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有哪些重要古迹 还是辛庐

本文鸣谢湘管委

95年前,周易藻在城山脚下的“辛庐”修编《萧山湘湖志》;95年后,新一轮《湘湖志》编纂工作在掬星岛上的“辛庐”启动……

记者从6月9日召开的新编《湘湖志》编纂工作启动暨大纲评审会上获悉,时隔近百年,萧山将再修《湘湖志》。

以“山水文旅志”为基本定位

1925年起,萧山举人周易藻在数年观察积累后,历两年艰苦,以“不写就一部完整的《湘湖志》死不瞑目”的决心,凭一己之力,完成9卷《萧山湘湖志》的编纂出版。

萧山有哪些重要古迹 还是辛庐(1)

“新编《湘湖志》与周易藻的《萧山湘湖志》区别还是很大的。百年来湘湖发生巨大变化,此次新编《湘湖志》将完整记录现代湘湖保护与开发的过程。”《湘湖志》编纂团队负责人方晨光告诉记者。方晨光是湘湖研究的资深专家,曾出版《湘湖史》《文脉湘湖》《水脉萧山》相关专著,对湘湖有很深的感情。他说,为更全面、客观地记载湘湖的“往世今生”,《湘湖志》编纂自今年年初以来已开展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大纲几经修改,目前明确以“山水文旅志”为基本定位,以“自然环境、功能演变、遗址遗迹、旅游览胜、民俗风物、保护开发、人物、艺文”共8章50节为初定目录,并加以概述、大事记、附录及索引

萧山有哪些重要古迹 还是辛庐(2)

掬星岛犹如一颗爱心,绿意盎然

“民国以后到湘湖保护与开发建设之前的那一段时期,历史资料比较分散,这也是目前修志最大的难点。”方晨光说,编纂团队将用4年时间打磨一本具有“资政、存史、教化”功能的传世志书,为湘湖文化保护和旅游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湘湖志》的编纂也融入了许多专家的智慧。6月9日,来自省市区方志办、浙江省高校、省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的评审团队,对《湘湖志》大纲再次进行评审,并最终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同时,专家们也就大纲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徐吉军建议增加老照片、美术作品、碑刻等方面的内容。萧山区方志办副主任汪志华建议,可以增加湘湖保护与开发中决策者、实施者、征迁百姓等的口述史。

为湘湖保护与开发二十周年献厚礼

湘湖是萧山城区的“蓝心绿肺”,也是萧山文脉所在,恢复湘湖原貌、保护湘湖文化是萧山人的共同心愿,也是推动萧山城市转型的契机。2003年,湘湖保护与开发首期工程建设启动,让古老的湘湖再次吸引世人目光。90多年前周易藻先生编写的《萧山湘湖志》,为前期湘湖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重要帮助,新编《湘湖志》则将为今后湘湖保护与开发提供经验和启示。

萧山有哪些重要古迹 还是辛庐(3)

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相关负责人说,新修《湘湖志》一方面要接续记录历史,另一方面要详今明古,尤其要把2003年以来萧山人民下大力保护与开发湘湖的重要历史时期记录好、反映好,使这段历史能对后世和其他地方的城市建设起到借鉴作用。

据悉,《湘湖志》编纂工作由湘湖管委会全权委托湘湖研究院落实,于2019年年底动议,今年年初正式启动前期工作,计划2023年完成出版,向湘湖保护与开发二十周年送上一份厚礼。

相关阅读

周易藻与《萧山湘湖志》

萧山举人周易

周易藻(1864—1936),名芹生,号璐琴,萧山戴村镇人,清光绪十五年 (1889) 26 岁时中举,乡人称“老爷”。

中举后的周易藻仕途坎坷,虽在同辈学子中颇有声名,但4 次参加进士考试,均无功而返。清廷曾委派龙游县教谕、黄岩县教谕、江苏候补知县等职,民国初也曾出任萧山县劝学所总董 (县教育主管)、萧山县立高等小学校校长、县参事等职,但或未正式就职,或就职不久即辞职而归,总之一生郁郁不得志。

62岁编纂《萧山湘湖志》

1921年,58岁的周易藻在湘湖边的缸窑湾买地筑室。此后数年,他常与湘湖相伴,遥想成湖 800 余年来的毁湖复湖,当时又正发生激烈的开垦与禁垦之争,遂渐生编纂一部 《湘湖志》 的愿望。

1925年夏天,经过几年的观察,周易藻开始编写《萧山湘湖志》。从此,他白天驾着小船,或沿湖考察,或登山游访,穷幽探隐;晚上则伏案灯下,检阅各种文献,对比考订。经一夏一冬的辛劳,编写成一部八卷的初稿。次年又续编一卷,共九卷的 《萧山湘湖志》 正式成稿,至 1927 年自费付梓印行。

不写就湘湖志,死不瞑目

编写《萧山湘湖志》完全是周易藻的个人行为。

盛夏时,湘湖边热不可耐,蚊子成群;冬季,湖上寒风刺骨,湖边寸步难行。但强烈的使命感促使周易藻克服了重重艰难。夜晚,一灯如豆,不畏夜深;冬天,脚下一个火熜,手边一个手炉,用热水化开冰冻的砚台,执笔写作……

将近完稿时的一个阴沉的冬日,似要下雪,他不听家人劝阻仍执意出门。他说:“等到大雪铺地,我更无法出门。湘湖南面尚有糠金山和大湾两个村未到,心里不踏实。”为此,他还是请了船夫出发了。下午返程时,狂风大作,宽阔的湖面掀起大浪,两人双双落水,幸亏小船已靠近岸边,才艰难爬上岸。

正是凭着“不写就一部完整的湘湖志死不瞑目”的心愿,周易藻终于以一己之力,完成了《萧山湘湖志》的出版。

为今人建设湘湖提供重要依据

周易藻编的《萧山湘湖志》是继《湘湖水利志》、《湘湖考略》之后又一部有关湘湖的专著,而且内容更加翔实、全面。

《萧山湘湖志》包括湘湖水利制度沿革、侵占与清退的斗争、主禁与主垦的争论、水利设施、名胜古迹、湘湖特产、湖贤事迹、湘湖诗文、碑记档案等各方面内容,其中有湘湖自北宋政和初年兴建以来的各种历史文献,也有作者亲自考察所得的有关湘湖的第一手资料。

因其材料丰富全面,《萧山湘湖志》成为后人了解、研究湘湖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文献,对21世纪萧山保护与开发湘湖更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掬星岛与“辛庐”

昔日之“辛庐”

1921年,周易藻在湘湖西岸、原城山之麓的缸窑湾建造生圹(未放入棺的墓穴),又在墓地边造了3间平房,取名“辛庐”。

辛庐门前挂有周易藻自己写的一副对联:读书不成名,著书未成卷,行年周甲,马齿徒增,悔当年浪迹飘零,万里轮蹄销壮志;左傍至湖岭,右傍跨湖桥,太岁在辛,牛眠是卜,愿此后尘缘摆脱,一龛风月寄闲身。

此后,周易藻以一己之力,在辛庐中完成了 《萧山湘湖志》 的编写,为湘湖保存了史料,为后人留下了旧湘湖的面貌。辛庐也因此成为湘湖文化中一个特殊的符号。

21世纪湘湖保护与开发的过程中,建设者特将此屋移建于掬星岛,以此来纪念这位为湘湖文化做出贡献的周易藻先生。

今日之掬星岛

绿岛若星,双手可掬。

掬星岛为湘湖上一座湖心小岛,占地约2.7亩。岛在湖中,犹如天上落下的一颗星星,彷佛用双手就可掬起,故名。

岛内主要建筑为“辛庐”。并设有掬星茶馆、创投咖啡屋等不同功能的配套设施,兼具党群驿站的功能。

目前的掬星岛,由掬星岛文化艺术馆负责打理,适合举办读书会、文化艺术展、各类沙龙、小型音乐分享会等团体主题活动,游客从窑里坞码头坐船上岛,在岛上喝喝茶、发发呆,也是绝好的选择。

掬星岛位置:

萧山有哪些重要古迹 还是辛庐(4)

如何到达:

湘湖窑里坞码头乘船上岛

票价:20元(来回)

咨询电话:82360666

文字:何可人 通讯员 许国芳

部分来源湘湖发布

编辑:萧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