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莓茶产业发展论坛(张家界莓茶变身)

张家界莓茶产业发展论坛(张家界莓茶变身)(1)

村民在莓茶基地里采茶(资料图)。永定区委宣传部供图

村民在莓茶基地里采茶(资料图)。永定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张家界5月12日电(通讯员 郑龙腾)“五月采茶忙,勤劳奔小康……”在张家界永定区罗塔坪的莓茶种植基地,村民们唱着自创的山歌,采摘新鲜的茶叶。50多岁的田光芝背着竹篓,干得格外起劲。

田光芝原来是罗塔坪乡长寿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丈夫因肝癌去世,留下她和3个女儿,家里负债累累,她带着孩子在外拼搏,生活举步维艰。

张家界莓茶产业发展论坛(张家界莓茶变身)(2)

村民在加工莓茶(资料图)。永定区委宣传部供图

2017年,在村支两委和帮扶干部的支持下,田光芝开荒50余亩,开始发展莓茶。凭着不等不靠、敢闯敢干的拼劲,田光芝不仅将莓茶种植面积发展到近200亩,还开起了家庭农场,修建了200平方米的厂房用于莓茶加工,实现了自身脱贫致富,并带动帮扶了周边10余户贫困户。

在永定区三家馆乡张家界英祥莓茶专业合作社的莓茶基地里,今年63岁的王珍祥正在检查他和合作伙伴新栽种的莓茶。据其介绍,合作社与张家界茅岩河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协议,只需种植后将采摘的茶叶直接售卖给公司,减少了成本和风险,如今年收入几十万元。

莓茶是永定区最具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之一,有“黄酮之王”美誉,具有杀菌抗炎、清热解毒、镇痛消肿、降脂降压、润喉止咳、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能。如今,这个昔日深山不起眼的植物叶已变身脱贫“黄金叶”,为当地农户敲开“致富门”。

近年来,永定区将莓茶作为“一县一特”的主导特色产业进行培育发展,采取“企业 合作社 基地 贫困户”形式,在茅岩河、罗塔坪、三家馆等10多个乡镇建立莓茶生产基地、莓茶加工厂,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让贫困户只需要种植,不需要承担市场风险。2018年,永定区莓茶种植面积达5万亩,实现茶叶产值5亿元;该区4万多农民通过种植莓茶脱贫、致富;全区从事莓茶种植、加工、销售的农业企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已发展到40余家,莓茶深加工企业30多家。

据了解,未来五年,永定区将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实施“5111”行动计划:到2023年,该区将发展张家界莓茶10万亩,实现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100亿元,带动10万人致富奔小康,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把张家界莓茶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产品公用品牌。(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