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1)

阅读是人类独有的享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表里两个故事,表世界讲的是派和老虎同坐一条船,里世界却讲述了一个人吃人的海难,两个故事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真相。

少年派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

少年派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3)

表故事:

派出身在印度,父亲经营一个动物园,后来因为时局动荡,父母决定将动物运到加拿大,

在大海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上,轮船由于暴风雨倾覆,派和几只动物逃到了一艘救生艇上,一只摔断腿的斑马,一只母猩猩,一只鬣狗和一头孟加拉虎。鬣狗咬死了斑马和猩猩,老虎咬死了鬣狗,最后只剩下派和老虎在救生艇上对峙。

获救之后,调查员去调查沉船原因,起初他们不满意派讲述的故事,觉得没有人能同一只老虎坐一条船。

派于是又讲了另外一个故事。

里故事:

逃上救生艇的是四个人,一个摔断腿的水手,一个厨子,还有派和他的母亲。水手重伤感染而死,厨子用他的肉做饵钓鱼,后来还吃了他的肉。派的母亲斥责厨子,后来被厨子杀害,派为母亲报仇杀了厨子,吃了厨子的肉,一个人活下来了。

显然这两个故事指向了同一真相,斑马对应水手,厨子对应鬣狗,猩猩对应派的母亲,老虎对应派。

看到这里,你已经到达了这部电影的一维深度,这也是大多数观众停留的深度,那么会不会有第三个故事,将电影拉向更深的维度呢?如果有的话,那么第三个故事会是什么呢?

少年派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4)

少年派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5)

影片中调查员曾经提出派所说的第一个故事有漏洞,派说猩猩是趴在一堆香蕉上漂到了救生艇附近,调查员说香蕉是浮不起来。后来派讲第二个故事依然用了这个错误,说母亲是趴在香蕉上被救起。然后说到母亲被杀后,厨子把尸体扔进大海喂了鲨鱼。那么问题来了,香蕉不能漂浮的谎言已经被揭穿,为什么阐述第二个故事的时候仍然采用这个错误事实?而且关于母亲的细节疑问,派都是故意回避。看到这里,不少人想起了人形浮岛,派上了岛吃了树根,老虎吃了狐蒙,后来派在一朵花里发现了牙齿才逃离人形浮岛。

而那座人形浮岛恰恰是一位女子形象……

在这短短两个小时里,两个表里故事的交织推进,就已经将信息量放大了很多倍,庞大的信息量对于观众已经是烧脑了。真的有必要加入第三个故事吗?

让我们来听听导演对于这部电影的看法:“故事最难改编的部分也是最好的部分,什么是精神力量,什么是信仰,什么是神。”

从导演对原著的评价,我们不难看出,导演更侧重于信仰的精神力量,那么第三个故事必然立不住脚跟了。那么导演所侧重的信仰在哪里呢?

想要解决这个疑问,我们首先从片名说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个不太准确的译名,原著和电影都叫《Life of Pi》,所以它讲的是对生命的感悟。

前面说派就是老虎,而在影片中,派又和老虎有大量的对峙和冲突。这是为什么呢?事实上老虎和派实际是欲望和理性的两面,他们都是派。

在海难初期,派如果不释放心中的欲望,他就无法存活,老虎代表的是欲望一面。而作为理性一面的派,他必须时刻遏制欲望的侵蚀。老虎跳下船去追逐海里的鱼,暗指派在饥饿驱使下派失去理智,后来派训练老虎,则指他有意识的节约淡水和食物。

此外,在原著中派并没有遇到浮岛,而是另一艘救生艇,派和另一个艘救生艇的人都得了营养不良导致的短暂性失明。那个人诱杀派失败后,被老虎咬死吃掉了。之所以采用人形浮岛的改编,大抵是为了避免对食人情节的直接描述。那么人形浮岛暗喻派杀母的推论不攻自破。

少年派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6)

少年派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7)

二百多天的困境,派依仗着老虎避免饿死,依靠派保持着精神力量,获救之时,派选择了理性的一面,将老虎放归山林。

中年的派在讲完了故事之后,问对面的作家愿意相信哪个故事,作家说有老虎的一个,那个比较精彩,派于是说他选择了上帝。

这样结尾并不是为食人开脱,更多的是导演对于信仰的理解。是电影第二维度的所在,短短几句话,却将影片上升了一个高度。

少年派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8)

派,π,π是无穷无尽的,就像信仰一样琢磨不透,就像生命一样无法解释。

无穷尽的π注定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圆,倘若将来遭受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你是否能保持内心的强大?你内心的天平能否保持平衡?又或者你会相信哪个故事?老虎还是π?

作者:山竹

来源:原创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分享朋友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