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鹮和丹顶鹤数量(朱鹮丹顶鹤绿孔雀)

近期,全国多地迎来大批越冬候鸟,鸿雁、鸳鸯、黑鹳、白鹤、灰鹤、苍鹭、白琵鹭、白头鹤、白额雁、小天鹅、罗纹鸭、东方白鹳等候鸟在芦苇荡上舞出翩跹身影,绘就秋日湿地画卷。这也引得许多观鸟爱好者流连于枝头翅影之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保冬妮也是众多观鸟爱好者之一,她去过国内外上百个观鸟地,观察、拍摄并记录了600多种鸟类。如今,她把多年的观察和记录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创作成绘本“我的飞鸟朋友”系列(4册)——《北京雨燕的新家》《丹顶鹤的旅程》《朱鹮回故乡》《寻找绿孔雀》。故事围绕鸟儿不同的生活境遇展开,共涉及数十种鸟,描述了鸟儿安家、寻找食物、养育宝宝、迁徙等场景,传递出鸟儿坚韧、勇敢的精神,让孩子感受鸟儿百态、自然之美,获得成长的力量。

朱鹮和丹顶鹤数量(朱鹮丹顶鹤绿孔雀)(1)

鸟儿是自然界的精灵。现在自然界中的鸟类有9021种,估计有1000亿只。它们的食性复杂,生活方式多样,栖息在各种生态环境中,是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对人类利益而言,它们是整个动物界中益处较大而害处极小的类群。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特殊的战争时期,鸟类都曾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在观鸟爱好者保冬妮看来,无论如何,用望远镜观察这些美丽而自由的生灵,让我们离天空更近了一些。对于保冬妮,大家都很熟悉。她是儿童文学作家,原创图画书创作者和研究者,出版“二十四节气旅行绘本”等200多部童书,曾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奖项。她热爱旅行,走遍全国各地,跨越千山万水,曾跟随科考导师,抵达南极和北极探索自然。她是资深观鸟达人,喜欢通过充满童趣的语言讲述科普故事,希望带领孩子走进神奇的鸟类世界。“我的飞鸟朋友”系列即是保冬妮联合青年画家黄捷、郭棋、于澍历时四年创作而成的儿童绘本。

朱鹮和丹顶鹤数量(朱鹮丹顶鹤绿孔雀)(2)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自然旅游家、资深观鸟人保冬妮。

“我的飞鸟朋友”系列以中国稀有的鸟类为主人公,讲述了丹顶鹤、朱鹮、北京雨燕、绿孔雀的故事,展现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包括形态以及如何筑巢、捕食、繁衍、哺育、迁徙等方面。其中,《北京雨燕的新家》讲述北京雨燕从遥远的非洲飞回北京,却无处安家。“北京雨燕的四个脚趾都朝前,它们只能住在高大的建筑里,只有从高处跃下,才能飞起来。春天,它们从遥远的非洲飞回了北京,可古建筑里安装了防护网,城楼、寺庙、高塔也越来越少,哪里才是它们的新家?”《丹顶鹤的旅程》讲述丹顶鹤爸爸妈妈领着小鹤飞往南方过冬,小鹤一路不断有新发现。“爸爸妈妈领着小鹤飞往南方过冬,它们飞过山川,飞过河流,飞过田野,第一次远行,小鹤看到一切都是那么新鲜。白头鹤很优雅,总是一粒一粒地吃东西,黑颈鹤在高山的草甸上孵蛋,抚育宝宝,娇小的蓑羽鹤躲避过寒风和金雕,飞越高山……听妈妈讲着鹤家族的故事,小鹤看到了更广大的世界。”《朱鹮回故乡》讲述了朱鹮一家回到故乡,遇见了很多朋友:白鹭、鸳鸯、鸬鹚……小朱鹮听到黄鹂的歌声悦耳动听,布谷鸟的叫声嘹亮又悠远,画眉的鸣唱婉转动人。可它一张嘴,只发出了“呀呀”声,小朱鹮不会唱歌,心里好难过。它怎么才能摆脱烦恼呢?《寻找绿孔雀》讲述黑颈长尾雉有一个心愿:想见到美丽、稀有的绿孔雀。传说绿孔雀会到恐龙河喝水,可已经很久没人亲眼看见。在路上,它遇见了原鸡、白腹锦鸡、蓝孔雀,询问了灰头鹦鹉、白孔雀、白鹇……还是没有找到绿孔雀,它能找到神秘的恐龙河,实现心愿吗?

朱鹮和丹顶鹤数量(朱鹮丹顶鹤绿孔雀)(3)

资深出版人、作家、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原社长兼总编辑海飞表示,本套书以我国珍稀鸟类为主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国内缺少鸟类主题图画书的现状,丰富了我国原创科普图画书的品种。这套书创作形式新颖,通过童趣盎然的故事讲述丰富的鸟类知识,孩子容易接受和理解。比如在《北京雨燕的新家》的最后就开辟有专页介绍“燕家族”中北京雨燕、金腰燕和家燕的知识。“北京雨燕:1870年,英国博物学家罗伯特·斯温侯在北京发现一种雨燕和欧洲雨燕不同,是普通雨燕的北京亚种,‘北京雨燕’因此得名。北京雨燕属于北京市一级保护动物,是奥运会吉祥物‘妮妮’的原型。北京雨燕比普通家燕的体形稍大翅膀也更加狭长,家燕的三个脚趾朝前一个朝后,而北京雨燕的四个脚趾都是朝前的,不能站立在地上,也不能握住树枝,所以它们往往选择居住在悬崖峭壁、古建筑的缝隙中。北京雨燕离巢飞翔后,除繁殖期间落下筑巢外,它们进食、饮水、交配、睡觉基本都在空中进行。过去,在故宫、景山、北海、颐和园等地都能见到漫天飞翔的北京雨燕,使古都风貌更加鲜活。近几十年,由于旧城改造,古建筑数量减少有的还安装了防鸟网,再加上食物匮乏,北京雨燕数量急剧下降,减少到几千只。从2007年开始,中国观鸟会在颐和园开展北京雨燕环志工作已有10多年。人们得以了解北京雨燕的种群数量、生长状况和迁徙路线。由于大量北京雨燕在颐和园筑巢,近几年,在北京雨燕繁殖期,颐和园关闭了廓如亭。人们正在努力留住北京雨燕。每年7月,北京雨燕从北京抵达非洲过冬,第二年2月再启程飞往北京。难以想象这些小巧的鸟儿每年要往返三万多公里。它们一生迁徙的路程,相当于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同等体形鸟类中最长的。”

朱鹮和丹顶鹤数量(朱鹮丹顶鹤绿孔雀)(4)

“我的飞鸟朋友”系列不仅有感人的故事,精美的插图,还包含专业的科普知识。每册书后附有知识页,涵盖鸟种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帮助孩子们了解故事背后的鸟类科普知识。“飞行,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人类的梦想。鸟类在爬行动物的演化历程中脱胎换骨,完成了从陆地到天空的飞跃。‘我的飞鸟朋友’系列绘本,将带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去认识自然界生命演化中最美丽的音符——鸟类。”国家动物博物馆首席科普顾问孙忻如是说道。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因其有着洁白的羽毛,朱红色的脸颊和双腿嘴长而弯曲,非常漂亮,故享有“东方宝石”“吉祥鸟”的美名。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和俄罗斯。进入20世纪,由于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朱鹮栖息地面积不断缩小,种群数量锐减。野生朱鹮在朝鲜半岛、日本等地相继绝迹。《朱鹮回故乡》就记载了朱鹮“重生”的过程:“1964年,鸟类学家在甘肃发现一只野生朱鹮,其后十几年,我国一直没有野生朱鹮的踪迹。1978年,日本最后一只野生朱鹮去世,动物园里饲养的朱鹮又失去了繁殖能力。其他国家相继宣布野生朱鹮灭绝,朱鹮成为世界濒危鸟类之一。1978年,中国科学院成立科考队,历时3年,最终在陕西洋县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科考队员在朱鹮的巢边搭起了窝棚,昼夜观察,精心地守护着它们。经过40多年的努力,朱鹮的数量从7只发展到7000多只。中国的朱鹮保护成为国际濒危物种保护的典范。我国多次向日本、韩国赠送朱鹮,它们在当地繁衍后代。朱鹮从濒临灭绝到重新繁盛,从秦岭到世界,‘东方宝石’再次翱翔天际。”在《丹顶鹤的旅程》中,作者也对鹤的相关知识作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全世界有15种鹤,我国有9种,其中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黑颈鹤、白枕鹤、白头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灰鹤、沙丘鹤、蓑羽鹤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鹤中最为著名的是丹顶鹤,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灰鹤,体形最大的是赤颈鹤,最小的是蓑羽鹤。鹤具有‘三长’的特点,即腿长、颈长、喙长,适合在水中啄食鱼虾,栖息在有水的沼泽、浅滩、芦苇塘等湿地,所以叫涉禽。它们体形硕大,鸣声高亢,舞姿优美。”

朱鹮和丹顶鹤数量(朱鹮丹顶鹤绿孔雀)(5)

朱鹮和丹顶鹤数量(朱鹮丹顶鹤绿孔雀)(6)

语文特级教师周益民对“我的飞鸟朋友”系列绘本也是赞誉有加,他说:“打开这套书,在获得准确的鸟儿知识的同时,我们还会得到美的陶冶、成长的力量和生命的启迪。”像《寻找绿孔雀》中比大熊猫还稀少的绿孔雀。绿孔雀系雉科、孔雀属的鸟类。我们在动物园常见的孔雀,其实是蓝孔雀,它们引进自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绿孔雀是中国的原生孔雀,也是珍稀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汉乐府诗中,“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孔雀就是绿孔雀。至于绿孔雀与蓝孔雀的区别,书中写道:“绿孔雀的体形比蓝孔雀大。绿孔雀的脖子上长满鱼鳞状的绿色羽毛,而蓝孔雀脖子上的羽毛是蓝色的,而且光滑连成一片。绿孔雀雄鸟头上的羽冠聚拢成一簇,蓝孔雀雄鸟头上的羽冠像一把打开的小折扇。绿孔雀的脸颊是黄色,蓝孔雀的脸颊是白色。我国的绿孔雀主要生活在云南,栖息在怒江、澜沧江和红河流域的山地。孔雀是体形最大的雉科鸟类,加之它们有漂亮的羽毛,很容易成为捕猎对象。在中国,野生绿孔雀仅存几百只。”

朱鹮和丹顶鹤数量(朱鹮丹顶鹤绿孔雀)(7)

“这套书融入了作家对环境保护、自然教育、生命教育的独特理解和深入思考,将鸟类故事、科普知识、审美艺术和人文关怀结合起来,是不可多得的优秀鸟类绘本。”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翔评价道。的确,打开“我的飞鸟朋友”系列,精致的手绘插图尽显飞鸟的美丽和灵动。中国美协漫画艺委会秘书长王立军也表示,这套鸟儿们本色出演的绘本,用艳丽的水彩渲染出画面的真实感,演绎了珍禽们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具很强的趣味性和辨识度。

朱鹮和丹顶鹤数量(朱鹮丹顶鹤绿孔雀)(8)

朱鹮和丹顶鹤数量(朱鹮丹顶鹤绿孔雀)(9)

为了指导读者科学观鸟,“我的飞鸟朋友”系列还随书附赠一本《观鸟自然笔记》。该笔记包括“观鸟指南”和“观鸟记录表”。“观鸟指南”详细介绍了观鸟工具望远镜的挑选与使用,观鸟地点的选择,如何借助图鉴、手册、互联网学习分辨鸟,如何寻找观鸟组织、参加观鸟活动,以及温馨的观鸟注意事项,帮助孩子们真正掌握观鸟本领,在观鸟的过程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而“观鸟记录表”则可以记录观鸟的时间、地点、天气、季节,以及鸟种名称、数量、出现位置或栖息的植物、观察到的行为和特点等具体的观鸟信息,孩子们也可以写出自己的观鸟感想或者画下观察到的鸟类的形态。(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