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食姚子衿玉佩被太子发现(姚子衿救郭贵妃未果)

《尚食》中子衿多次提到对妃嫔殉葬制度的深恶痛绝,本以为这只是给她的“人设”,以便她与胡善祥相比时,显得更善良、识大局、有智慧。

然而,研读相关资料时发现:在儿子英宗朱祁镇时期,升级为太后的孙氏敦促皇帝废除了妃嫔殉葬制度。

尚食姚子衿玉佩被太子发现(姚子衿救郭贵妃未果)(1)

为庄妃送行

剧中邓莎饰演的庄妃原型是明成祖的康惠庄淑丽妃韩氏

韩丽妃出身于高丽李氏王朝,永乐年间由朝鲜王朝进贡给明成祖为妃。

她美貌端庄,待人温和,可惜这些并没有给她带来多少好运。

《尚食》剧中情节:

游一帆指使喻美人纵火以嫁祸自己的亲生父亲——汉王,和喻美人住在一处的庄妃因此被牵连而遭软禁。可见,帝王的宠爱也不过如此。

朱棣很清楚这不过是他三个儿子之间的争斗,和这些美人关系不大。可牺牲个美人,总比父子之间撕破脸要好

及至明成祖驾崩,没有子女的庄妃按例殉葬

可以看出,庄妃对这个世界还充满眷恋,她舍不下自己白发苍苍、无依无靠的母亲。

在子衿的帮助下,庄妃辗转出宫,希望可以把母亲托付给族里的亲戚。然而,往日攀附他们的人,一下子变了脸,没有人愿意收留她的母亲。她背着母亲挨家敲门的画面真的很让人心酸和心疼。

尽管她也想就此逃离皇城,不再回去。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哪里又有她的栖身之地?绝望的她只好返回到宫中。

尚食姚子衿玉佩被太子发现(姚子衿救郭贵妃未果)(2)

盛装之下的庄妃妍丽而惹人怜惜,然而仁宗以祖制如此为由,并没有网开一面。

子衿经过多次尝试终于做出了有庄妃家乡味道的核桃酪。

这临行前的一碗有母亲味道的核桃酪,也许能给庄妃带去一些慰藉。

这是第一次子衿对这种制度表现出了反抗的意识。

尚食姚子衿玉佩被太子发现(姚子衿救郭贵妃未果)(3)

力劝朱瞻基免除郭贵妃殉葬

郭贵妃尽管育有三子且是功勋之后,但因其多次意图谋害皇后等原因而被要求殉葬。

子衿十分痛恨生人殉葬制度,她不惜违背张皇后的旨意,力劝宣宗朱瞻基免除郭贵妃的殉葬

妃嫔殉葬,宫中有多少无名宫婢陪殉,皇室贵胄,民间百姓多有效仿,活人生殉之势愈演愈烈。

可见当时,生人殉葬这件泯灭人性的事不光是在皇室,在民间也愈演愈烈。

尽管后来朱瞻基免除了郭贵妃的殉葬,但她仍然“衔上恩,自裁以从天上”。

尚食姚子衿玉佩被太子发现(姚子衿救郭贵妃未果)(4)

她的三个儿子早已封王,并未受到牵连,只是三个人最终都是无后或者无子承袭封荫

朱瞻垲,滕怀王,仁宗第八子。永乐二十二年封云南,未之国,洪熙元年薨。无后。

朱瞻垍,梁庄王,仁宗第九子。永乐二十二年封。正统元年言府卑湿,乞更爽垲地。帝诏郢中岁歉,俟有秋理之。竟不果。六年薨。无子,封除。

朱瞻埏,卫恭王,仁宗第十子。永乐二十二年封怀庆。幼善病,宣宗抚爱之,未就籓。岁时谒陵,皆命摄祀。孝谨好学,以贤闻。正统三年薨。妃杨氏殉,赐谥贞烈。无子,封除。

剧中郭贵妃的小儿子卫王朱瞻埏,自幼经常生病,宣宗朱瞻基十分疼爱他,没有让他就藩。卫王孝顺、恭谨、好学,以贤德闻名。

哥俩感情这么好还真是有据可依啊!

尚食姚子衿玉佩被太子发现(姚子衿救郭贵妃未果)(5)

朱瞻基废胡后有改立孙后也与殉葬有关?

姚子衿/孙贵妃即后来的明宣宗孝恭皇后孙氏,年少时就颇有美色。

朱瞻基的外祖母是孙氏父亲任职的永城县人氏。她十分喜爱聪慧貌美的孙氏,常常夸赞她并引荐她入宫。

孙氏刚刚入宫的时候只有十来岁,由太子妃张氏教育她宫中礼仪。

后来,皇太孙朱瞻基大婚,下诏选妃。

根据司天监的提议,册封有“祥瑞之气”的济宁胡氏为正妃,而孙氏只能为嫔。也有说法表示明成祖这样做是基于外戚势力的考量

剧中胡善祥的姐姐胡司膳,可怜她小时候体弱无依,因而编造出她有祥瑞之气的谎言。

史书却有这样的记载,只当是传说罢。

旦日启户,有红白气自户出,弥月不散,里闾聚观以为奇瑞。

尚食姚子衿玉佩被太子发现(姚子衿救郭贵妃未果)(6)

孙氏与朱瞻基从小朝夕相处,感情甚笃。朱瞻基即位后,即册封孙氏为贵妃,并破格赐予她金册金宝。在此之前,只有皇后被赐金册金宝(印),贵妃以下有册无宝。

《尚食》剧中情节与史料记载相差不大,只不过为配合主题,杜撰了些人物和事件。

剧中朱瞻基坚持废掉胡善祥,但孙贵妃不愿如此,甚至在太后试探她时以烧掉冠服来表明自己的决心。此时,张太后也终于放心,她确认孙氏就是那个可以陪伴、辅助她儿子的最佳人选。

胡善祥本无大的过错,朱瞻基为何如此坚持废后?

剧中孙贵妃说,我知道你是因为那件事。

那件事——庄妃、郭贵妃这两位前朝宠妃均被下令殉葬的事,无疑使朱瞻基心有余悸。

他担心:子衿如果只是贵妃,在他死之后,也可能会面临同样的境地,被勒令殉葬

以剧中所表现出的两人深厚的感情来说,这样的考量是可以理解的。

尚食姚子衿玉佩被太子发现(姚子衿救郭贵妃未果)(7)

历史上,明宣宗的废后之举也是遭遇了反对和一番波折。

他召见大臣商议,声称:“朕年过三十了还未有儿子,现在孙贵妃有子,母从子贵,古亦有之。但皇后应该何如处置?”于是明宣宗列举了胡皇后的多次过失。

“”中宫禄命必无子,今贵妃有子,当立为嗣。夫母以子贵,礼也。特何以处中宫。”

辅等皆不答。

上乃举后过一二顾荣,荣进曰:“是可废也。”

士奇曰:“宋仁宗废后,孔道辅、范仲淹极言其非,因率台臣十数人入谏见黜。夫廷臣非之,至今史册犹讥之,谁谓无议哉。”

荣谓原吉曰:“上志久矣,恐非臣下所能止者。”原吉曰:“然,废之不可也。”

士奇曰:“即上所举中宫过,亦何一当废者,而轻言若是。”

最终,宣宗在即位后的第三年废黜胡皇后,让她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

三月初一,册立孙贵妃为皇后。

朱瞻基的母亲张太后怜悯胡善祥,经常召她到清宁宫居住

内廷朝宴时,张太后也让胡善祥坐在孙皇后的上位,孙皇后为此感到不快。

不得不说,张太后真是不愧她“女中尧舜”的美名,立场正,不偏私。

尚食姚子衿玉佩被太子发现(姚子衿救郭贵妃未果)(8)

孙太后坎坷多舛的后半生——最终达成所愿

相较于她波澜起伏的后半生,孙皇后的前半生可以说是顺遂的。

她天生丽质、家境小康、得长辈喜爱、幸丈夫疼爱,并最终成为天底下最至高无上、最荣耀的女人。

可是她的丈夫朱瞻基在位十年便病殂。孙皇后年仅九岁的儿子朱祁镇即位,是为明英宗。

明英宗是个命运多舛的帝王,他的经历在史上可以说是再无来着。

起初,有谣言说朱祁镇并非孙太后亲生,而是一名宫女所生。

不过,在祖母张太皇太后的力挺下,他顺利登基了。

尽管他的父皇临终前给他留下了数位辅佐大臣,但他们大都年事已高。

等张太皇太后病逝后,明英宗的老师——臭名昭著的王振便开始独揽大权,他私结党羽,横征暴敛,弄得民声载道。

最致命的是,毫无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的王振又怂恿明英宗出征蒙古

年轻的朱祁镇告别母亲和妻子,委托弟弟朱祁钰代理监国,就带着匆匆集结的几十万大军踏上了征程。

尚食姚子衿玉佩被太子发现(姚子衿救郭贵妃未果)(9)

后果可想而知,他的大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击败,全军覆没。明英宗自己也被瓦剌军俘虏。

此时,在北京,得到英宗被俘消息的群臣人心惶惶,有一些人甚至建议南迁

孙太后力排众议,接受了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让朱祁钰即位,是为景泰帝,从而化解了这一危机。

英宗的钱皇后曾经为被俘的朱祁镇送去赎金,却没起到任何作用。因为这些根本达不到瓦剌军给这个前任皇帝设定的“价值”。作为母亲的孙太后也数次给明英宗寄去御寒的棉衣。

朱祁钰既然成了皇帝,体会到皇权的魅力,对于哥哥的态度就变得很微妙,他不能明着说要杀死朱祁镇,但他的潜台词就是任你自生自灭

英宗为人温和,他的举动甚至感动了看守他的瓦剌军将领和士兵。在经历一番周折后,他神奇地回到北京,然后就被景泰帝囚禁在南宫。

陪伴他的只有哭坏眼睛和腿的钱皇后,他们缺衣少食,后来就仅仅靠着钱皇后带领宫妃们做手工品来换些吃食。

孙太后也会时不时地探视朱祁镇,但更多的却是无能为力。

然而,机会总是给有耐心的人准备的。

朱祁钰在废掉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后,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可是朱见济竟早亡了,朱祁钰在这一打击下不久后亦病去。

“石亨谋夺门,密白于太后,许之”

石亨等人密谋“夺门之变”,拥戴朱祁镇重新复位,孙太后对这一做法当然是支持的,毕竟朱祁镇才是她的亲儿子。

可是,孙太后与她的婆婆张太皇太后相比还是要差一个级别。

当明英宗杀死在北京保卫战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忠臣于谦(留有千古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时,她未进行劝阻。

尚食姚子衿玉佩被太子发现(姚子衿救郭贵妃未果)(10)

在孙太后的督促下,或许还有更多的因素,比如自小目睹为父亲殉葬宫人的惨况,这么多年生活的不易,他不愿众多陪着他度过艰苦岁月的妃嫔们殉葬。

英宗朱祁镇临终前留下遗诏,要求废除生人殉葬制度:

殉葬非古礼,仁者所不忍,众妃不要殉葬。

感言

生人殉葬,何其残忍?

孙太后敦促明英宗最终废除殉葬制度,也算实现她多年夙愿。

孙太后两次力挽狂澜,在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和后来的夺门之变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后妃和一位母亲,她都可以说是优秀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