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谦为什么失败(老实人陶谦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提到陶谦,他就是一个只会求救的老好人,被人家欺负的一点脾气都没有,不仅要赔礼道歉还要向当时实力还不如他的刘备求救,不仅如此还把自己辛苦奋斗一辈子的家业要拱手让人送给刘备,可以说是窝囊无能到了极点。相信这是所有《三国演义》读者对陶谦这个人的观感,那么,历史上的陶谦是个“老实人”吗?陶谦就真的是一个只会任人宰割的肥羊吗?

陶谦为什么失败(老实人陶谦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1)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陶谦也曾有年少轻狂,不羁放纵爱自由的时候。陶谦父亲是个小官,但很早就死了,陶谦没有父亲的教导,年少“以不羁闻于县中”,这里的“不羁”可不是什么好词,意思是指陶谦这人不懂礼貌,没有素质,不把别人的话和眼神放在心上,所以“不羁”。陶谦都已经十四岁了,按理说应该懂得一些事理了,还在县城里和小孩儿们玩在一起,天天拿着个竹马玩,县城里的小孩还都爱跟着这个年纪不大的小哥哥玩,于是陶谦就成了余姚县城有名的“孩子王”,走在外面都是人尽皆知的那种。

没想到啊,大家都把这不爱学习天天混社会的陶谦当个粪土,偏偏他们余姚县城出了个苍梧太守甘公,一眼就相中了陶谦,觉得陶谦这人形貌不凡,就拉着他交谈了一番,两人不知怎么就相谈甚欢了,甘公一下子就认定这个陶谦将来必定成就一番事业,于是就决定把女儿嫁给他。回去跟老婆一说,老婆瞬间不乐意了,当场翻脸说:“老爷你是不是老糊涂了?我每天在家里都听到别人说陶家的儿子是个调皮捣蛋的惹祸精,你怎么就决定把女儿嫁给他了?”甘公说:“人家陶谦的身形容貌看起来就不一般,长大了必定就能成就事业。”于是就不顾老婆反对把女儿嫁给了陶谦。

大家觉不觉得这个桥段有点儿眼熟?这剧本我仿佛在哪儿看过?没错,眼熟就对了!大家请翻开《史记》看到“高祖本纪”,再看到吕公嫁女那一段,你就知道为什么这么眼熟了。我只能说,这陶谦是不是给老天爷塞钱了?你怎么了拿了个刘邦的主角剧本?又是相面又是送女儿了,连岳父老婆反对的情节都一样,这不科学啊,东汉末年你就一个打酱油的有你什么事啊?还拿着个主角剧本秀存在感?我也不知道这些古代的岳父大人怎么个个都自带特殊技能的,都会看面相嫁女儿,然后赌一手就一飞冲天,有这一手你放今天来赌博我估摸着也没“发哥”,“星爷”什么事了。

陶谦为什么失败(老实人陶谦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2)

说来也神奇,这陶谦再稍微长大一点就开始知道好好学习了,然后就成为诸生,举孝廉,出仕州郡,又被举荐为茂才(秀才),任命为舒城一把手。突然就从一个路边野小孩发迹了,这说出去谁敢信啊,我都怀疑陶谦你是不是真拿的主角剧本。然后陶谦还挺有脾气,当时他的顶头上司郡守张磐是他爹的好朋友,觉得这是朋友的儿子应该多多亲近,照顾一下朋友的儿子嘛。陶谦就看这张磐不顺眼,觉得在他手底下当官真是倒了八辈子大霉了,简直是奇耻大辱,所以都不肯和张磐多来往,这也就罢了,人家张磐谈完公事经常让陶谦留下参加私人宴会,这是领导给你面子啊,陶谦是真的给脸不要脸,就是不留下来,拒绝参加私人宴会。搁今天领导让你参加公事以外的私人宴会你还敢拒绝不来?你是真不想混了吧?

陶谦为什么失败(老实人陶谦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3)

然后陶谦即便是留下来,他也不会上去跳舞,那时候跳舞就相当于是我们现在在宴会上表演个节目助兴,唱歌之类的,都差不多,也没有侮辱你的意思,陶谦不乐意啊,凭啥我要给你助兴?就算陶谦被逼的没办法起来跳舞也是走两步就完了,连转个圈都不肯。终于把张磐惹火了,你这人真的是不识好歹啊,看在你爹和我是朋友的面子上关照你,你这么不给我面子,行吧,今后你也别想好过了。

从此以后,张磐天天盯着陶谦犯错误,要知道领导找机会抓一个下属的错误可太简单了,奈何陶谦为人正直清白,想给他上眼药都没机会,可把张磐气惨了。不过就在张磐无可奈何的时候突然事情出现转机了, 当时陶谦负责祭祀灵星,祭祀典礼办完了之后居然剩了500钱,张磐心想:小样儿,总算被我逮到机会了吧。于是张磐准备以这结余下来的500钱控告陶谦贪污,陶谦表示:你告吧,反正我早就不想干了。都不等张磐找纪检委呢,陶谦就官印一挂自己两袖清风的走了。

虽然陶谦走了,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这么一个素有声名的人才,朝廷怎么会放他走呢?把陶谦调任为幽州刺史,拜议郎,一下这官职就坐火箭似得往上窜啊。也不知道这陶谦的名声怎么就传到皇甫嵩耳朵里去了,皇甫嵩当时正好被派去负责讨伐叛乱的羌人,觉得陶谦是个人才,于是上表他为扬武都尉,跟着皇甫嵩大破羌人。后来边章,韩遂又造反,他又跟着张温去讨伐叛军,这陶谦也不知道怎么就这么狂,之前看不起张磐就算了,现在又看不起名列三公的司空张温,也不知道是不是和姓张的上辈子有仇。看不起就看不起吧,别捣乱大家也不会说什么,结果打完仗回军的酒宴上,当众侮辱张温,张温哪是小小张磐可比的,手握大权你一个都尉还能翻天了?直接把陶谦流放到边疆去当光荣的开荒大师。

我以为陶谦这辈子到这儿可能就玩完了,我是万万没想到啊,这人有名气就是不一样,愣是有人给他求情,让张温派人把这走到半路的陶谦追回来了。然后人家劝张温的人又在中间做和事佬,好说歹说算是把陶谦保下来了。陶谦估计也怕了,没想到张温真敢下死手搞他,所以也就没有出言不逊。人作死有些时候是不分场合的,后来在皇宫大门又遇到张温,陶谦又开始大放厥词,说什么“我道歉那是为了朝廷大事,怎么可能向你张温低头啊!”还好人家张温度量大,没把这话放心上,不然就陶谦这话,再去享受一次边疆之旅吧。

陶谦为什么失败(老实人陶谦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4)

要说陶谦估计这辈子到这里也就到头了,诸如曹操,刘备,孙坚,袁绍,公孙瓒等人,可能一辈子都站不到逐鹿天下的战场上来,奈何中平元年的一件大事,改变了他们所有人的人生轨迹,也成为了他们所有人发迹的起点,那就是——黄巾之乱。在这场导致天下纷乱的农民起义中,他们纷纷招兵买马,打出朝廷的旗号扩充实力,讨伐黄巾,最终成为了雄踞一方的诸侯。而陶谦也就在这个时候,被任命为徐州刺史,讨伐徐州黄巾,不得不说,陶谦这个人虽然狂,但确实有两把刷子,不仅大破徐州黄巾,还使得徐州转危为安,并且不久就达到了“百姓殷盛,谷米封赡,流民多归之”的地步,成为了乱世中的一方乐土。

但是不久陶谦就逐渐昏庸了,下邳阙宣造反,自称天子,他不仅不讨伐,还跟他一起抄掠州郡,当然了,估计只是相互利用,利用完了陶谦也就下狠手宰了阙宣合并了他的部队,壮大自己的实力。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陶谦杀了曹操的爹,曹操欲为父报仇,两人互相攻打,奈何曹老板技高一筹,虽然陶谦人多粮足,外加青州刺史田楷和刘备援手,还是被曹老板吊起来打。最终陶谦日益衰弱,身体也越来越差,不久就病死了,临死前对糜竺说的一句:“非刘备不能安徐州。”成为了日后《三国演义》“三让徐州”的蓝本。

陶谦为什么失败(老实人陶谦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5)

总得来说,陶谦这个人骄狂勇猛有余,治理民政也是一把好手,奈何谋略不及曹操远甚,最终失败病死,当然了,输给曹老板不丢人,天下群雄,哪个没被曹老板吊打过,也就刘备能抗揍,还比陶谦能活,活到了自己找回场子的那一天。陶谦还联合反贼劫掠州郡,可见此人本身也不是什么所谓的“老好人”,骨子里还是枭雄本色,只可惜是又不能抗打,又天不假年,所以留了一个好名声,不然他未必不如刘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