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堡革命主题绘画作品(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
80年前,延安文艺座谈会于延安杨家岭一间不足120平方米的会议室里召开。那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如何服务”的问题,明确了“文艺为人民”的创作导向,奠定了新中国文艺发展的基本方向。而今为贯彻《讲话》精神,赓续延安血脉,国家大剧院与北京舞蹈学院联合出品的原创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将作为首届“大戏看北京”展演季开幕演出周末上演。
原创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剧照。 国家大剧院供图
《杨家岭的春天》以美术瑰宝——延安木刻版画为创作灵感,聚焦物资匮乏但精神富足的年代,以汉族民间舞为舞蹈语汇,生动还原延安时期的生活与斗争场景。剧中树立了音乐家、舞蹈家、文学家、美术家四个人物形象,以“厚土”“破晓”“永生”三个篇章讲述了他们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精神信仰等方面的巨大转变。为了能让更多观众了解延安木刻版画,以及背后的历史意义,在原创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演出前,新京报专访延安鲁艺文化中心主任、延安文艺纪念馆馆长刘妮,带领观众回顾延安木刻版画发展历程,揭秘部分版画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
剧中三大篇章灵感源自三幅版画
此次,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便是以延安木刻版画作为创意源头、重要素材以及串联线索,将延安版画呈现的延安时期艺术家视野中的种种情境为创作基础,表现延安文艺工作者们融入百姓,学习、劳动、创作和战斗的场景,也呈现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延安时期社会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将“扎根生活、植根人民”的创作理念融入作品中,刘妮回忆,早在今年三月份,主创团队一行人便来到延安进行采风,走访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文艺纪念馆等地,与当地民间艺人深入交流,了解当地风土人情。
在此之前,刘妮了解到主创此行的目的便是创作一部大型舞剧,不仅要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周年,还要致敬新时代文艺作品,并对新时代文艺创作起到引领与启迪作用。听完这些创作初衷时,刘妮坦言倍感压力。“现在已与八十年前的延安不一样,如何通过短短的几天时间,让他们深入了解那段浩瀚的历史,非常具有挑战性。”为此刘妮为《杨家岭的春天》主创团队,分别以“延安文艺发展史”与“延安木刻版画”为题,先后开设了两节讲座,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在短时间内给予主创团队在文艺创作方面有所启发和思考。在课堂上,刘妮重点讲述了版画家彦涵当年在延安创作的《来了亲人八路军》《当敌人搜山的时候》《豆选》三幅木刻版画作品,而舞蹈诗剧《杨家岭的春天》中,展现“厚土”“破晓”“永生”三大篇章的创作基础与灵感也源于此。
“北京舞蹈学院与国家大剧院,选择鲁艺木刻,以画入舞的创作视角独特。这与当年延安木刻版画的出世,肩负着民族救亡的责任和担当,如出一辙。”刘妮解释说,艺术家和他们创作的作品都是需要与时代、人民共振,这也恰恰揭示了当下文艺创作,理应回归到延安木刻版画的创作精神,给予新时代艺术创作一些新的启发。“我们研究的不仅是一件件从那个时代留下的艺术作品,更需要将这些藏品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与新时代文艺创作结合。”
《杨家岭的春天》创作灵感来自于延安木刻版画。 国家大剧院供图
“鲁艺”与延安木刻版画的发展
谈到延安木刻版画的兴起与发展,不得不提及的便是1938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建的鲁迅艺术学院(1940年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被誉为“中国革命文艺的摇篮”。作为延安文艺发展的先锋,宗旨是以文艺为武器,在抗战中发挥最大效能。在刘妮看来,鲁艺的成立,本身就背负着民族救亡的责任与担当。鲁迅先生去世之后的第二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鲁迅先生的精神如同屹立于文化战线上的一面大旗,而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也是在这一时期,对于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民众,继承鲁迅的遗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世界和平而奋斗最有力的回应。刘妮介绍,鲁艺建立初期设有戏剧、音乐、美术、文学四大体系,其中美术则由木刻版画与漫画两部分组成。“尤其木刻版画,由于革命性、斗争性与大众性更强,在鲁艺的发展当中,不断地走向了一个健康有序的轨道。在鲁艺整体艺术成就里,木刻版画的作用尤为重要,其发挥的作用也非常之大。”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鲁迅便有意识地将国外优秀木刻作品引进中国,扶植青年艺术家,推动中国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鲁迅认为木刻版画艺术是“好的大众的艺术”,“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在刘妮看来,鲁迅先生引入并推动新兴木刻版画运动,也是基于当时革命的需要,为了扩大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的社会影响,鲁迅积极地策展办展,组织木刻讲习会,为青年版画创作者提供学习平台。刘妮认为,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这股力量的主力军便转移到了延安,而鲁艺的美术系,就是以之前鲁迅先生所培养的这批新兴木刻版画的主力军为班底发展起来的。
1942年5月在陕西延安杨家岭,随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阐明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思想,为中国革命文艺指明正确方向。越来越多延安时期创作的作品,开始表现人民群众形象和根据地的生产生活,同时敏锐捕捉最具代表性的生动时刻。
【作品解析】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
作者:彦涵
关键词:民族精神
《当敌人搜山时》(1943年 彦涵)
在抗日战争时期,如果通过一部版画作品来概括我们的民族战争是如何取得胜利的,我首先给大家推出的就是这幅木刻版画。《当敌人搜山的时候》中的老百姓,无论是老大爷、老大娘,还是小孩子,都是冲在最前面的八路军游击队的大后方,他们组成了一个金字塔式的构架。彦涵把时间与时空整个构筑在画面里,还原了抗日战争是如何取得胜利的。
《豆选》
作者:彦涵
关键词:民主政治
《豆选》(1948年 彦涵)
这幅作品给我们的启示也很大。《豆选》反映的是延安和晋察冀民主政治形象的画面。《豆选》是彦涵1943年回到延安之后,他路过桥二沟乡政府所辖的一个村子时,发现村民聚在一起很热闹。他前去打听,原来是村民在用豆子投选村长,当时深受感动。虽然他看到的只是不到二十个人的小村子的村长选举,但是他似乎看到了中国民主化政治的未来。
《来了亲人八路军》
作者:彦涵
关键词:军民鱼水情
每次战斗结束,鲁艺分校与木刻工作团,都会到前方组成慰劳团去安抚当地受难的民众。在慰问当中,他们发现了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大娘,儿子被日军残忍杀害,她哭瞎了双眼。她说,我虽然看不到你们的脸,但是八路军来了,就非常高兴,我可以用手摸到你们。彦涵创作的就是这样一个画面,反映在抗日战争中,军民一条心的图景。
新京报记者 刘臻
编辑 田偲妮
校对 翟永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