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

“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扬州景色好,妙在水上游。不作水上游,不算到扬州”。

我们驱车赶到位于冶春茶社边的御码头。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1)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2)

御码头是清帝南巡上下龙舟之处,青石所砌,历经二百多年风雨,完好无损,坚固如初,现为著名的“乾隆水上游览线”的起点。

至于码头的码为何落下石旁,世人传说因为清帝马上得天下,要搬去绊脚石,呵!

游船途经古时“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的绿杨春和扑朔迷离、雄秀兼具的盆景园,经过西园曲水的逶迤长廊,一路夹岸绿树成荫,风景如画,到达始建明代的三孔拱桥大虹桥。

“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舫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大虹桥因此诗闻名于世,也是景区第一景。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3)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4)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5)

船行过桥,过南大门,远处是湖山如带,汀屿巧布,游船左侧是杨柳依依600米的长堤春柳。

“长堤垂柳最依依,才过虹桥便入迷”。“多情最是扬州柳”,除了“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意,大概也缘于柳与留谐音的情意吧。

湖心岛上茂林修竹,葱茏叠翠。春天,生态小岛停满了野生候鸟白鹭。

春天来瘦西湖,长堤春柳是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的桃红柳绿,如今浓荫蔽地莲花初绽。

“柳占三春色,荷香四座风”。

湖心的“荷浦熏风”,可谓湖中有岛,岛中有池,池中有花。只见荷叶层叠,绿波红荷,芙蓉静立。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6)

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

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我们从徐园门前第一站下船准备步行,两只天鹅朝我们游戈而来,我们边迎接边内疚,因为没有可吃的喂给它。

它们的样子不是因此失望了吧?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7)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8)

长堤春柳北端的圆门就是瘦西湖的园中园,为军阀徐宝山的私家园林,名徐园。门额上“徐园”二字为清末民初的扬州书法名家吉亮工题写,前者是苍劲的行楷后者是率意的行草,两种字体和谐成趣。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9)

园内一池清水,红莲数朵,娇媚可人。

池周花木竹石的陪衬,尽显江南园林清秀雅致的特点。是画家写生佳处。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10)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11)

荷池北面就是主厅听郦馆,取自杜甫“两个黄郦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之诗意,馆前左右各有一只大铁镬即铁锅,是镇水之物。每只约重3吨,可见千年前扬州冶铁工业之发达。

馆内有楠木雕刻松竹梅岁寒三友的罩隔。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12)

中国古人讲究隐秀含蓄,欲扬先抑。

徐园作为瘦西湖的屏风,景区序幕由此展开。

绕过徐园,眼前一亮,“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小虹桥格外醒目。湖面由南北向转为东西向。站在桥上向东看,是“四桥烟雨楼”,乾隆帝将之赐名“趣园”。向西远眺扬州名片标志性的建筑五亭桥映入眼帘,使人顿生柳暗花明豁然开阔之感。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13)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14)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15)

人道“无水不活,无山不奇”。

瘦西湖的小金山是湖中最大的岛屿,建于清代中叶,当时扬州的盐商为使乾隆帝能坐船直扺平山堂,便在瘦西湖西北开挖新河,挖出的泥土通过在湖中打上梅花木桩堆积成一座小山。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16)

扬州书法家李亚如曾撰写过一副对联“借取西湖一角堪夸其瘦,移来金山半点何惜乎小”。

湖瘦苗条,山小精巧,扬州山水善于借鉴而不落俗套。

小金山门前有一对诙谐可爱憨态可掬的石狮。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17)

进门后两棵300年古银杏间有一宋代钟乳石天然大盆景。

小金山四周环水,水随山而转,山因水而活。山顶有风亭一座,是瘦西湖景区制高点,是朱自清先生所说“瘦西湖看水最好,看月也颇得宜”的地方。游人至此可观赏景区全貌,设有琴室棋室书屋月观,也是景区文化气韵最浓处。

扬州无山却有山,山山水水在意间。

一条长堤伸向湖心,是素油涂抹梁檐朴实无华的钓鱼台,又叫吹台。本是乾隆帝行舟时,文人雅士在此吹箫抚琴,弹奏江南丝竹以助游兴之处,乾隆帝觉得更宜钓鱼而赐名。檐口“钓鱼台”三字匾额是书法家刘海栗题写,两边对联“浩歌向兰渚,把钓待秋风”是两位诗人的诗句,书法家启功书写。

有人研究:站在钓鱼台斜角60度看去,正洞成正圆,五亭桥横卧波光,如莲花出水;侧洞成椭圆,白塔竖立云表,如春笋破土而出。一横一竖,一立一卧,五亭桥色彩华丽,白塔色泽淡雅,相互对比,构成了一幅极美的图画,加上钓鱼台一景,称之为“三星拱照”。这幅画被誉为是中国造园中框景艺术的典范。

扬州园林善于借名也善于借景。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18)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19)

“扬州好,高跨五亭桥。面面清波涵月影,头头空洞过云桡,夜听玉人箫”。

五亭桥又名莲花桥,有250年历史。全长55.5米,28根大红圆柱支撑着五个亭子,亭亭相通,大亭端坐中央,小亭对称相围。亭顶黄瓦青脊,金碧交辉;飞檐下雕梁画栋,彩绘典丽;周围石栏的柱端皆作狮形,雕凿精巧,尽显南方之秀。而五亭桥的桥基是由12 大块青石砌成,桥身为拱券形,桥身下有15个券洞,大洞有3个,可供画舫通行,厚重有力,尽显北方之雄。

在清代《扬州画舫录》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每当清风月满,每洞各衔一月,众月交辉,金色恍漾,莫可名状”。如适逢中秋之夜,十五个桥洞,洞洞相通,洞洞衔月,银色荡漾,众月争辉,倒挂湖中,这样的景致自然折服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评价扬州的五亭桥是中国古城观赏桥和交通桥结合的典范。

白塔有着一夜成塔的传说,整个造型仿制北京北海白塔,当然也被瘦了身。

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说: 喇嘛白塔,金顶缨络,高矗云霄,殿角红墙、松柏掩映,钟磬时闻,此天下园亭所未有者~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20)

我们从钓鱼台二次上船,穿过五亭桥回望,天空下起了密雨,湖面烟波淼淼湖水澹澹,雨丝烟雾中,亭台楼阁出没波间。烟雨江南时,“多少楼台烟雨中”?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21)

游船到达目的地熙春台,我们冒雨登台。

熙春 是取《老子》 众人熙熙,如登春台 之意,意指熙春台前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的繁华场面。相传当年扬州盐商曾在这里为乾隆皇帝祝寿,所以又称 春台祝寿 。主楼两层,上覆绿琉璃筒瓦,翘角飞檐,富丽堂皇,尽显皇家宏大气派,与远处五亭桥的黄瓦朱栋,白塔的玉体金顶相映成趣。

站在此处,举目东望,远处小金山迷濛空幻,一波三折的湖面在此又转折为南北方向,湖水泱泱,水光荡漾,不由吟起唐代诗人杜牧名作:青山隐隐水迢迢……

没有玉女吹箫,只有潇潇雨下。

想像一下蓝天白云下水光潋滟清丽俊爽的云水情趣,想像一下明月当空的月圆之夜,静坐月观窗前,碧水眏月,玉盘成双。想像一下五亭桥的各洞涵月,二十四桥的箫声悠扬,“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观月赏乐,无不让人心驰神往。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22)

室内有大型漆画取名为“玉女月夜吹箫图”,再现了杜牧诗中的浪漫意境。

诗人诗中的二十四桥究竟是杜老先生当年因扬州城水路拱桥众多的虚称还是实指一座桥,抑或指24位白衣窈窕的吹箫女子,将是永远无解的迷案。

复建的24桥为单曲拱桥,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桥上围着汉白玉栏杆,桥栏板上刻着彩云追月的浮雕。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环环都与二十四桥相呼应。桥旁即为吹箫亭,小巧别致,亭前有平台。桥与水衔接处有巧云状湖石堆叠,周围遍植丹桂,云、水、花、月,复制出当年 二十四桥明月夜 的妙境,伫立桥上,令人不知不觉陷入 夜听玉人萧 的浪漫遐想里。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23)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24)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25)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26)

熙春台的对岸是 小李将军画本 和望春楼。玲珑花界又与小李将军画本和望春楼隔湖相望。

一眼望去粉墙黛瓦、清新雅逸,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27)

扬州瘦西湖全部(扬州瘦西湖)(28)

清代的刘大观就曾写道:“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亭胜。

扬州园林是北方皇家园林与南方私家园林之间的一种介体,扬州园林既具有皇家园林金碧辉煌、高大壮丽的特色,又有大量江南园林中的建筑小品,文化与自然交融,婉约与豪放兼蓄,自成南秀北雄的雅健风格。

山不在高,贵在层次,;水不在深,妙在曲折。这是瘦西湖和小金山构景的精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