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坟头塌陷少子孙(俗语坟头塌陷)

前两天上网,看到了这么一句农村俗语:“坟头塌陷,家人遭难;宅前树枯,家中无主”。虽然我对这句俗语仔细斟酌了好久,但终究还是不明白这句俗语究竟是在说什么,于是,便向一位老农进行请教,老农告诉我说,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这样的:

俗语坟头塌陷少子孙(俗语坟头塌陷)(1)

一、坟头塌陷,家人遭难

任何人对自己的先祖都会有一份敬仰之情。对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炎黄二帝就是我们的祖先。《国语》中称:“昔少典氏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所以,我们中华民族都是炎黄子孙。

作为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来说,我们对我们的祖先始终怀着一份敬仰之情。因此,由海内外华人捐款和政府投资以及招商引资共计花费人民币1.8亿元,在河南省郑州市西北部三十公里之处的黄河风景名胜区向阳山(始祖山)上,雕塑出了炎黄二帝塑像,以便使我们这些中华民族的后人随时都能够瞻仰我们的始祖。由此可见,我们中华民族的后辈们始终都不会忘记我们的先人。

而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所有的家庭成员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先祖,也会把埋葬有自己先祖的坟墓看管好,以便自己的先祖能够在地下安息。

然而,一旦自己先祖的坟头上出现了塌陷现象,就有可能遭到雨水的侵袭,继而使雨水灌入到坟墓中,最后导致自己先祖的遗骸长期在水中浸泡。想必这种现象是所有的后辈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后辈们一旦发现了坟头塌陷的现象,恐怕就会在第一时间内对坟头进行修缮,从而去保护自己先祖遗骸的安全。

如果坟头出现塌陷后长期无人进行修缮,那么,这座坟头的后辈们就有可能遭遇了不测,也已经不在人世了。从而才导致了坟头塌陷后长期无人修缮的现象出现。其实,这就是“坟头塌陷,家人遭难”说法的由来。并不存在任何迷信的东西。

俗语坟头塌陷少子孙(俗语坟头塌陷)(2)

二、宅前树枯,家中无主

啥叫“树枯”?所谓的“树枯”也就是指树木已经死亡。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愿意在家门前有一棵枯死的树木存在。抛开迷信的说法不讲,一棵枯死的树木“竖”在自家门前看上去也不雅观。因此,对于许多家庭来说,一旦发现家门口的树木已经枯死,是肯定要将枯树伐掉的,是不会让枯树长期“竖”在自家门前的。而一旦某一户人家门前的树木已经枯死但长期还没有伐掉的话,这一户人家很有可能是缺少了男主人的。因为许多妇女干不了伐树的活儿,而孩子则更干不了伐树的活儿了呢!所以,才有了“宅前树枯,家中无主”的说法。这种说法也不是迷信的说法。

以上所言就是这句俗语的大概意思。

俗语坟头塌陷少子孙(俗语坟头塌陷)(3)

听了老农的解释后,我才算是明白了这句俗语所要表达的意思。我原先以为这句俗语中暗含有迷信的成分。由此看来,我是有些想多了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