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橘子吃多了会变黄(橙子橘子吃多了)

小橘子吃多了会变黄(橙子橘子吃多了)(1)

小橘子吃多了会变黄(橙子橘子吃多了)(2)

近日,浙江金华23岁姑娘小胡因为每天大量吃橘子导致全身肤色发黄,变成了“小黄人”。皮肤科专家称她是因短时间内摄入含胡萝卜素的食物过多,来不及代谢在皮肤沉积后显现出黄色。

那么,哪些食物会影响肤色和皮肤健康?爱美的姑娘们,你们吃对了吗?

含胡萝卜素食物食用过多易导致高胡萝卜素血症

蔬果中像橘子、南瓜、胡萝卜等这类水果含有很高的胡萝卜素,大量摄入胡萝卜素后需要在体内进行代谢从而转化为维生素A,但是摄入过多短时间内不能完全代谢和转化,沉积以后在皮肤上就会显现出黄色,被称作高胡萝卜素血症。

陕西省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闫小宁介绍,在临床皮肤科上就有一个案例,一个姑娘短时间内喝了大量的橙汁最后全身发黄,成了“小黄人”。

这种症状就有点像黄疸肝炎。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黄疸肝炎除了全身皮肤发黄外,还会表现为眼睛巩膜发黄;而高胡萝卜素血症则表现为全身皮肤发黄,眼睛巩膜不黄,且在停止食用后发黄的皮肤很快会恢复正常。

现在正是橘子、橙子大量上市的季节,闫小宁建议,正常人每天分散着最多吃300-500克就行了,不要集中过量吃。

吃多了含番茄素的蔬果可能会导致番茄红素血症

类似的病症还有一种叫番茄红素血症,就是短时间内大量食用含有番茄素的食物,代谢不了最后呈现出皮肤发红,成了“小红人”。

其实,这两种都被称为代谢障碍性皮肤病,就是短期内食用过量食物,身体不能完全将它代谢掉,最后呈现在皮肤上的一种反应。这种病症对人体损害很轻,一般就只是肤色变化,不用吃药,只需要几天内不吃这一类食物,过几天很快就恢复了。

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应该注意食用量的控制,有些蔬果不能因为喜欢就不加节制。

陕西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张英介绍,像我们经常吃的西兰花、冬苋菜、胡萝卜(红)、胡萝卜(黄)、芥蓝、芹菜叶、菠菜、荠菜、茴香、蜜橘、芒果、柑橘、木瓜、芦柑、杏等都含有胡萝卜素;另外,像番茄酱、番茄汁、番石榴、西瓜、番茄(熟)、葡萄柚(红)、辣椒(红)、紫甘蓝、胡萝卜等都含有大量的番茄素,这些东西,大家不要集中大量的食用。

光敏感食物可能引起皮肤过敏 美白皮肤要注意区分

说到吃与皮肤的关系,很多爱美的女性应该都知道柠檬可以美白肤色吧。但是你们是否知道,如果吃柠檬的时间不对,非但不能美白还可能造成困扰。有这样一类食物被称为光敏感食物,像香菜、柠檬,中药里中的白芷、荆芥等。

光敏感食物,就是指那些容易引起植物性紫外线过敏的食物。闫小宁解释,通常来说,光敏感食物被吸收后,其中所含的光敏感性物质会随之进入皮肤,如果这时候照射阳光就会出现裸露部分皮肤的红肿、起泡、甚至溃烂,应该说这是一种过敏反应。

当然,光敏感食物,不同体质的人吃会有不同的反应。闫小宁说,如果你本身就是敏感体质,即便在阴天也会发生过敏反应,另外,窗户反射的阳光都有可能增加身体对紫外线的吸收量,所以如果你在这段时间体质很敏感,对于一些光敏感食物最好不要吃。非过敏体质的人,如果这段时间身体抵抗力很强,护肤也做得很好,那么在身体吸收紫外线后,过敏反应一般是体现不出来的。

生活中,大家要特别注意蔬菜中的灰菜、苋菜、芹菜、菠菜、香菜、莴苣、茴香、荠菜、萝卜叶、油菜、小白菜、胡萝卜、萝卜;水果中的柑橘、柠檬、无花果、芒果、菠萝等都属于光敏感食物。张英补充说,在食用之后要尽量避免强烈阳光照射皮肤。

浅色食物不一定美白 深色食物不一定使肤色暗沉

有些人说“吃浅色的食物可以美白,吃深色的食物会让皮肤暗沉。”那么真相是什么?

闫小宁指出这个说法不准确,美白的食物主要是维生素C含量多的食物,但并不都是维生素C含量多的食物都是浅色食物,像猕猴桃颜色就很深,但是它却是维生素C之王,美白效果就不错。不能单一凭食物颜色来看,像白果(银杏的果子),人吃了有益肺的作用,但是却不能美白。

白色食物可抑制斑 黑色食物可抑制白癜风白头发

在中医皮肤科中有一个“取类比象,以色治色”的说法,就是说白色食物对斑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而黑色食物对白头发、白癜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闫小宁说,从中医的古籍里我们也发现了像白扁豆、白芷、白茯苓、珍珠母等白色食物对祛斑(黄褐斑、脸上的色沉)有效果,有些黑色食物对白癜风有抑制效果。此外,关乎美白的白色中药,像白茯苓是健脾的,珍珠是安神的,白扁豆是健脾利湿的,白芍是疏肝的……这些东西你吃下去后对身体会有一个很好地调节作用,气色好了,皮肤也就有弹性了。

另外,美是多方面的,不光跟吃什么有关,也跟人的心情、精神状态、皮肤护理有关。

华商报记者孟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