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论语十则的感悟(和刘老师一起学论语)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通过学习论语十则的感悟(和刘老师一起学论语)(1)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把学习周礼作为志向;三十岁时开始自己的事业;四十岁时能明辨是非不迷惑;五十岁时明确了天命赋予自己的责任;六十岁时能心平气和地听各种言论;七十岁言行能随心所欲,也不会违背礼制规范。”

通过学习论语十则的感悟(和刘老师一起学论语)(2)

【点评】:

人,总是阶段性的,认识自己的阶段性,也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了。

【解释】:

本章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简约的概括,后人对本章的翻译争议虽然不多,但大致还是分为两个方向:一,把孔子的论述与学理联系在一起,将之哲学化;二,把孔子的论述作为其自我感悟的概括,将之生活化。我从后者。

“十有五志于学”,孔子自幼家庭贫困,“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9.6)所以别人都认为孔子“多能”,十五岁应该是选择继续学习还是用自己的技艺养家糊口的时候,孔子选择了深入学习周礼,并将之确立为自己的志向,本来直接译成“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习”,但稍嫌“学习”一词没有体现目的性,故擅自加上“学习周礼”。

通过学习论语十则的感悟(和刘老师一起学论语)(3)

“三十而立”,孔子在27岁左右开始创办私学,30岁时在鲁国会见了齐景公和晏婴,创办私学解决了孔子的职业问题,会见齐景公则表明孔子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可以说是其之后周游列国的端倪,因而,翻译中并没有将“立”译为“建立自我”、“合乎礼”、“知书达理”、“站稳脚跟”,而是根据孔子年谱,将之译为“开始自己的事业”。

通过学习论语十则的感悟(和刘老师一起学论语)(4)

“四十不惑”,年届四十,经过之前的学习和思考,已经能够明确判断各种言论、事件的是非,不会被他人的言论或事件的假象所迷惑。

通过学习论语十则的感悟(和刘老师一起学论语)(5)

“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并不是一个不动不变的本体可以被认知,在孔子多次谈到天命的时候,基本都指向“责任”,即“上天赋予自己的责任”,所以将“知天命”译成“明确了天命赋予自己的责任”。

通过学习论语十则的感悟(和刘老师一起学论语)(6)

“六十而耳顺”,耳顺,听于耳不泛于心,此处应该是说一种包容的态度,心平气和,不将之情绪化。

通过学习论语十则的感悟(和刘老师一起学论语)(7)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钜”,译成“规矩”并不明确,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无论年龄多大,违背日常规矩的情况很少甚至没有,何必等到七十岁?在这里随李泽厚,译成“礼制规范”,虽不满意,暂用。

通过学习论语十则的感悟(和刘老师一起学论语)(8)

【注释】

①有:同“又”。

②立:站得住的意思。

③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④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⑥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