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电影校园派(一纸婚约新学院派)

美国电影校园派(一纸婚约新学院派)(1)

张辉导演的《一纸婚约》有个很当下的故事,那就是为了房子假结婚,并且还是一个年近五十的哲学教授和一个正值妙龄的少女之间的错位婚姻。当然,影片最后很含混地没有交代这两个年龄、身份、背景错位的男女的情感归宿,或许是为了避免广大观众的过度解读,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作为电影的意境而言,虚当然比实好,写实了,难免落入窠臼,而虚写,尤其是用非常写意的油画来描绘大都市人向往却遥不可及的策马奔腾,其实已经把爱情里最重要的部分给点明了,那就是灵魂的相互依靠!

美国电影校园派(一纸婚约新学院派)(2)

之所以称张辉导演的作品《一纸婚约》是“新学院派”,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学院身份,以及整部电影所呈现出的学院派气质,更重要的还在于电影里浓浓的学院氛围。在当下中国电影似乎有一个误区,所谓的接地气,其实都在猎奇性地表现真实的普通观众所未曾参与过,甚至想都没想到过的生活。而《一纸婚约》从头到尾,每一个角色都是真实的,很容易在我们身边找到对应的,也包括他们面对的生活困境,以及情感危机。而这些,恰恰是电影最吸引我的地方。

美国电影校园派(一纸婚约新学院派)(3)

王枫,一个中年失意的学究,婚姻失意,家庭失意,工作上也不算得意。好不容易熬到一个评教授的机会,却偏偏碰上种种问题,同事间的倾轧,以及卖房却惨变成“大丈夫”的尴尬处境。这种种乱如麻的生活琐事,其实象征的都是知识、学院派在当下这个社会中的尴尬处境。

美国电影校园派(一纸婚约新学院派)(4)

电影里有一个细节很有意思。疑似举报了王枫那位教授在办公室里大谈地球的毁灭纪元,成功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与当下流行的“知识付费”其实别无二致。人们总是在为一些似是而非、耸人听闻的所谓“知识”付费,却忘记了关注自身的命运,解决自己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电影中并没有具体交代王枫的学术领域,或许这个情节就只是简单的点缀,并没有那么深的思索,但是对于知识分子在当下社会的尴尬处境,却无疑是一种表现。

美国电影校园派(一纸婚约新学院派)(5)

内心向往着草原的辽阔,却又放不下在大城市里片瓦之地的容身之所,王枫唯唯诺诺的外表之下,隐藏的其实是一匹野马,但是他却被自己桎梏,处处委曲求全,按照自己的原则做一个好人的同时,却难逃变成一个植物人的厄运。这些思索是导演张辉想要通过电影传达出来的,也是作为一个学院派导演,对于现实乱象的思考,对自己的扪心自问,这些部分,恰恰是《一纸婚约》这部电影最新颖的地方,也是最有营养的部分!

美国电影校园派(一纸婚约新学院派)(6)

只是,曲高就难免和寡,要看懂《一纸婚约》哲学和超现实的那些部分,需要更多的人生阅历与感同身受,不然,能看到的就只有老少配的噱头和话题性。当然,另外一个细节也表明,叶子这个角色就出身于离异家庭,长期父亲角色的缺失,和对母亲市侩、势力的反叛,以及带有明显九零后标志的特立独行,也注定了她最终对王枫的情感,是出自真心,也是对自身生活价值的一种回归,对恬淡生活的向往。虽然或许会被人认定为YY,但我却愿意相信这种情感的真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