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说的腊月是哪个月份(进了腊月就是年)
迎新年,挂红灯
俗话说,“进了腊月就是年”。可年是什么?
中国的年文化,是中华民族流传了几千年的镌刻到每个人的骨子里的文化基因,世代相传,永不磨灭。它不仅有数千年的纵向历史积淀,而且就横向来说,也在世界上影响越来越广泛。因而,就中国的年文化问题,我和民俗学家古今明先生展开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年,究竟是什么?是时间单位吗?
我认为,要理解“进了腊月就是年”的俗语,首先要弄明白“年”究竟是什么?
对于年是什么,相信中国人会有众多的答案。记得少年时我曾请教过老师。老师给出的答案是:年是计时单位,若日,若月。可我质疑道:日出日落为一日,月亏月盈为一月,可年是日月一样的天体吗,而且有过程吗?当时,老师无解。
古今明先生认为:年,是古代的祭祀日,是古人在一年之中举行的最大的祭祀活动的日子。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年”有不同的叫法。他引据《尔雅·释天》说,夏朝把这个最大的祭祀日叫“岁”,商朝就叫“祀”,可是到了周代就开始叫“年”,而尧舜时期则称之为“载”。
我看过有关古籍对年的解释:夏朝人认为,木星十二年绕天一周,一年见木星一次,因而称木星为岁星,一年终了,就是“岁”。商朝取春夏秋冬四季的终了时隆重祭祀一次,所以称四时终了为“祀”。到了周朝时,农业文明极大发展了,就把禾谷一年熟一次的终了时,称之为“年”。所以甲骨文中的“年”字,是上边“禾”,下边“人”,即会意字——人背着成熟的庄稼的意思。
乾隆皇帝祭祀图
古今明先生提笔在宣纸上先写了一个甲骨文“年”,又写了个篆字“年”,说道:汉字发展到小篆时期,“禾”下面的“人”演化成“千”,“年”字就成了“上形下声”的形声字了。因而,《说文解字》把年字解释为“年成”或者“收成”,表示谷物成熟。而唐尧和虞舜时代,则取万物终结而又重新开始时的一个循环为“载”。
我看着古今明先生所写的两个年“字”说:你看,古人还是把“年”看做一个时间的物候过程,尽管岁、祀、年、载叫法不同,但意义相差不多。除了“祀”之外,至今人们还是把“年”与“岁”“载”做同义词用。
古今明先生撂下笔,斟上两杯铁观音茶,把一杯茶推给我,说道:你不要忘记,无论是岁也罢、年也罢、载也罢,古籍所记的时间点都在冬季,都在农闲期间,所以,古人在这一时期最大的社会活动,就是祭祀。过年,就是最大的年祭!
我同意古今明先生的观点,说道:我们对“年”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它既是标志一种物候的时间过程,也含有年终大祭祀的内容。
年是一年一次的大祭祀
古今明先生又提笔在宣纸上画了一个○,然后在圆上顿出一个明显的黑点说:我们可以把“年”理解为一个物候过程,一个时间单位。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一年拥有四个季节、十二个月、三百六十五天。但是,年也好,岁也罢,都处于一个年头岁尾的交合点。这个点,就是年,就是古人世世代代的约定俗成的最大的祭祀日!
我理解古今明先生关于“年”就是古人确定的一年中最大的祭祀日的说法。因而说道:古人生存艰难,因而具有极其浓厚的感恩思想。他们不仅感恩天降风霜雨雪、阳光普照,感恩地有山川河流、生育万物,甚至感恩四季变换、夜凉日暖、万物生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而且还感恩祖先生育了他们,教会了他们趋利避害,发展生产,安居乐业等等。而感恩的最好方式,就是祭祀。
福字,是过年时家家要张贴的
古今明先生继续用毛笔指着那个圆上的黑点,说:所以,到了年终岁尾时,古人就要确定一个日子,把它作为一个部落或者更多的部落的一个固定的节日来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来感恩自然,感恩祖先。
我看着那个圆上的黑点,赞同地说道:这大概就是古人把农历十二月称之为“猎月”的原因。虽然“腊”和“猎”是通假字,但是农历十二月黄河中下游所有的庄稼都进入冬藏阶段了,所有的农事活动都停止了,人们闲下来了,就开始策划举行畋猎活动——到野外去打猎。一方面趁机猎取更多的冬季食物,另方面是为最大的祭祀活动筹备“牺牲”——以最大的诚心,献给各种神祗和祖先最好吃的禽兽。狩猎,就是为了过年,为了祭祀,所以说“进了腊月就是年”。
年,是一年一次侵害人类的古兽吗?
古今明先生忽然挥笔快速勾勒出一个独角环眼、锯齿獠牙的怪兽,说:但是,民间有个普遍的传说,说“年”是一种对人类危害极大的古兽。这种古兽的名字叫“夕”,每到过年时都要来一次,以吃人为主。因而有人说,“年”字的原先写法是左边加一“犭”旁,表示“年”是豺狼一样的猛兽。古人所以要在过年时要求阖家团圆,就是害怕家人有谁会被“夕兽”捋走吃掉了,所以才在除夕的傍晚吃“团年饭”。当然了如果能把“夕兽”打跑,这是最大的胜利,因而过年前的大年三十叫“除夕”,就是驱除“夕兽”意思。
我看着纸上那尊凶恶的古兽图说:按照这种民俗传说的逻辑推演,就有了过年时为何要挂红灯、放爆竹的习俗了。因为凡是野兽都怕火,而火光是红色的,所以才高高地挂起点燃蜡烛的红灯笼;另外野兽都害怕响声,所以古人最早就用燃烧竹竿来驱逐野兽。因为竹竿一旦燃烧,就会噼噼啪啪地爆裂,这声音让“夕兽”害怕,所以就有了以后的火药做的爆竹。
年兽就是夕兽,民俗故事说,赶走夕兽,就是除夕 此图选自网络,若侵权通知即撤
古今明先生补充说:古人为何会通过燃烧大火来驱逐野兽呢?一是古人有“向火”的习俗,每当重大的祭祀活动时,都要点燃篝火,以示庆贺。二是因为古代有些部落采取对“夕兽”献祭的方式——即以轮流的方式,每年轮到一家要为“夕兽”献出自家的大人或者孩子,以换取整个部落祭祀活动时的平安。这样,被轮到的人家就会在“夕兽”来到之前,先把被献祭的人平时使用的衣和物都焚烧掉。但谁也没料到“夕兽”居然怕火,怕响声,于是就从点燃篝火发展到了挂红灯、放爆竹等庆祝方式。当然,点燃竹子,这是南方的事儿了。
我玩笑地说,这“夕兽”真是好记性呀,居然知道每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到屯落来吃人!
古今明先生道:其实这不难理解。凡是动物都有习惯性的记忆,知道趋利避害。既然人们都是在年终岁尾这天进行大祭祀,那么就肯定就有许多好吃的食物供它们抢夺,所以年终岁尾时众多猛兽必然聚集到屯落周围虎视眈眈地窥视着屯落中的动静。一旦祭祀开始,就是猛兽抢夺的食物的开始。你人类不让抢夺,我就吃人。这就叫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所以,每年除夕防年兽,也成为必然。
我抢过古今明先生的笔,在他画的古兽图上打了×,说:传说就是传说,并无历史根据,因为所有的历史典籍中都没有关于“夕兽”或者“年兽”的记载。按照汉字字义理解,除就是去除,夕就是夜晚,除夕,就是送走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迎来第二天的新的一年。所以,新年第一天叫元旦。
但古今明先生却说:其实,年故事是“中国年”的年文化内容之一。一种文化的厚度,决定于这种文化是否有流传性。要想流传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以故事为载体,这样才能喜闻乐见,口耳相传。年文化所以源远流长,就是得益于这许许多多的民间传说呢!
腊月与过年的许多禁忌,都来自对自然和祖先的敬畏
年货大集 程英铁摄影
我忽然记起小时候的许多过年的事儿,说:一进腊月,大人就不断地告诫孩子们不要乱说话,要少说话,说好话,否则会得罪神灵的。因为古人缺乏对自然界的科学认知,认为“万物有灵”,灵就是神祗,各种神祗就是各种自然物的代表,譬如上天有天老爷,地下有阎王爷,山有山神爷,水有河神、湖神、江神、海神龙王爷,树有树神,草有草神,土地有土地神,村镇有城隍神。回到家中,则有宅神、灶王爷、门神、窗神、井神、路神……用某些老人的话讲,“路边折根树棍都有神灵”!
古今明先生品一口铁观音,说:对!古人认为,一年的丰收,一年的平安,全靠各路神祗的护佑,所以就必须在年终岁尾的腊月里,尤其是“过年”时,对各路神祗以最大的虔诚、最大的敬意进行祭祀。
我回忆着儿时的往事说:记得小时候在腊月里打破个碗碟,都不能说“完了”“坏了”,而要说“好”,说“岁岁平安”。摔了跟头不能说孬,而要说“磕头捡宝”“抬头见喜”。
古今明先生笑着说:太对了。我老家是大西北,那地方大年三十死头驴,都要说“好”,“死的好”!其实这是违心的。一头驴,对于旧社会的农家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财产,也是农民很大的生产力。但是死了,就必须说好。就因为腊月里是“过年”,古人认为神灵和祖宗无处不在,所以必须谨言慎行。如果谁家的孩子说话不注意,不好听,大家都要笑话这孩子“没家教”,反之,说话好听,就会受人夸奖,被誉为有家教的好孩子。
过年祭祀,是对神灵和祖先的最大感恩和尊重
买年货 程英铁摄影
我说:家家户户过年祭祀的对象,除了各路神祗之外,最重要的是祭祀祖先。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去自家的墓地上坟填土,表示不忘先人。这是一种流传至今的传统。
古今明先生说:许多地方的人上坟时要“邀请”祖先回家过年。这听起来有些瘆人,但这种习俗至今许多地方依然保留。许多上完坟的人回家时还边走边呼唤着逝去的祖宗、爷爷、奶奶、爹、妈跟着回家过年。所以,大年三十晚上,任何人家都是不关门的。目的就是方便各路神祗和各位祖宗先人的灵魂回家过年。
我指着古今明先生收藏的一幅挂在墙上的家谱说:过年的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男人挂家谱。女人准备供品。家谱是一幅写着历代祖先名字的巨画,当然正中必然画着端坐太师椅上的冠冕堂皇的一位男尊和一位女尊,这代表祖宗,前边左右两厢则画着两群衣冠楚楚的男男女女,表示这家人家子孙满堂,都来给祖宗拜年。有的人家还在家谱下边摆上早就洗刷一心的父母先人的灵牌。家谱前就是鸡鸭鱼肉和各种面食组成的供品,这主要由家中的女人完成。
古今明指着收藏在古董架上的一尊香炉和两个古朴的烛台说:过年祭祀的重要道具是香炉和烛台。香炉放在供桌的正中,里面盛满小米或者细沙,用来插香的。烛台则要放在供桌前面的两侧。大年夜,全家都要按辈份顺序给祖宗恭恭敬敬地磕头。这是祭祀的主要内容。举行完祭祀活动后,才能吃团年饭。这时,黄香和红蜡烛一旦点燃,就不能在大年夜熄灭,否则神灵和祖先的灵魂好像就无法看得清供桌上的供品而尽情享受。
我回忆着说:年除夕的供堂燃烧的黄香香味缭绕,经久不散,而燃烧的红蜡烛的火苗不断跳动,光线明明暗暗,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
古今明先生深有感触地说:这就是过年祭祀的仪式感。只有营造出这种庄严肃穆的仪式感,才能让人们对神灵和祖宗念念不忘。所以,人是需要仪式感的。想想,即使现在人类举行的各种仪式,不都是有众多的道具吗?
我认为,过年祭祖的仪式感不应该缺失。即使现在家居都市楼房,也应该在过年时临时辟出一块地方,将先人的遗像挂上,摆上几盘过年的佳肴作为祭品,然后带领家人给逝去的老人磕三个头,以寄托哀思,表示敬畏,并教育孩子把这种传统接续下去。
年是团圆节
古今明先生说:古人认为,“年”是一年一次最大的祭祀活动,所以一个家庭的任何成员都是不能缺席的。即使客居外乡的游子,无论千里万里,山高水长,也都要想方设法回家过年。长此以往,过年,就成了阖家团圆的日子,因此年也叫团圆年。其实,这种传统一直流传到现在。看看春节前后全国各地机场、码头、车站的“春运潮”,就知道国人是如何重视回家团圆,回家过年的心理执念了。
腊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年服务的
问题又回到“进了腊月就是年”这句俗语上来。
我说,在中国流传甚广的童谣就是“小孩小孩你别馋,进了腊月就是年”。这说明进了腊月,就有好吃的食物,好穿的衣服了。因为小孩盼年的目的,就是想吃好东西,想穿好衣服。
吉林北山公园春节庙会
古今明先生在宣纸上写上一个馋字,又在馋字两边分别写上一个“吃”,一个“看”。他说“馋”字虽是食字旁,但却包括嘴馋和眼馋。嘴馋,自然是想吃好东西。眼馋,就是想穿好衣服,想看好看的东西。先说好吃解馋的东西。第一,进了腊月,人们都要到田野打猎。古代地广人稀,野兽繁多,那是“棒打獐子瓢舀鱼”的时代,只要打猎,就会有收获。人们把猎获的野兽留下最好的最大的作为过年时供奉的牺牲品外——牺牲,就是用以祭祀的动物性供品。余下的禽兽当然要随时吃掉了。肉食,是人类最喜欢的美味。所以,在腊月就能经常吃到飞禽走兽的肉。另外,家庭房准备的过年祭祀品肯定有剩余的能给孩子吃,撤供时的祭品自然也是有家庭享用,所以,这些都应该是“小孩小孩你别馋,进了腊月就是年”的最好注解之一。
我指着那个馋字旁边的“看”字说:古人除了在腊月能吃到更多的打猎获取的禽兽肉外,还可以换上新的兽皮做的衣服穿。这种新兽皮衣服不仅美观,而且保暖,还可以显示家人打猎的勇敢和能耐。当然,随着物质文明的发展,后来人们的衣着都是用丝织品、棉织品来缝制了。但是,中华民族的过年传统,还是要穿新衣服的,尤其是孩子。所以还有孩子们的童谣是“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孩子们,哈哈笑。”
古今明先生补充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年的祭祀活动十分庄严肃穆,具有可观赏性,这也是好看的内容。但更好看的是举行过年祭祀活动的各种仪式。人类都是崇尚仪式感的高级动物,所以,从大人到孩子,肯定对自己见识过的祭祀仪式念念不忘,所以才能够薪火相传。
我也品一口铁观音茶说:“进了腊月就是年”的含义,还包括着进入腊月后人们所进行的一切为过年做铺垫的活动。譬如,熬腊八粥、包豆包、做年糕、打猎、杀年猪、做豆腐、赶大集、杀鸡宰鹅、蒸馒头、做祭品等,你说哪一项不是为了过年做准备,哪一项不是与吃有关?
木刻画 灶神,即灶王爷
古今明先生也饮一口香茶,补充说:还有辞灶、除尘扫房子、赶大集办年货、做新衣、上坟、准备供品、挂家谱、贴对联、挂红灯、摆供、请祖宗、迎财神等等事情,也都是为过年做铺垫的。综上所述,这么多活动,哪是一天可以完成的?所以,按照传统,一进腊月门,人们就开始“忙年”,这就是“进了腊月就是年”的最全面的解释。
我感慨地说:人若不盼年,就说明头脑中“年文化”淡薄。人若不忙年,就感受不到过年的热闹。如果不把过年办出仪式感来,就无法体会中华民族过年的传统意义。所以,一进腊月,无论城市乡村,人们都在为过年做准备,这就营造出一种普遍的年的气氛。
于是,古今明先生又挥笔在宣纸上写下了一段流传全国的《过年谣》。这《过年谣》的内容,自然是“过了腊月就是年”所遵循的程序:
腊月初八:家家都把腊八粥喝(方言:哈)
腊月二十三:辞灶过小年
腊月二十四:除尘扫房子
腊月二十五:磨面做豆腐
腊月二十六:杀年猪、买年肉
腊月二十七:杀鸡宰鹅赶大集
腊月二十八:家家把面发
腊月二十九:煮肉、炖鸡、蒸馒头,上坟、请祖、挂家谱
腊月三十是除夕:家家贴对联、挂红灯、挂年画、贴窗花、摆大供、开门迎祖团年饭
除夕夜晚:看春晚、包饺子,半夜迎财神、吃饺子,吃完饺子要守岁
(此文原创首发)
(作家王天祥、高级记者,已完成50多部著作,现有40多部著作出版,但尚是今日头条新兵。敬请各位抬爱,点击“关注”作家王天祥。谢谢!)
过年扭秧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