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陋室铭练习(七下陋室铭考点复习)
一、读准字音,看准字形,读出节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wú)/德馨(xīn)。
苔(tái)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rú),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tiáo)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
南阳/诸葛(gě)庐,西蜀(shǔ)/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二、原文注释翻译
第一层:通过类比,点名中心“惟吾德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wú)/德馨(xīn)。
第二层:陋室环境及主人日常生活交际。
苔(tái)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rú),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tiáo)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
第三层:以诸葛庐,子云亭作比,表明志向。
南阳/诸葛(gě)庐,西蜀(shǔ)/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文学常识
(1)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2)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一般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陋室铭》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论说来表达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的一篇铭文。
四、课文赏析
1、作者开篇写有仙之山,有龙之水,这与陋室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运用比兴手法。
以比兴手法开篇。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也可因主人品德好而名和灵的性质。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是全文的主旨句,“陋室”扣题,“德馨”统领全篇。
3、作者笔下的陋室环境如何?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环境之雅)
4、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日常生活又怎么样?
交往之人: (交往之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日常生活(情趣之雅)
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 作者从哪几方面写“陋” 室不“陋”,表现了室主品德高尚?
(1)景——环境清幽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环境的清幽、雅致。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
(2)人——人物不俗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朋友的贤良儒雅,反映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怀。
(3)事——情趣高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写生活的高雅脱俗,反映出室主人不为琐事萦怀的心态。
6、文章的主旨在具体描述“陋室”时已突出,为什么又写诸葛庐、子云亭?
目的是与古代贤士的“陋室”相类比,反映了作者要以古贤自比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表明自己也具有古贤的志趣和抱负。
9、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名言“何陋之有” 有什么作用?
“何陋之有”与文章开头的“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紧扣题目,以反问作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五、理解性默写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援引古人古迹、古语自慰自勉,妙趣横生,意味深长。
(6)本文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的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六、补充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