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嘉言钞解读(修身彭林说礼学会称呼)

曾国藩嘉言钞解读(修身彭林说礼学会称呼)(1)

我们与他人打交道,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常常是如何称呼对方。可在很多人眼里,“称呼”不就是直接叫对方的名字或者“你”吗,有什么可讲究的呢?“称呼”虽然简单,但里面却蕴藏着很大的学问和智慧。如果一不小心,很容易闹出笑话来。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男性称自己的配偶为“夫人”,这样的称呼已经司空见惯。可这样寻常的一件事竟然不符合中国传统礼仪的要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在称呼自己配偶的时候,究竟还存在哪些误区呢?

有这样的笑话,经常有人讲。有一位船客,上船后不知道几点开,就问船老大,“喂,这船几点开?”船老大不理睬他,用篙敲了他一下,他还喊,船老大就把他打进了水中。他因没称谓让对方不舒服。这是专门的学问。今天这种称谓问题成了失礼的普遍现象。有外来办事人,常问人时用“哎”。称谓失当更不对。

有一个女性朋友在学校阅览室工作,学生要借杂志,权衡怎么叫,叫老师嘛,不配,想了半天叫师傅。这位朋友听出不尊重,反应快,转过脸来说,“叫我师傅,我什么时候带过你这个徒弟。”学生赶快道歉。不知道职务与身份时,怎么称呼?孔子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所以可以称大叔、大姐等。西方也说是兄弟,都是上帝之子。

西方人称呼对方可以直呼其名,包括孩子对父母的称呼。在他们看来,姓名不过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已,就是让人叫的。但中国与西方不同,自古以来就崇尚“礼”的要求。按照这个要求,我们称呼对方尤其是称呼长辈时,究竟有哪些讲究呢?

中国人的礼有这样的话,自卑而敬人。卑是谦卑,无论跟什么人打交道,都把对方放在第一位,所以有谦语,像北京话中的“您”,表达的就是尊重。自古以来就讲究对人敬,对自己谦。像爵位里,作为敬称,天子叫“君”,诸侯也叫“君”。后来把这个下移,用于一般人身上。古人写墓志铭,写父亲叫“府君”,女子叫丈夫叫“夫君”。“君”成了普通的对方“你”,像“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像“问君能有几多愁”,这里的“君”都是“你”。

还有公侯伯子男都可以尊称。像许多国君称公,可以用在生活中。像学者年轻人称呼时也加公,从爵称过来的。诸侯的孩子多,有继承人是嫡长子,其他的叫公子。这个称谓今天也用。开学术会时,介绍来宾会用某某先生的公子。女儿也一样,女公子。这样介绍比较雅一些。现在民间说是谁家的仔,一听,意思没错,但是礼仪上不成体统,不尊重。像卿,古代大夫分上中下三等,上大夫叫卿,这是大臣里最高地位的,后来用来尊称。电视里常能看到,皇帝称爱卿。小说戏剧中夫妻也互称卿,今天还称卿卿我我。追溯起来,其实最早也是爵称。还有建筑,像天子叫陛下,“陛”本指台阶。还有殿下,阁下。阁下也用得多,这也是敬称。其实皇帝并非是陛下,是大臣谦称,无法与皇帝平起平坐,只能与三重丹陛下的人对话,再一层层传上去。古代国君见面,中间有许多中介,有话要说时,就告诉中介,一个接一个地介绍,一直到那个国君那儿。这叫陛下。殿下阁下都是这个意思,陛下是天子专用,低的叫殿下与阁下,称自己为“在下”。现在王侯没了,这种称呼保留下来了。章回小说叫看官,老北京跑堂的叫爷,看起来俗气,但表达的也是尊重。广东深圳看到客人来了,叫老板,显然表达的是尊重。还有像修饰词,加“令”,古代是好的意思。像令日是好日子,好时辰叫令辰。“蒙蒙文王,令闻不已”。今天打交道时要注意,问人父母不能说老爸怎么样,老头怎么样,这是玩世不恭,得说令尊大人令堂大人。孩子叫令郎令息。

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尤其是正式场合,我们称呼对方最应该把握的一条原则就是多采取敬语,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那么反过来,当我们在向对方介绍自己或者称呼自己的时候,又该遵循“谦”的原则。

谦,是用于自己。是另一套词语。介绍到自己时,一定要用谦称。自帝王开始都有。像《老子》说侯王自称,孤寡不谷。孤寡都是少,表明自己德行不够。这是谦虚的说法。不谷,指的是稻谷的谷,当善讲,表示自己不才,不善。诸侯见到天子叫寡小君。妻子见到丈夫得叫小童。这都是谦称。

古代大臣,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郭沫若把“臣”字说是眼睛竖起来了,臣指身份低。南面称臣就是被俘。女子谦称妾也是。谦称是一种自我谦卑,压低自己表示诚恳。最典型的是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这封信,司马自称“仆”。甚至把自己称为“牛马走”。这是一种低调。还有郑板桥,喜欢画画,最佩服的是好画青藤的徐文长,郑板桥曾拿四十金换一幅画,甚至有刻章,章上有画,自称是“青藤门下走狗”。郑板桥这样做与称“牛马走”一样,是谦称。这是低调的自谦。像说父亲得说家父,母亲叫家母,弟弟得说成舍弟,儿子说成犬子。这是中国人独特的谦称。中国人讲低调,含而不露。问对方姓得问贵姓,回答得说,免贵姓某。甚至还说小姓某。问大人不能问几岁,得问春秋几何或者是高寿,回答得用虚度五十,这是中国人独特的方式。

按照“自卑而敬人”的原则,敬词往往用于称呼对方,而谦词一般用于称呼自己或者家人。但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不能清楚地分辨出哪些是敬词,哪些是谦词而闹出笑话。

一位老教授说,有学生闹笑话。学生同学的父亲去世了,同学去奔丧。这位同学觉得情同手足,得发唁电,一开头说,“惊悉,家父不幸逝世”,到底是谁的父亲去世了?如果是你的父亲去世,发电给人家干什么?给人家发的,就说不通了。也不能说是“我的家父”,这是你的,领回去就是了。

还有介绍配偶,现在生活中,介绍配偶的词最乱。往往说,老婆,那口,我家里的,太俗了。有说是夫人的。这是笑话的。我们去读读《礼记》,称谓严格。天子配偶叫“后”,王后,太后。这是天子专用的。诸侯的配偶才叫“夫人”。现在要是称夫人就是自大了。叫爱人行吗?爱人是近代兴起的称呼。在汉字文化圈里,爱人是情人。我们大陆称自己的配偶为内人或者内子。这是古老农耕时代的叫法。如果女的介绍男的呢?外人?不能叫。其实,女的称男的叫“外子”。这是通行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