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我们都是守护人(鞍山滚)

鞍山我们都是守护人(鞍山滚)(1)

工人们忙碌着摇元宵。

过完春节闹元宵,吃元宵象征着团团圆圆,在元宵佳节吃上一顿元宵才算是真正的过节。59岁的尹会林是海城尹氏元宵的传承人,每年从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都是他家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

2月18日早上8点,记者来到尹会林家位于海城市中街卖元宵的门点,这里已经是熙熙攘攘,销售人员忙得不可开交,尹会林的儿子开着货车送来一批批元宵。

记者随取货的货车来到元宵加工厂,这里的工人们正忙着摇元宵,尹会林说,他们家一年中只有冬季卖4个月的元宵,现在是最忙的时候。“平日销售量1吨左右,我们家里的几口人就能忙过来。最忙的时候是正月十五前三四天,高峰时日销售量达2000多公斤,人手最多时有16个人,这些都是跟着我干了十多年的老师傅,每年最忙的时候都过来帮忙。”

尹会林家的元宵在海城备受青睐,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市民会排上长队,为的只是买袋尹氏元宵,有的人甚至从大石桥等地驱车慕名而来。

谈起尹氏元宵为何如此受欢迎,尹会林告诉记者:“我们是纯手工制作,料足,口感好。”这短短的几个字道出了尹氏元宵能够风靡海城多年的真正原因。

尹会林从1979年开始把尹家祖传的元宵手艺推向市场,一售出便获得了好评。30多年下来,尹会林和他的家人一直凭着良心做元宵,真正的好品质也换来了好口碑。说起尹氏元宵的独到之处,尹会林告诉记者,机器摇出的元宵发紧,不柔软,虽然产量提高,但口感会大打折扣。尹家元宵始终坚持的是纯手工制作。在原料的选择上,尹氏元宵用的江米全是上等江米。馅料中的花生、芝麻、桃仁等更是不能含糊,选用的都是颗粒饱满的当年籽粒。元宵摇好后,还要把个小、破裂的挑出,这样层层把关生产出来的元宵,煮熟后外皮松软,馅心黏稠,吃起来香甜不腻口。“民族工艺要继承,要发展,更需要创新。我希望能够将这门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传承下去”尹会林告诉记者,已有百年历史的尹氏元宵制作工艺,现正在申请成为海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技术创新上,尹氏元宵在原五仁馅的基础上,恢复和创制了豆沙、枣泥、山楂、黑芝麻和木糖醇等多个品种,渐渐地稳定住了市场,近些年呈现出火爆销售的局面。尹会林说,尹家人会一如既往地固守纯手工滚元宵的承诺与执着,让香甜的味道成为人们心中对团圆的深刻记忆。(千山晚报 记者 战风 文/摄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