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中诗人一方面坚守一方面迷茫 离骚斩不断的忧愁

《离骚》一上来,屈原便开始自述家世“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初读,多少有些琐碎,甚至觉得在自吹自擂,但是回顾全文后,更像一封绝望的遗言,他从家世到喜好事无巨细地推出,透露着一股高傲之气,是楚人的傲气,是“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是“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翩翩公子,侧面几句悠悠君子的形象跃然纸上此时的屈原更像是年轻气盛,或许是以回忆的笔法描述,对于江山社稷,豪气万丈,他轻吼一句“何不改其度”“来吾道夫先路”,便开拓,变革这样高雅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却被迫离开故都,将是如何悲愤,又或许是汨罗江自溺的根本人格原因,当然,这都是后话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离骚中诗人一方面坚守一方面迷茫 离骚斩不断的忧愁?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离骚中诗人一方面坚守一方面迷茫 离骚斩不断的忧愁

离骚中诗人一方面坚守一方面迷茫 离骚斩不断的忧愁

《离骚》一上来,屈原便开始自述家世“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初读,多少有些琐碎,甚至觉得在自吹自擂,但是回顾全文后,更像一封绝望的遗言,他从家世到喜好事无巨细地推出,透露着一股高傲之气,是楚人的傲气,是“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是“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翩翩公子,侧面几句悠悠君子的形象跃然纸上。此时的屈原更像是年轻气盛,或许是以回忆的笔法描述,对于江山社稷,豪气万丈,他轻吼一句“何不改其度”“来吾道夫先路”,便开拓,变革。这样高雅充满激情的年轻人却被迫离开故都,将是如何悲愤,又或许是汨罗江自溺的根本人格原因,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之后屈原便洋洋洒洒地讲述从政经历,朝党乱象,勾心斗角使其失落,让他感到路幽昧以险隘,可毕竟年少轻狂,故奔前而走后兮不惜得罪君王,也要拯救荆楚颓势,这里用了颓势,因为楚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奋斗的伟大历程,一开始地居南方,被中原文化排斥,商周典籍中说“今楚秋子来告”,堂堂一方诸侯,以子的地位侍奉周王,他们便奋起直追,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他的精神永续传承,在这个逐梦的时代也指引着我们。到庄王问鼎中原,楚强盛称霸,因为辉煌过就不甘落寞,这是屈原背后深层次的爱国热情。回到离骚,屈原可以说是有着卓越政治才能的,至少比子兰强,可惜,超出时代的伟大智慧总是不被人所理解,郭德纲曾经说:“文章盖世,孔子困于陈蔡。恐怕两位圣贤之心应当相差无几,他无奈地指九天以为正兮浅浅几句,无奈发觉于其中,司马迁说“其称文小而指极大。”。倘若楚怀王不反反复复,背离正道,或许千古悲剧就不会发生。但这也确实给后世文人无限的遐想,几百年后,就会有着贾谊,刘长卿之流,携一壶清酒,且歌且吟。月夜下哀思写下《吊屈原赋》。让千古的哀伤随着鵩鸟回荡

(注:贾谊曾貶官长沙写下《吊屈原赋》,而《鵩鸟赋》也在同时期写下,全文虽平淡,却充满哀殇,而刘长卿,却也在此时凭吊着凭吊屈原的贾谊,千古的文人风气或许一脉相承吧)

按:我搜索了很多关于离骚楚辞的文章,发现竟然以高中语文翻译,摘抄,取名为主,并不是觉得不好,只是可能会忽视它背后人文内核很多人只限于文辞的华丽,却又在晦涩中止步,我的文字散乱无章,但希望让更多人关注传统诗文,培养文化自信,请别只在端午想起屈原,也不要只把楚辞局限在取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