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寺诗文赏析(这是华夏盛世源起由桑)
曾听说“华夏盛世,源起由桑”,小编认为这话很在理。
在中华民族绵延的历史进程中,桑这种普通的植物,始终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紧密相连。
在某种程度上,桑还展现了宗教、信仰与礼俗等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据记载,两晋时期桑蚕品已成为土贡之一。《吴兴记》:“乌程东南有桑墟,梁陈故事,吴兴太守周敏劝人种桑。”
《史记》:“楚平王以其边邑锺离与吴边邑卑梁氏俱蚕,两女子争桑相攻,乃大怒,至于两国举兵相伐。”说的便是春秋时期,吴楚两国的养蚕妇女,为能给自己的蚕宝宝多争得几口桑叶,发生冲突,最后还上升至国家战争。
大名鼎鼎的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力促进亚欧大陆外交发展,巩固政治统治以及加快国家经济发展。
由此可见,种桑养蚕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有多大。
《猛子》记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说明在古时候,桑蚕业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地位举足轻重,受到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为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商务部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东桑西移”工程。此政策是将蚕茧产区,逐步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战略性转移,对稳定我国蚕丝产业、保障我国茧丝绸大国地位都有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至今的很多成语都与桑有关联,很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歌也是桑为题材来创作。
《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过故人庄》:“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带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州中未种千头桔,宅畔先载百本桑。”
“郁郁林间桑椹紫,茫茫水面稻苗青。”
桑榆,指太阳已落在西边的桑树和榆树间,比喻人的晚年。
桑梓,古代常于所居宅旁栽种桑树和梓树。
“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桑弧蓬矢,指古代男儿出生时,以桑木为弓,蓬草为矢,射天地四方,象征孩子长大后,有四方之志。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或人生短暂。
蚕桑业的发展经久不衰,孕育了蔚为壮观多彩的桑蚕文化。
《淮南子·修务训》记载:“汤苦旱,以身祷于桑山之林。”说的就是古人在桑林进行宗教活动,祈求天降雨。
《庄子·养生主》记载,民间丰收之时,古人有“合于桑林之舞”的农耕祭祀习俗。
这反应了桑影响着我国传统社会群众的宗教信仰。
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城市化进程日渐加快,而原生态农家桑田也越来越稀少。不过小编了解到,在世界寿乡蕉岭,有一支以供应优质大米、养生好酒、桑叶深加工品、桑果深加工品、桑蚕药材为己任的优秀团队,建立了桑葚种植基地,并且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达成长期合作,确保进入市场的产品是原生态无污染、更绿色健康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