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浪淘沙一共有几首(七位名家创作的浪淘沙歌辞)

浪淘沙,为唐教坊曲名。隋唐燕乐大兴,文人善取乐入诗。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作七言绝句体,四句二十八字。有两种格式,一为仄起式,一为平起式。

《全唐诗》在词部中说“唐人乐府原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为填词”。在诗乐结合的大时代氛围中,刘、白善习民歌并依当时流行歌谣曲调而创制七言绝句体唱和《浪淘沙》,被《乐府诗集》列入“近代曲辞”中。它本是一些散佚或残损的民间乐调的杂曲,由乐府机构加以整理而得以保存的诗歌,其内容多是诗人述志感怀之作。

刘禹锡的浪淘沙一共有几首(七位名家创作的浪淘沙歌辞)(1)

杂曲歌辞·浪淘沙

【唐代】刘禹锡

其一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其二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清浅见琼砂。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其三

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其四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其五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疋晚霞。

其六

日照澄洲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其七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其八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其九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

杂曲歌辞·浪淘沙

【唐代】白居易

其一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

相搅相淘无歇日,会交山海一时平。

其二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其三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

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其四

借问江湖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其五

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

谁道小郎抛小妇,船头一去没回期。

其六

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生还有几家。

却到帝乡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

刘禹锡的浪淘沙一共有几首(七位名家创作的浪淘沙歌辞)(2)

杂曲歌辞·浪淘沙

【唐代】皇甫松

其一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沈。

宿鹭眠洲非旧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其二

蛮歌豆蔻北人愁,松雨蒲风野艇秋。

浪起鵁鶄眠不得,寒沙细细入江流。

浪淘沙

【唐代】 司空图

不必长漂玉洞花,曲中偏爱浪淘沙。

黄河却胜天河水,万里萦纡入汉家。

浪淘沙

【元代】王哲

如知九九妙中谈,明月分明照碧潭。

会得双关真个理,前三三与后三三。

浪淘沙

【明代】汤珍

其一

淮河一道达清河,如此风波可奈何。

东岸沙崩西岸长,南船来较北船多。

其二

滟滪瞿塘险未平,狂沙恶浪见堪惊。

相逢尽劝公无渡,蜀道那闻断客行。

其三

后浪争催前浪来,前沙汰去后沙堆。

乾坤日在淘沙里,风雾冥冥总可哀。

浪淘沙

【清代】毛奇龄

其一

仙橘山前看橘花,单衫裁就橘山麻。

春江空作揉蓝色,浪里淘来那得纱。

其二

杉木为箄竹作檐,江潮能苦雨能甜。

连朝只饮檐头雨,翻道江潮错着盐。

刘禹锡的浪淘沙一共有几首(七位名家创作的浪淘沙歌辞)(3)

注:图片为清代画家髡残(1612~1692)的画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