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在这个范围内或许不用担心(你需要知道这些)

糖尿病患者可能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要控制好血糖”,那你知道血糖到底是什么东西?从哪里来,去向何处呢?又是谁在操纵它呢?

糖尿病患者或者潜在患者,都得通过一个重要的指标——血糖来判断。血糖,顾名思义,血液中所含的葡萄糖,是身体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血糖只有保持在一定数值上才能维持我们整个身体的正常运转。血糖过低或过高,都会给身体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

血糖在这个范围内或许不用担心(你需要知道这些)(1)

一、血糖的来龙去脉

1. 血糖从哪来?

正常人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三条途径:

(1)食物消化吸收

含有糖类的食物(主要是粮食做成的主食)经口、食管进入胃肠道,之后经过消化作用逐步分解,转化为葡萄糖等,最终被吸收进入血液。

(2)肝糖原释放分解

人体的肝脏是一个非常重要和神奇的器官,它的作用之一是成为一个暂时存储能量的“仓库”,并且开关自如,使正常机体保持着血糖平衡。进食后血糖会升高,血液中暂时过剩的糖分就会进入肝脏这个“仓库”中,在肝脏中转化为肝糖原并储存;机体持续一段时间不进食(例如半夜之后),血糖逐渐下降,为了避免重要器官(例如大脑)因为糖分供应不足而“消极怠工”,肝糖原就会接到指令有条不紊地离开“仓库”,同时转化为葡萄糖回到血液中来,使血糖稳步回升。

血糖在这个范围内或许不用担心(你需要知道这些)(2)

(3)非糖物质转化

其实机体一直保有一个最大的能量存储“仓库”,那就是遍布全身的脂肪组织。当不进食时间过长,血液中的葡萄糖被大量使用,肝糖原也释放殆尽时,机体就会动员脂肪组织,经过种种转化最终成为血糖。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机体会把本来不是用来当做能量用的物质,例如蛋白质也动员出来,经过一番转化最后形成血糖。

血糖在这个范围内或许不用担心(你需要知道这些)(3)

2. 血糖去哪了?

与来源相似,血中葡萄糖的去路也有三条:

(1)分解产生能量

这是血糖的最主要的功能,也是血糖最终的归宿。当机体运动增加时,需要的能量增加,糖分消耗量自然增多,血糖当然会下降。

(2)合成糖原存储

当血糖一时不能被消耗时,机体除了肝脏以肝糖原的形式临时存储多余糖分外,肌肉同样可以存储能量(称为肌糖原),共同应对不时之需。

(3)转化为非糖类

当血中富余了大量糖分,为了避免血糖持续升高,机体就会将其转化为脂肪。如果越存越多,始终不能得以消耗,机体重量自然增加(就是发胖了)。

血糖在这个范围内或许不用担心(你需要知道这些)(4)

二、是谁在操控血糖?

正常情况下,人体空腹血糖的数值是在3.9~6.1毫摩尔每升之间,餐后两小时的血糖不超过7.8毫摩尔每升,这是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保持动态的结果。而血糖的来去平衡主要是激素调控的结果。

血糖在这个范围内或许不用担心(你需要知道这些)(5)

胰岛素是身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由位于我们上腹部一个叫作“胰腺”的脏器分泌。胰腺里面有很多小岛,叫作“胰岛”,胰岛里面有几种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是β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是α细胞。胰岛素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身体内还有一些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如生长激素、皮质醇、肾上腺素等。

血糖在这个范围内或许不用担心(你需要知道这些)(6)

尽管升血糖激素和降血糖激素看起来在数量上很不相称,但是在正常人体的作用却旗鼓相当,维持了血糖的正常稳定。当血糖低于正常水平并被身体感知时,机体会调动多种升高血糖的激素并释放到血液中,在极短时间内使血糖升高到正常水平;相反地,当血糖升高时,机体也会迅速分泌降低血糖的激素,从而使血糖尽快恢复正常。血糖的精细调节,使人体的血糖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不会出现血糖的大起大落。

三、影响血糖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正常人的血糖在肝脏、激素及神经系统调节下,尤其是在胰岛素的调节下,能够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尿中不会出现糖分。

但是,有两种情况,往往容易使血糖升高。

1. 食物摄入>消耗。当我们摄入食物后,食物中的糖经消化分解转化成葡萄糖,一旦热量消耗不足,人体吸收不了这些葡萄糖,就会导致血糖升高。

2. 降糖激素分泌不足,升糖激素分泌过多。胰岛素绝对缺乏或相对不足,血糖调节失衡,就会使血中糖分升高,多余的糖分就要从肾脏随尿液排出,这就容易引起高血糖。

血糖在这个范围内或许不用担心(你需要知道这些)(7)

促使血糖增高的因素还真是不少,除了上面两个因素之外,下面还有几个比较重要的影响因子。

① 长时间便秘:经常便秘会给人体代谢系统带来问题,血液循环也会变得不顺畅,血糖的稳定性由此受到影响。

② 药物作用:某些治疗咳嗽及感冒的药物,还有一些避孕药,都可能带有升高血糖的成分。

③ 精神状态:情绪过于焦虑、烦躁、生气等,血糖容易迅速升高,而且难以降下来。

④ 气温因素:温度过低,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肌肉摄入的葡萄糖减少,血糖升高;温度过高,喝水过少,也容易致使血糖升高。

本文摘自《糖尿病24小时高效管理》、《自如应对糖尿病全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