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最精华的篇目及原文(古文观止第2讲周郑交质)

周郑交质的历史背景

西周灭亡后,诸侯迎立太子宜臼为王,东迁洛邑,史称周平王。

郑国在周平王东迁以后,积极服侍周王室,东周初期和周天子建立了良好的君臣关系。后来,周平王宠信虢公忌父,有意擢升虢公、分享郑庄公的权力。郑庄公派遣祭(zhài)足率领郑军在四月收割了东周王畿[jī]内温地的麦,又于当年秋天再率领郑军收割了东周王畿内成周的禾,周郑关系因此进一步恶化。

日渐衰微的周王室为了防止郑庄公独揽朝政,就想分政给虢公,以保持政权的平衡。然而,郑庄公不买周平王的账,对周平王准备采取的这一举措怨恨不已,以致后来发生了郑庄公与周平王交换太子作为人质的事情。

自幽王烽火戏诸侯及周平王东迁以来,周王权威实际已崩溃。但周王及诸侯都没有将此事捅破。周郑交质作为一个可供观测或方便标记的事件点而成为周王权威崩溃的标志,是表明东周“礼崩乐坏”的第一个标志性事件。

古文观止最精华的篇目及原文(古文观止第2讲周郑交质)(1)

内容讲解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卿士:周王朝的执政者。总管王朝的政事。

二人为何成为卿士?

当初,周幽王昏庸,宠爱美女褒姒,想废长立幼,这个要废的“长”就是周平王,名叫姬宜臼。作为堂堂的嫡长子,姬宜臼怎么可能坐以待毙呢?于是,他伙同外戚申侯,勾结犬戎发动反叛战争,弑父幽王,杀弟伯服,靠着申国、缯(zēng)国、许国的支持,自立为王。

众多实力强劲的诸侯都不买周平王的账。其中一个姬姓公爵大国虢国就另立了一个王,他就是周幽王的弟弟余臣,为周携王。

所谓“天无二日,人无二主”。这种二王并立的局面,让各方诸侯都开始站队,打着保护主子的名号开始争抢地盘,顿时间就天下大乱了。

这时,姬姓侯爵大国晋国国君晋文侯。他选择站队周平王,带领军队攻打虢国,杀了周携王。

之后,他又联合了郑武公出兵去申国接周平万去洛邑,负责为周朝养马的西垂大夫秦襄公也派兵护送。

这就是历史事件“平王东迁”的大概经过,晋国、郑国、秦国立有大功。周平王论功行赏,秦国开始准备建国,郑国和晋国受封了大片土地,并且晋文侯和郑武公都被授予卿士,类似于宰相,共同管理周朝政务。

随后,晋国开始陷入长时间的内乱之中,而郑国则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经常发动战争,实力也就逐渐增大,连周天子都不放在眼里了。

古文观止最精华的篇目及原文(古文观止第2讲周郑交质)(2)

王贰于虢,郑伯怨王。

贰于虢:两属,意思是周平王既想依赖郑国又想依赖西虢国。

由于郑国越来越强大,威胁到了周平王的统治,于是周平王就想趁着郑庄公收拾弟弟共叔段的时候向西虢公忌父寻求帮助,并许诺分给他一定的土地和权利。

因此,郑庄公怨恨周平王。

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

译文:周平王说:“没有的事(偏心于虢公)。”于是周王、郑国交换人质(证明互信)。

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于郑:状语后置,在郑国。

译文:(周平王)的儿子狐在郑国做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忽在周王室做人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崩:帝王去世。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畀:[bì],给予。字从田从丌(读作bì,义为“基”),丌亦声。“田”本义指农田。“丌”意为“基础”、“支架”。“田”与“丌”联合起来表示“把田地支起来”。我们知道田地是支不起来的,因此这只是形容准备把这块田地分给人们,本义:准备把田地分给人们。

译文:周平王死(后),周王室准备让虢公掌政。

周平王驾崩了,在郑国做质子的周平王的儿子公子狐准备回洛邑继位,但是一路上哀伤过度,死在路上了。

于是,周平王的孙子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这个年轻人血气方刚,想做个中兴之主,一心想要改变此时被动的局面。

周桓王决定将朝政全权交给西虢公忌父掌管。这个行为让郑庄公非常的恼火,但此时的郑庄公还是克制的,他选择了一步一步试探。

古文观止最精华的篇目及原文(古文观止第2讲周郑交质)(3)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祭(zhài)足:即祭仲,郑大(dà)夫。温,周朝小国,在今河南温县南。

成周:周地,今在河南洛阳市东。

译文:四月,郑国的祭足帅军队收割了温邑的麦子。秋季,又收割了成周的稻谷。周和郑互相仇恨。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

中:同“衷”,内心。

明恕:开诚布公,互相谅解。

要(yāo):约束。

间:离间。

译文:君子说:“信用不发自心中,交换人质也没有益处。开诚布公互相谅解地行事,用礼教约束,即使没有抵押,谁能离间他们呢?

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

沼沚:沼,池塘。沚zhǐ ,水中小洲。

蘋(píng):浮萍。蘩(fán),白蒿。蕰藻,一种聚生的藻类。菜,野菜。

筐筥(jǔ):竹制容器,方形为筐,圆形为筥。锜(qí)釜,均为烹饪器,有足为錡,无足为釜。

潢(huáng)汙:停积不流的水,引申为脏,不洁净。行(xíng)潦(lǎo), 路上的积水。

荐:享祭,祭祀。羞:同“馐”,进奉。信:盟约。

译文:假如有真诚的信用,山涧溪流中的浮萍,蕨类水藻这样的菜,装在竹筐铁锅一类的器物里,用低洼处沟渠中的水,都可以供奉鬼神,献给王公为食,何况君子缔结两国的盟约,按礼去做,又哪里用得着人质啊?

《风》有《采蘩》、《采苹》,《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采蘩》、《采苹》:均为《诗·召南》篇名,写妇女采集野菜以供祭祀。

《行苇》、《泂(jiǒng)酌》:均为《诗·大雅》篇名,前者写周祖先晏享先人仁德,歌颂忠厚。后者写汲取行潦之水供宴享。

昭:表明。

译文:《国风》中有《采蘩》、《采苹》,《大雅》中有《行苇》、《泂酌》诗,都是昭示忠信的。”

君子通过对此事的评论,指出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要建立在彼此体谅、坦诚相待的基础之上,强调了恪守礼仪、忠于信义的重要性。

  文章虽然不长,但叙事朴实,议论周严,有事实,有根据,有结论,语言中肯,说服力很强。文末“君子曰”一段评论,以信和礼为标准。一针见血地指出周郑交质之非。数层转折与整齐的排比,使作者的论断显示出不可逆转的气势,空灵排宕、辞采纵横而又风韵悠然。

古文观止最精华的篇目及原文(古文观止第2讲周郑交质)(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