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幸福是什么 幸福的陷阱真实面对自己的心理学

今天推荐的书籍是《幸福的陷阱》,这是一本心理学著作作者路斯·哈里斯,是享誉国际的接纳承诺疗法(ACT)培训师,撰写过多部基于ACT的自助书籍,其著作现已有超过15种语言的译本,并在20个国家出版发行《幸福的陷阱》就是介绍接纳承诺疗法(ACT)的一本书籍,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幸福是什么 幸福的陷阱真实面对自己的心理学?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幸福是什么 幸福的陷阱真实面对自己的心理学

从积极心理学角度看幸福是什么 幸福的陷阱真实面对自己的心理学

今天推荐的书籍是《幸福的陷阱》,这是一本心理学著作。作者路斯·哈里斯,是享誉国际的接纳承诺疗法(ACT)培训师,撰写过多部基于ACT的自助书籍,其著作现已有超过15种语言的译本,并在20个国家出版发行。《幸福的陷阱》就是介绍接纳承诺疗法(ACT)的一本书籍。

这本书从“幸福”的角度出发,告诉读者们“过度追求幸福反而会陷入不幸”。并且从幸福的角度抽丝剥茧得去讲解了接纳承诺疗法(ACT)。本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你如何设下“幸福的陷阱”;第二部分,改变你的内部世界;第二部分,改变你的内部世界。全方位解读了关于幸福的话题。

我也从三个角度出发去讲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幸福的陷阱?

所谓“幸福的陷阱”,就是我们在追求幸福得路上会因为追求的行为反而变得不幸的现象。

常见的“幸福的陷阱”有四种:

第一种,幸福是人之常态。我们总有一种很本能的认知就是“大家都很幸福所以我也应该很幸福”。而这个结论本质上就是很荒谬的,因为每个人似乎更愿意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更好的一面,而不会去和别人说自己不好的事情。所以每个人都会有“幸福是人之常态”的想法,而有这种想法的时候如果遭遇不幸会怎么样呢?

第二种,不幸福就是缺陷。当我们面对不幸福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无法接受。女朋友分手,孩子怎么教都学不好都会引起我们的不适。而在这种不适之后我们还会做更多的愚蠢行为,看似是在追求幸福,实际上是无法接纳自己的不幸。

第三种,必须祛除消极情绪。我们会更喜欢积极的情绪,而不喜欢消极的情绪。当我们抑制消极情绪发生,只希望每天活得有正能量,这是件很不健康的事情。情绪没有好坏,每个情绪都会有它的意义。

第四种,我们可以控制想法和情绪。想要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绪是完全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在生活中学会了控制,当不幸发生时,我们就想方设法去控制自己,否认自己的不幸。而这种否认就是伤害自己的新的原因。

二、为什么会产生幸福的陷阱?

上面这四条看着很简单,但是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还是会掉进这个“幸福的陷阱”,就像痒了要挠,越挠越痒,有时候挠的伤害大于痒本身一样。

当问题出现的时候,我们会想着去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如果我们过度控制就会把解决问题的方式变成新的问题。当问题不断累加的时候我们反而很难解决问题。我们把这称之为“执著追求幸福的恶性循环”。

情侣之间因为小事情开始争吵,然后因为对方没有迁就你就问题升级,最终一对相爱的情侣就这样黄了的戏码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

也有亲子问题中,父母因为自己的想法去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导致和孩子的关系问题升级,最后孩子叛逆到整个家都鸡犬不宁的案例。

当我们想去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时候,如果用力过猛或者用力不当,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而导致用力过猛的原因就是因为最前面的四种想法。“大家都是幸福的,所以我也应该是幸福的。”“我可以控制事情的发展,事情会按照我的想法进行”。当我们产生这种想法的时候很可能我们已经掉坑里了。

三、如何应对?

书中给出的方法就是接纳承诺疗法(ACT),书中给出了6大原则。

我讲其中的一条“我们都是杰出的故事家”。

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会思考,而人的思考是会让人产生行动的。“望梅止渴”的典故就是,我们通过想象解渴的实例。现实中我让你想象再吃一个柠檬也会有同样的效果。

这说明我们的思考对身体是有作用的,这种作用我们称之为“认知融合”。

所以当我们在思考一个实际事情的时候就会产生行为,但是如果我们的想法都是“不实的故事”呢?很抱歉,我们的身体还是会混为一谈。

所以在第一部分的四种“幸福的陷阱”认知出现的时候,我们的行为发生了改变。第二部分里面的事情就发生了。所以我们的脑子一直在胡思乱想的话,我们的行为结果就会没有什么好下场。这时候,我们怎么办呢?

这里我们要提出第一个原则“解离”。解离的意思就是把想法和行为分开来。

而解离本身就很难到的,我们可以借助两个方法。第一种就是,从第二人称转变成第三人称,我们解决自己的事情很难,但是帮别人出主意很快,你就把自己当对三视角。你可能就会想,我到底在干嘛呀,这时候你的想法和行为就分开了。

第二种,在你的想法之前加上“我有一个想法”。比如“我有一个想法”我的女朋友不爱我了,“我有一个想法”我的孩子故意不好好读书。当我们意识到这只是一个想法的时候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呢?

是不是很神奇,书中还有另外的5大原则,我就不一一展开了。喜欢接纳承诺疗法(ACT)的小伙伴可以去读这本书。

《幸福的陷阱》是关于“幸福”话题的书,而实际上这本书就那“幸福”去介绍接纳承诺疗法(ACT)的核心。前面讲了这么多一直没有讲接纳承诺疗法(ACT)。说来其实也很简单A就是接纳,接纳不是放弃,不是对抗,而是和自己平相处。人就有胡思乱想然后瞎折腾的本能,而想要“幸福”的真正起点就是接纳那个“不幸福”的自己,然后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让自己在幸福的大道上前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