水这一天灾,中国古代的人们不仅没有放弃自救,而且还集聚人力与之斗争。不放弃,不退缩,不畏惧,更没有寻求所谓“神”(外力)的帮助,而是依靠人自身的力量,去与洪水做斗争。

其次,从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我们看到了中国古代人的那颗坚定不移的心,不受任何外力的干扰,始终坚持心中的信念不动摇,相信人定终胜天。

这就是中国人的世界观。

而在西方,有个与“大禹治水”相类似的故事——“诺亚方舟避难”,但它却体现了与中国人截然相反的一种世界观——依靠外界力量。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

根据《圣经》中的记载,上帝先用泥土造出了亚当,又用亚当的肋骨造出了夏娃,从此世界上便有了人类。由于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他们被上帝逐出了美丽的伊甸园,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亚当夏娃繁衍了无数的子女,其后代子孙继续生儿育女。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是同一天吗(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5)

亚当和夏娃繁衍后代

于是,人越来越多,遍布大地的各个角落。有人的地方就有欲望,有欲望的地方就会有罪恶的诞生。因为嫉妒,亚当和夏娃的第一个孩子该隐将自己的亲弟弟亚伯杀死了。该隐杀弟,拉开了人类相互残杀的序幕。其后,人类无休止地进行争夺、厮杀,让罪恶充满了人世间。

上帝见人类恶念充满了心头,人间罪孽深重,心中无限地忧伤,他十分后悔创造了人类。于是他决定让大地上一切具有血肉之躯的生物,譬如人类、飞鸟、走兽、昆虫等都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殆尽,让世界重回原初的宁静与美好。

洪水灭世,诺亚借助上帝之力逃生、避难

有一个叫诺亚的人,是世间唯一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上帝决定免除对他的惩罚,让他活下来。上帝对诺亚说:“如今,世间的人们一心向恶,我要让他们从大地上消失,而你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我会让你逃过此劫。”

于是,上帝将珍贵的歌斐木赐给了诺亚,让他建造一只方舟,分为上、中、下三层,并里里外外都抹上松脂以防漏水

上帝又让诺亚带着他的家人进入方舟,并且将飞鸟、牲畜、昆虫等每种动物,选取一公一母两只,也带入方舟,以此来保存每个物种的生命。还让他准备好足够吃的食物,说七天之后,世间将会有连续四十天的大暴雨,世间其他的生命将永远地从世界上消失。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是同一天吗(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6)

诺亚所造的方舟

诺亚按照上帝的吩咐,并且借助着上帝给予的力量帮助,造好了诺亚方舟,并且早早地把家人和所有的物种都放了进去。

七天之后,天上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这一天是二月十七日,大雨整整下了四十天,将平原、高山都淹没了,大地上的一切都被洪水覆盖着。那些没有进入方舟的人、昆虫、飞鸟、走兽等有血有肉的生物全都被洪水淹死了。

只有诺亚的方舟,载着他全家老小和那些不同种类的生物,平安地在洪水中漂泊着,他们活下来了。

面对上帝对人类的洪水惩罚,他们没有站起来反抗,而是静静地等着死亡的降临,只有借助了上帝力量的诺亚一家活了下来。这与大禹凭借着人们自身之力与洪水做斗争,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不言而喻,一个靠“神”这个外力,一个靠“自身”的一己之力。

诺亚,方舟避难,和平之鸽带来生的希望,终究还是上帝拯了他

诺亚的方舟在洪水中漂泊了一百五十天后,地上的洪水才渐渐退去。最终方舟搁浅在了亚拉拉特山的山顶。随着洪水的消退,众多的山峰开始逐渐露出水面,而诺亚在方舟里不知道外面世界的具体情况,很是着急。在耐心等待了四十天之后,诺亚打开了方舟的窗户,放出了一只乌鸦,让它去看看地上的洪水是否已经完全退去。没想到,乌鸦去了很久都没有回来。

着急的诺亚又放出了一只鸽子去察看,地上的洪水并未完全消退,大地仍然被水淹没着,鸽子无处落脚,于是又飞回了。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是同一天吗(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7)

诺亚方舟上的一众生物

七天之后,诺亚又放出了鸽子,让它再去看看地上的情况。等到晚上,鸽子嘴里衔着一根橄榄枝飞回来了,诺亚十分地高兴,这意味着大地的某些地方已经显露出来了,并且还长出了植物。又过了七天,诺亚再次放出鸽子,这一次,鸽子没有飞回来,因为大地上的洪水已经全部退去了。

由于鸽子带回了橄榄枝,给诺亚带来了希望,后世的人们便用橄榄枝和鸽子象征着和平。

为了感谢上帝的救命之恩,诺亚为上帝建造了一座圣坛,并且永远祭祀上帝,感谢上帝伸出的援助之手。闻着圣坛的纯洁之气,上帝便想,再也不要让大地上的生命灭亡了,上帝熙福给诺亚和他的儿子们,让他们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并告诫他们要和睦、友善地生活在一起,从此,人类开始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终究,还是上帝(“神”这个外力)救了诺亚。

上帝给了诺亚在洪水中活下去的力量帮助,诺亚正是借助于这一力量才得以在凶残的洪水中生存了下来。如果没有上帝的帮助,诺亚也会如同其他生物一样,被洪水所吞没,消失在大地上。

这就是西方人的世界观——依赖于外界的力量。

结言

综上所述,不论是中国大禹治水的传说,还是西方诺亚方舟的神话故事,它们都说明了在远古的时候,人类就已经开始了与洪水作斗争,面对狂暴肆虐的洪水天灾,大禹苦苦与之斗争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理好了中原大地所有的洪水;而在诺亚方舟的故事里,是上帝帮助诺亚等人躲过了洪水的灭顶之灾,诺亚是靠着上帝的力量才活了下来。

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是同一天吗(大禹治水和诺亚方舟)(8)

两个千古流传的故事,体现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的世界观:中国更重视人本身的力量,自救、自力更生;而西方则是依赖于外界的力量,借外力来拯救自己。


参考资料:

【1】《史记》

【2】《圣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