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剧神操作(冲击-反应模式)

抗日战争剧神操作(冲击-反应模式)(1)

作者:霍小山

上个月笔者在研习社发了一篇文章《抗日神剧编剧入门指南》,很多读者看后,跃跃欲试,有的留言说要写一部《喋血抗战之武媚娘传奇》,有的留言要写一部《西游之抗战篇》等等等等。

然而,我想请大家暂时收敛一下自己的创作欲望,毕竟你们只是看了入门指南,尚未进阶。俗话说得好: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现在,我就给大家呈上《抗日神剧编剧进阶指南》。这部指南,“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乎其不差矣。”

一、抗日神剧的灵魂

其实,抗日神剧的灵魂并不在“抗日”,而在于“神”。就好比iPhone的灵魂并不在手机本身,而在于iOS操作系统。此“神”,神乎其神之谓也。神剧以各种神操作,出观众之不意,攻日寇之不备。

观众可以在种种神操作中,感受到编剧的脑洞,的确是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因为观众永远不知道抗日志士的下一步操作,到底有多么的奇诡,多么的残暴,所以就会有巨大的好奇心。这种感受,就像是看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发布会一样。

比如,《铁道游击队》里,铁道旁,游击队员彭亮骑着自行车被一群汉奸骑车追赶,这时,一辆火车开了过来,只见我们的主角灵机一动,提起自行车头,整个自行车居然就飞起来了!然后飞上了火车!怎么样,这个操作,观众们完全没有意料到吧?这就叫神乎其神。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神乎其神?我提供的方法论就是:用户思维。你要站在观众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假设自己是一名抗日神剧的观众,我在看这场自行车的追逐戏中,我想看到什么?是传统的扒火车吗?肯定不是,因为这种操作在我的预期之内。

所以我想到的解决方案是,让主角的自行车凭空飞起,飞到火车上。观众完全不会想到这种操作,因为这种操作很久以前出现在科幻片《外星人ET》中,怎么会出现在抗日剧中呢?然而,编剧就是要用这一招,来出乎观众的预料之外,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

思维的培养没有捷径,靠不断积累也靠顿悟。所以广大读者不必心焦气躁,而要沉淀下来,慢慢的有意识的培养这种用户思维。

二、抗日神剧中的“冲击-反应”模式

现在的抗日剧,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剧情模式,即“冲击-反应”模式,当然,也可以说是“压迫-复仇”模式,即主角的家庭与爱情曾经遭到日本鬼子的无情摧残,然后主角立志要报仇雪恨的模式。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第一可以让主角抗日的动机合理化,为什么人家汉奸不抗日,就你抗日?咱都是普通老百姓,思想觉悟差距就有那么大?

第二可以让主角的抗日意义有升华的空间,主角一开始是因为单纯的家仇而抗日,在动机上显得有点小家子气,后来在抗日的过程中,与八路军新四军的人有所接触,经过他们的教导,主角幡然醒悟,抗日的动机就从单纯的家仇,上升为国恨。这样一来,主角的形象立马金光闪闪。

《抗日奇侠》就是典型的案例,奇侠“女妖”宋无娇,家人被日本鬼子全部杀害,自己也被鬼子强奸,她侥幸逃出来后,就一心琢磨着要找鬼子报仇,数次单枪匹马杀进日军的大本营。

奇侠“鬼魂”铁柱,从小是孤儿,被一对哑夫妻收养,并教他武功,不料后来日本鬼子杀害了养父母,铁柱就跟宋无娇一样,单枪匹马的杀鬼子。后来奇侠们在八路军王营长的感召下,纷纷归于其麾下,成为救国救民的八路军战士。

抗日战争剧神操作(冲击-反应模式)(2)

▲“女妖”宋无娇,不杀鬼子时也是一名温婉可爱的少女

最近冲进收视率排行前三的《雪地娘子军》也是如此,主角杨凯楠在九一八事件当晚,与东北军战士一起抵抗日军,其动机便是,自己的将军父亲当年和大帅张作霖一起被日军炸死了。导演为了让这位女将有一个闪亮的登场,让当时根本就没有抵抗的东北军也抵抗了一把。

杨凯楠在共产党员陆先生等人的感召之下,与多位爱国志士团结在一起,组建了一支抗日游击队。她本人也在共产党人坚决抗日的决心和气魄感召之下,光荣入党,并率领部队加入到东北抗日联军的队伍之中。

由此可见,大家在编抗日神剧时,可以给主角设计一个被日军摧残的家庭背景。这种家庭背景,一般都是大户人家。而且这个大户人家没有地主阶级的阶级局限性,相反,他们一直爱国爱民,温良恭俭让。主角的父母都会武功,从小就教主角练武,所以主角长大后才能一个人覆灭一个日军联队。

当日寇来犯,并想收买主角的父母当汉奸时,主角的父母必然是大义凛然,怒斥敌人的,然后羞恼成怒的日军就杀害了主角一家。从家庭美满到家破人亡,主角的内心必然是非常悲痛的,而这,就成为主角抗日杀敌的最初动机,同时,也让主角的形象爱恨交织,内心活动丰富多彩。

三、抗日神剧的创新之道

现在的抗日神剧,主角躲子弹虽然神乎其神,但也成为了最常规的操作。所以,你再给主角设计躲子弹的能力,就无法再吸引观众的注意。连鬼子的子弹都躲不了的人,也有资格走上抗日战场?

你看人家《利箭纵横》里的抗日英雄,不但能一个人轻松干翻十几个鬼子,而且,当鬼子对着自己开枪时,他能把自己手上的大刀对着子弹掷出去,子弹与大刀相撞,然后被弹飞。

看到没有,人家根本就已经脱离了轻功躲子弹的段位。要是当年长城抗战时,29军的大刀队能学到这样的刀法,就不必只能夜间偷袭日军了,白天就可以直接去血洗日军营地了。

再举个例子,抗日神剧的主角一般都有着逆天的神功,但是现在观众看多了,也觉得索然无味。下面给大家推荐一个创新的案例——《非凡英雄》。该剧中,抗日英雄陈小春在关二爷的塑像前祈祷,岂料关二爷竟然显灵了!

关二爷舞着青龙偃月刀,骑着马就杀出去,杀得小鬼子鬼哭狼嚎。你说,观众能想到这一出?这就是编剧的厉害之处,知道主角开挂已经不新鲜,所幸加入了一个穿越而来的神助攻。

抗日战争剧神操作(冲击-反应模式)(3)

▲《非凡英雄》剧照,关二爷穿越到民国

再者,由于现在主角的神功绝技已经趋于雷同,所以,现在神剧的创新,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那就是活学活用传统的战争技术。比如,《马上天下》,八路军指战员为了攻占鬼子的阵地,动员十几头牛,牛尾巴上绑上火炮,牛头上绑上刀刃,然后驱使牛群冲向敌军。结果自然是敌军被牛群全部秒杀。指战员说的没错,“今天要让小鬼子们,尝尝咱们老祖宗的厉害。”

所以,大家看了这个火牛阵的操作后有何感想?还不赶紧去翻翻《薛仁责征东》、《薛丁山征西》、《呼延庆征南》、《罗通扫北》?

道可道,非常道,抗日神剧的创新之道,难以全面总结,只能靠自己去细细体味。

四、抗日神剧的注水方法

现在的国产电视剧,大多都是鸿篇巨制,尤其是那些大女主戏,七八十集都是基本操作。相比之下,抗日神剧平均四五十集,真的不算长。但是,对于广大编剧来说,就算只有四五十集,也很难编的圆圆满满。所以,这个时候,给剧本注水就成了必须的操作。那么,如何给抗日神剧注水呢?

其实,我们可以从其他类型的电视剧中取法。比如前不久上映的某新版金庸武侠剧,导演就用了很多很多的慢镜头来凑时间。当然,用导演的话说,这其实不是慢镜头,而是更先进的升格拍摄技术。抗日神剧在类型上很像武侠剧,那么大家也可以用这种更先进的升格拍摄技术来给抗日神剧凑时间。

还有很多很多年前的经典《西游记后传》,导演为了拖时长,就把一个武打动作重复播放三遍,甚至七八遍,开创了鬼畜打戏的先河。抗日神剧这么多打戏,完全也可以借鉴这种鬼畜操作。

注水之通法,第一,加入很多狗血的套路,比如刚刚播出的《雪地娘子军》,光是一个娃娃亲 抢婚的剧情就拍了好几集。后面还有某土匪死活爱上了女主角,但是女主角死活瞧不上该土匪的剧情。不过人家片方也明明白白的说了,“该剧并没有一味展现国仇家恨,而是以王笛饰演的杨凯楠情感线展开,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

抗日战争剧神操作(冲击-反应模式)(4)

▲《雪地娘子军》剧照,抗日也不忘秀恩爱

第二,给次要的配角加戏,比如《人民的名义》里,就给某个次要配角黄毛加了很多很多戏,从而成功地将原计划的40集拖成了55集;

第三,给剧中角色安排很多废话,让角色都像话痨一样,一句话车轱辘来回转,其中最经典的就是案例就是《隋唐英雄5》里的一段,“这里有多少同伙?”“这里是一个人。”“十一个人?”“不是十一个人,而是一个人。 ”

“二十一个人?说!他们都藏哪儿去了”“你听错了,其实一个人。 ”“七十一个人,你当我傻呀,这么小的地方! ”“傻瓜,你又听错了,这里就是一个人。”“九十一个人!”“二百五,是一个人。”“二百五十一个人,你真以为我傻呀 ”。

说实话,这段话简直可以原封不动的复制粘贴到咱们的抗日神剧剧本中,用于八路军找日本兵或者日本兵找八路军的场景中;

第四,就是把一件很简单的事反反复复的拍,代表作《老九门》里,一部盗墓片,结果直到第18集才开始下墓。那么,前面主角们都在干什么呢?

前面拍的都是,佛爷请二爷出山,二爷不想出山;八爷请二爷出山,二爷不愿出山;美国人请二爷出山,二爷不要出山;日本人请二爷出山,二爷不愿出山。导演可能是想用整整十七集的时间,来充分塑造二爷傲娇的性格。

这种套路也可以运用到抗日神剧中,比如,我们可以设计某位民间的大侠,国军军统请大侠出山,大侠不想出山;八路军请大侠出山,大侠不想出山;日本鬼子请大侠出山,大侠不想出山;地方实力派请大侠出山,大侠不想出山。这么一来,剧集不就被水注的充分膨胀了么?

但是,古人云,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借鉴别人的操作,效果总是有限。所以,给抗日神剧注水,还得自己推陈出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注水之法。

五、抗日神剧的一些默认设置

抗日神剧有一些默认设置,这些设置,类似于偶像剧中主角失恋了就必然会下雨一样,都是行业惯例。

1、鬼子虽然把主角团团围住,并且都拿着枪瞄准了主角,但就是不开枪,非要等主角把pose做完美了,技能值蓄满了,然后才想起来开枪。不过,时间是宝贵的,现在才开枪,为时已晚,这些鬼子直接就被主角团灭了。

2、鬼子被主角从天而降,突然袭击,他们在一阵慌乱中,既不选择拿枪射击,也不选择用手榴弹炸主角,反而一个个都不要命的冲上去与主角肉搏,结果可想而知,全都被直接打进了靖国神社。

3、鬼子开枪打主角,要么就是只往主角的旁边打,要么就是子弹被主角灵敏的动作躲过。而主角开枪打鬼子,基本上是不用瞄准的,随便对着鬼子开两枪,鬼子就一命鸣呼了。当主角开枪需要瞄准时,那一定是在用传说中的枪斗术,是为了让子弹拐弯,打中位于主角视角死角中的敌人。

4、并不是所有的主角都有“鬼魂”铁柱那样可以飞行的轻功,但有时剧情需要主角飞行,怎么办?这时候可以给主角安排一些道具,比如拴在房梁上的绳子,主角可以握住这根绳子,在空中360度旋转扫射敌人,然后敌人就像被李笑来收割的韭菜一样,纷纷倒地。

指南说到这里,就此结束。最后,我要给大家安利一部由日本拍摄的抗日剧,《レッドクロス: 女たちの赤紙》(《红十字 :女人们的红纸信》)。这部剧着眼小人物和女性视角,从一个日本小护士的角度展开战争故事。一名日本护士来到中国的东北地区(满洲国),从一名日本陆军医院护士,变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

该剧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中国人民所遭受的战争苦难。在剧中,女主人公有“中国人的生命和日本人一样尊贵”、“不管是中国还是日本人,面对生命,不能有差别”这样富有正义感的台词。该剧的剧情还包括中国人救日本小孩、日本孩子在中国被日本人拐卖等内容。没有中国的奇侠,也没有日本的蠢货。

有这么一个片段,我觉得很感人。当日本战败,日本女护士面对解放军,万分惊恐,因为很多苏联兵凌辱过日本女护士,她们害怕解放军也会做出同样的举动:“如果再被玷污的话,就真的不想活了”。

解放军战士却发表了如下宣言:

抗日战争剧神操作(冲击-反应模式)(5)

其实,推荐这部剧的目的是想表达我的一个想法,我们拍战争片,目的不是为了让大家觉得战争很酷潮、很好玩、很带劲,而是要让大家知道我们的民族曾经经历过的痛苦,我们的人民曾经为了国家存亡而付出的血泪,我们的文化中那种永不言败的伟大精神。通过战争片,大家会更加热爱和平,反对战争,而不是有一种看了就想上战场的冲动。

因为,“你唯一热爱战争的理由,就是你没参加过战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