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会纳入严重失信黑名单(网上这事做不得)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网络造谣也有可能成为“老赖”,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什么情况下会纳入严重失信黑名单?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什么情况下会纳入严重失信黑名单(网上这事做不得)

什么情况下会纳入严重失信黑名单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

网络造谣也有可能成为“老赖”!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互联网信息服务严重失信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据了解,网信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在我国境内提供、使用互联网信息服务中存在严重失信行为的相关主体实施信用黑名单管理和失信联合惩戒。

我们的生活时刻离不开互联网,在网上说话办事都要注意,否则将带来严重后果。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唠一唠,网络造谣有哪些可怕后果?哪些行为会成为失信执行人?

网络造谣:轻者罚500,重者判7年

01

网络时代,谣言从未远去。在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平台上, 恶意发布虚假信息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些行为后果有多严重?有可能面临哪些惩罚?往小了说可能会被拘留罚款,严重的将会被判刑,甚至面临3至7年牢狱之灾。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

1、拘留罚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2、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键盘侠可要听好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不信谣不传谣是网民的基本素养!

干了这些事 就是失信人

02

网络造谣还只是被列入“信用黑名单”的一种行为,事实上,信用黑名单包括了重点领域失信黑名单、受托公示黑名单等,这些名单包含了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任何失信行为都会被记录在案!

而一旦被列入信用黑名单,就会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作为失信被执行人坐火车、乘飞机、高消费旅游、出境等行为都会受到限制。

一处失信,终身受限。如何才能避免让自己落入成为失信人的尴尬局面?下面这些行为千万不要做!

行为一 借了很多钱,有钱也不还

——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举个栗子:个人从金融机构借了一笔钱未还,逾期时间过久,被起诉至法院,败诉以后,有能力偿还却依然不执行法律判决,将被列入失信名单。

行为二公共场所内,撒泼打滚的

——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举个栗子:在乘飞机时,强占座位、行李架,打架斗殴、寻衅滋事,故意损坏、盗窃、擅自开启航空器或航空设施设备等扰乱客舱秩序等,将被列入失信名单。

行为三账上本有钱,却被转走了

——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举个栗子:某公司拖欠职工工资,却在立案执行后,未发现财产线索。后经调查,该公司负责人领取一笔拆迁款支票后将支票背书给其关联企业,关联企业又以企业转账的形式将该笔款项转至该常务副总的名下,以此规避法院的执行,从而被列入失信名单。

行为四不履行文书,拒执行判决

——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举个栗子:张某与祁某发生借款合同纠纷,法院依法调解处理后,祁某未按生效法律文书履行。此后,申请执行人张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法院向被执行人送达了执行通知书、传票、报告财产令,由于被执行人规避执行,执行法院将被执行人祁某纳入失信名单。

行为五已被设了限,冒名高消费

——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举个栗子:某公司未如期向债主支付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借款本金及利息,且该公司已被列入信用黑名单。而公司负责人还冒用他人身份证购买车票,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高额消费,从而被列入失信名单。

行为六罚款逾了期,不履行承诺

——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举个栗子:逾期不履行证券期货行政罚没款缴纳义务、上市公司相关责任主体逾期不履行公开承诺。

然而无论哪一种,都有一个共通的特性,那就是已经上升到法律层面,后果非常严重。

除了以上行为会触犯法律,被列为“老赖”,生活中还有一些小事也会影响个人征信,比如地铁逃票、不文明旅游、电话卡欠费、不缴水电费等,这些“坑”也千万不要踩啊!

千万别失信,否则必受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