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吾乃常山赵子龙?见龙卸甲唯有常山赵子龙

血染征袍透甲红,

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危主,

唯有常山赵子龙。

——罗贯中《三国演义》

四大名著中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而其中最喜欢的武将,当属赵云。荧幕上也不乏其艺术化的形象,接下来要说的电影,就是毁誉参半、争议颇大的一部——《见龙卸甲》。

为什么说吾乃常山赵子龙?见龙卸甲唯有常山赵子龙(1)

《见龙卸甲》由李仁港执导,刘德华、李美琪、洪金宝等主演,于2008年上映。影片从赵子龙参军开始着笔,讲述了其在夜袭曹营、于千军中救阿斗等大小战役中获封常胜将军,而后出师北伐,血染沙场的传奇一生。

导演李仁港在《三国演义》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人设和大框架基本未变,但是为了剧情推进简单流畅、加强戏剧冲突和凸显人物特点,还是进行了一些添加和再造。毕竟,用短短一百分钟刻画三国大格局之下的一个人物,且还是感情色彩浓厚的一个英雄,太难了。而观众们也认为这是影片最大的诟病所在。对于这种观点,我想说的是:这是一部电影,我们是纯粹的观影者。电影要传达的并非历史本身,而是历史中应该传承的忠孝礼义。这部片子的有些台词处理确实不当,但瑕不掩瑜,从配乐、摄影、情感表达方面来讲,这确实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来将可留姓名?” 常山赵子龙!”

因洪金宝饰演的罗平安失职没有保护好阿斗,子龙请命前去营救,以功补过。

千军万马,子龙一往无前。

为什么说吾乃常山赵子龙?见龙卸甲唯有常山赵子龙(2)

影片为表现战争的惨烈程度大量运用了快速剪辑和慢镜头。画面的快速切换中,这边是茕茕一人,而对面是潮涌而来的士兵,不断的杀伤,不断的受伤;子龙杀敌的怒吼和敌人喷溅出的鲜血在慢镜中显的尤为悲壮。这是李仁港拍摄战争场面的一贯手法,同样的方法在其之后的《鸿门宴》中也有应用。

杀的兴起,子龙翻身上马,长驱直入曹操所在营帐,冷枪凌厉,曹操无奈用青釭剑抵挡,子龙枪尖一挑,青釭剑顺势入手。而后紧勒马缰,疾驰跳跃,来到山崖的另一边。

为什么说吾乃常山赵子龙?见龙卸甲唯有常山赵子龙(3)

转身面对曹操军队,放肆大笑。

为什么说吾乃常山赵子龙?见龙卸甲唯有常山赵子龙(4)

曹操问道:“来将可留姓名?”

“常山赵子龙!”

锋芒初露,一身是胆,救人夺剑,全身而退,何等英勇霸气!

全军退守凤鸣山!”

子龙率领的赵家军从凤鸣山开始随刘备征战,而在北伐中于曹军狭路相逢,无奈退守凤鸣山。

挑灯看剑,战场上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恍惚间,他们已经打了一个圈,现如今,又回到了起点。而他们,已经须发俱白。

子龙问罗平安:“大哥,到底我们为何而战?”罗平安不语。

为什么说吾乃常山赵子龙?见龙卸甲唯有常山赵子龙(5)

凤鸣山寺庙中的一尊佛像和其背后的佛经多次出现在镜头中,其中经文处更有一处特写:

为什么说吾乃常山赵子龙?见龙卸甲唯有常山赵子龙(6)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英雄也会陌路?皆为命数吧。

大哥,为我卸甲。”

影片的最后,曹婴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蜀军溃败,援军被灭,退守凤鸣山的赵家军犹如困兽。

子龙深知大势已去,在佛像前已悟透命数,淡看成败。他双眼噙泪,轻轻对罗平安说:“大哥,为我卸甲”。

为什么说吾乃常山赵子龙?见龙卸甲唯有常山赵子龙(7)

阵前,子龙一袭素衣

,对面曹军雄兵百万,视若无物,轻蔑一笑,提枪上马。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为什么说吾乃常山赵子龙?见龙卸甲唯有常山赵子龙(8)

在悲壮的背景音乐下,漫天飞雪中,子龙驾马直驱,冲向曹军。

为什么说吾乃常山赵子龙?见龙卸甲唯有常山赵子龙(9)

一人,一枪,一马,一声长啸。

画面淡入淡出,回忆一幕幕浮现:昔日征战天下的五虎上将、千军中救阿斗夺宝剑,戎马一生,忠肝义胆!而此刻,他直面无法取胜的对手,卸甲并非懦弱,而是他选择接受宿命,无关生死。

此役,只为战而战。

为什么说吾乃常山赵子龙?见龙卸甲唯有常山赵子龙(10)

画面定格在此,后事如何,留给影迷自己去想象。

影片最后的的三分钟是全篇的精华,无论是画面、灯光还是配乐,这些因素结合的太完美了,每每看之听之,不觉胸襟坦荡,暗自伤怀。尤其是影片的配乐,黎允文的电影配乐在《猛龙》中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见龙卸甲》中更是超越前作,将剧情和配乐契合到极致。

电影终归是电影,它是一种艺术载体,而不是像教科书般的严苛厉求。有人说,心里有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电影有缺点再正常不过,但不至于毫无亮点,希望大家用欣赏的眼光、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位电影人的诚意付出。

嗯,我说的是“电影人”的“诚意付出”,对于近几年拍电影圈钱的几波人不予置评,大家随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