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糖蒸土鸡(棕包头煮土鸡)

红糖蒸土鸡(棕包头煮土鸡)(1)

  在龙陵,当土鸡有缘遇上棕包头,或者说棕包头幸运地遇上土鸡,它们注定会来一场轰轰烈烈地“恋爱”,谱写一曲龙陵特色食品的“神话”——棕包头煮土鸡。

  来龙陵,当你有缘享用到棕包头煮土鸡这道特殊的菜肴,那么你是幸福的,让人咂嘴叫绝的味蕾享受定会成为刻骨铭心的回忆。

红糖蒸土鸡(棕包头煮土鸡)(2)

  棕包头生长在山多、树多、雨多的龙陵。淳朴的龙陵人民在房前屋后、园边地头栽下棵棵棕包树幼苗,一阵雨后一阵长,个头越蹿越高,几年后棕包树便开始开花结果。一片叶子下有一个花苞,常常开金黄色、米粒儿般的棕包树花,成熟后结红红的小果,一串串、一穗穗,分外显眼。棕包树花还在花苞期的时候,龙陵人亲切地唤之为“棕包米、小米”。它的外型好像一条鱼,外面裹着层层的类似笋衣样的外壳,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小花,就像鱼子一样。每年春季,龙陵人都会爬上树头将花苞期的棕包米采摘下来,做成各式各样的棕包菜肴,美美享用。

红糖蒸土鸡(棕包头煮土鸡)(3)

  光有这些还不够,得有点“特色”才行。勤劳的龙陵人民可会当家了,在园边地头、棕包树下、密林中放养成群的土鸡,让它们以杂草树叶为主食,再投以自己辛勤种植出来的玉米让鸡们“改善伙食”。鸡们可开心了,“咯咯咯”的吃得健健康康、长得结结实实,还生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土鸡蛋。土鸡、土鸡蛋拿到集市上均能卖个好价钱,为补贴家用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红糖蒸土鸡(棕包头煮土鸡)(4)

  棕包树越长越高,直插云霄,棕包米也吃了一茬又一茬。此时,人们已经不敢爬到高高的树头采摘棕包米了。棕包米在高空中开了谢、谢了开,空留一树繁花与情思在空中,与天风低吟浅唱。

在美食爱好者的“牵线搭桥”下,成熟的棕包头终于遇见了土鸡,一场“恋爱”开始了。

  人们砍下棕包树,将树干尖(人称棕包头)取回来,削去外壳,一番“梳洗打扮”之后,留下嫩嫩的部分切成小块;宰上一只土鸡,干干净净的“洗个澡”;而后配以生姜、草果等佐料,放到灶台上的大锅里爆炒沏水,然后装到铜锣锅里架到火塘上煮。

红糖蒸土鸡(棕包头煮土鸡)(5)

  火塘里的火烧得旺旺的,蹿动的火苗像馋嘴的猫,拼命地舔着铜锣锅,一会儿的功夫就沸腾了。继而用中火熬煮、小火煲炖,“刺啦——刺啦——”的热气腾腾升起,满屋子都是清香四溢的棕包头煮土鸡味。

  烘烤在一旁的锣锅红米饭也冒香了,豆腐、腌菜、藠头等咸菜陆续上桌,香喷喷的主菜——棕包头煮土鸡闪亮登场,汤色鲜亮泛黄、棕包头苦中回甜、鸡肉鲜香细腻。全家老小围坐桌旁,吃得津津有味,孩儿的脸上还沾着些许肉丝,油油的小嘴又将汤喝得“呲呲”作响。老人又开始夸赞起来:棕包煮鸡是个宝,爽口护身功效高。解表驱寒、泻热去暑、降压降脂......的确是美味佳肴!

红糖蒸土鸡(棕包头煮土鸡)(6)

  全家人边吃边聊:东边地头的棕包米正好,可以采摘来爆炒、煮汤、凉拌了;西边山地上的棕包树太高,土鸡也长肥了,可以砍了煮鸡吃,再新种几株;后山的香椿、刷把菜、椿头包又抽出了嫩嫩的小芽,竹林里大大小小的竹笋已经破土而出;树头的蜂蜜可以掏了,装成大罐小瓶好送给在外的亲戚朋友......

红糖蒸土鸡(棕包头煮土鸡)(7)

  享用着这些的美味,不禁心生感慨:大自然对人真是厚爱。她将“云烟袅袅,泉雾飘渺,山水丹青;青鸟声脆,山歌声醉,奇川山地”的非凡水土给予龙陵,让龙陵儿女在这世外桃源般的地方滋滋润润的繁衍生息。于是便有了田边地头的棕包米、密林中放养的成群土鸡、山洼里的清香红稻......尽可惬意地一边享受原生态的各色美食,一边“款款”龙陵的好、龙陵的妙,和龙陵棕包头煮土鸡那令人魂牵梦萦的自然味道。

  于是,来龙陵,有了第一次,便想着第二次.......

红糖蒸土鸡(棕包头煮土鸡)(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