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一类致癌物你可能每天都吃(它竟是一等致癌物)

李女士家最近搬进了新租的房子,住进去时发现墙壁长出了大片大片的霉斑,但当时并未在意,紧接着家人身体先后出现不适感,但一直找不出原因。

常见一类致癌物你可能每天都吃(它竟是一等致癌物)(1)

直到10岁的女儿突发窒息昏迷,被查出吸入霉菌孢子引起呼吸道严重感染,这才引起重视。结果发现家里的其他四口人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感染,而罪魁祸首就是墙体霉菌。

霉菌,威胁人体健康

霉菌是一种浓度低毒性高,且能积累耐高温的毒素,其生命力非常顽强。当我们长期反复暴露在霉菌环境中,对健康的危害可不小!

1. 一等致癌物

霉菌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等致癌物。它可以通过消化系统、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等途径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增加癌症风险。

2. 致畸风险

霉菌还有致畸的能力,致畸主要是针对孕妇,如果孕妇比较多接触这种毒素,有可能引起胎儿的畸形或流产。

3. 致敏性

现如今,过敏人群越来越多,当所处环境中的霉菌数量较多时,可引起支气管哮喘、恶心、呕吐、皮炎等过敏性疾病。

如果存在以下症状,很可能预示着家庭的某些角落滋生了大量细菌:

1、炎症反复发作;

2、睡眠不好,容易疲劳;

3、伤口恢复慢,疖子长了又长;

4、经常吃坏肚子,人家没事你有事;

5、反复打喷嚏。

常见一类致癌物你可能每天都吃(它竟是一等致癌物)(2)

揪出生活中的霉菌“聚集地”

1. 卫生间

霉菌,喜欢高温潮湿的环境,卫生间很可能成为“危险地带”。

墙角、瓷砖缝、浴室帘子、水龙头等处,都可能出现霉菌。而你应该没想到,浴室密封胶很可能成为“霉菌重度污染处”。

有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浴室密封胶是最脏的地方,70%的家庭在细菌检测中达到了重度污染,56%的家庭在霉菌测试中被发现为重度污染。

清理小窍门:用一份漂白剂兑上10份水(1:10的比例),餐巾纸在兑好的水里浸湿,贴在长霉菌的地方至少半个小时,揭开用刷子刷干净即可。

专家建议:减少卫生间霉菌的滋生,要控制好卫生间的温度和湿度,家里是暗卫的可以加装排风扇,洗澡后要长时间开排风扇,门口最好敞开,浴帘拉开晾干。

常见一类致癌物你可能每天都吃(它竟是一等致癌物)(3)

2. 冰箱门

冰箱想要有好的制冷效果,冰箱门上必须有密封条,但塑料的密封条和乳胶都可能滋生霉菌。

霉菌的繁殖靠孢子,虽然孢子在零下10摄氏度就不繁殖,但其生命力非常顽强,能抵抗零下50多摄氏度的低温,一旦温度上升就能恢复生命活力。

除了冰箱门的密封条上会产生霉菌,冰箱内部也可能藏有大量的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李斯特菌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细菌,一旦人体进食,轻则引起腹痛、腹泻,重则引起脑膜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疾病!平时一定要注意冰箱卫生。

清理小窍门:冰箱门的霉菌很难清除,可以用酒精和可乐按照1:1的比例兑好,把吸水性强的纱布或纸缠在叉子上,蘸一些溶液,沿着冰箱门缝隙擦除霉菌。擦拭干净后,再用清水擦拭。

专家建议:每个月甚至每周定期清洗冰箱,尤其注意擦洗密封条。平时生熟食物分开放,还要避免冰箱装太满。

常见一类致癌物你可能每天都吃(它竟是一等致癌物)(4)

3. 洗衣机

上海市疾控中心曾抽样检查了128台使用半年以上的洗衣机,结果显示,洗衣机洗涤桶内槽中的霉菌检出率为60.2%,细菌总数检出率为81.3%,总大肠菌群检出率高达100%,有54.7%的洗衣机同时含有以上三种菌类。

洗衣机内槽中检测出的霉菌对女性来说是很危险的,很容易引发霉菌性阴道炎症等妇科病;对抵抗力较弱的老人、儿童易引起皮肤过敏性疾病,如慢性荨麻疹等。

清理小窍门:200毫升的白米醋浸湿毛巾,随后将毛巾放入洗衣机甩干,再静置1小时,将洗衣机中倒入60摄氏度以上的热水,最高水位运转15分钟再漂洗两次即可。

常见一类致癌物你可能每天都吃(它竟是一等致癌物)(5)

如何去除霉菌

湿气太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如果湿气来自会漏的屋顶或水管,你应该先找到会漏的地方并加以修补,接着实施以下的去霉菌步骤:

1. 打开窗户并关上门,以免霉菌孢子影响其它区域。

2. 将软性的家具和物品,例如:窗帘、玩具、衣物、坐垫等,彻底清洗。

3. 不要把化学品喷洒在霉菌上,因为这会使它们的孢子扩散到空气中。你应该准备一盆温暖的肥皂液,用抹布沾湿后将霉菌擦拭掉,随后将这条脏抹布丢弃。

4. 用另一条干净的抹布将表面擦干,然后用吸尘器清理房间,以去除残余的孢子。

5. 如果霉菌是因为下水道而滋生,而且数量很多,你应该请专业人士来清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