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真相的揭秘(论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格局)

莫言是我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因此收获了一大批粉丝,但莫言的作品也在网上引发了很多的争议,尤其,这几天,莫言发表的一段关于他的母亲曾去未经允许的集体麦田拾麦穗被看守人员打耳光的言论在网上引起了广泛讨论和热议,这很正常。凡是变成铅字的文学作品总有其卖点,任何一部作品,有人喜爱很正常,有人不喜欢也很正常。正如男人对美女的审美,有的人喜欢柳腰细眉,有的人喜欢《丰乳肥臀》,这都无可厚非,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文坛各学派相互吹捧者有之,相互批判的例子亦是司空见惯。近代曾互为挚友的鲁迅与林语堂也会因为观点不同不顾大师形象互骂畜生,现代更有李敖怒骂包括鲁迅、余光中、王朔在内的各种名人,不足为奇。

对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真相的揭秘(论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格局)(1)

莫言

耐人寻味的是,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国家主流媒体对咱们国家这位诺奖获得者和他的作品的报道几乎可以用冷处理来形容,笔者还特意关注了一下当时社会对莫言获奖的反响,当时就有人对莫言的作品提出批评意见,认为靠卖惨和把国人描写成愚昧、野蛮来成就自己,这样的诺奖不要也罢。当然九年前,自媒体经济远不如今天这般发达,当时,莫言那段关于其母亲拾麦穗被打的故事并不像今天一样被广为人知,所以,社会对莫言及莫言作品的反响也远不如今天这般激烈。或许同为作家的苏童对莫言的评价“头戴桂冠,身披枷锁”是对莫言最恰当的写照。

反观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医学奖问世之时,国家主流媒体对屠呦呦获奖的报道的力度之大和褒扬有加的态度是莫言及其作品不能相提并论的。网民们对屠呦呦的评议也是一边倒的赞誉和褒奖,从不吝啬溢美之词。

对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真相的揭秘(论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格局)(2)

屠呦呦获最高科学技术奖

笔者此前写过一篇关于“伤痕文学”的评论文章,认为所谓的伤痕文学是在特定的年代一种对某个特殊的时代的吐槽、情感宣泄的文学,在一段时期内受到追捧从有某个意义上来说上来说是治愈经历了那个时代苦痛的某些人的需要。同时,笔者也认为人不能像祥林嫂一样永远沉浸在痛苦和悲伤中走不出来,宣泄和治愈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所以,伤痕文学必将在风靡一时后被收藏进图书馆(编者按:笔者从不刻薄,尚不愿用“必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这样的词句来对待伤痕文学,这不是笔者的态度)。

笔者想说的是:不管莫言对人性的丑与恶洞察得如何之深邃,或者他的文字有多么的千锤百炼。个人认为,莫言的格局与高尚无关!对于千百万追捧莫言文学作品的人来说,你们有一千种热爱莫言的理由和自由,笔者自然也有不喜欢莫言及莫言作品的权利。所以,笔者说莫言的格局与高尚无关并不是标榜笔者有多高尚,相反笔者只是借用某些公知的“升斗小民也有发言的权利”的观点发表自己的一点点看法而已。

笔者是80后一枚,虽然未曾亲历过那个“特殊的年代”,但也曾听祖母和父辈讲述过那个年代的一些历史。虽然笔者不太相信身为大队会计老婆(莫言的父亲当时是大队会计)的莫言的母亲会被打耳光,但笔者相信莫言说的去未经允许的麦田拾麦穗被看守人员打耳光这样的事情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是可能存在的。这种事情放在今天一定是头条新闻,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所谓的伤痕文学作品中根本不算什么多大的事。莫言的作品中叙述的故事中比起拾麦穗被打这样的桥段更加“恶劣”得多的故事比比皆是,这没什么好说的。如果,把这个桥段改编一下,即便是改成张三去未经允许的麦田拾麦穗被看守人员打死写进小说,我相信也有人会以“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由给予理解。惹人争议的恰恰是莫言叙述这段“故事”的场合是在他发表获得诺贝奖感言的场合。这就显出了莫言的格局了。作为一名有着深邃洞察力的文学家,不可能对当今以英语为主导的西方话语体系对中国的政治偏见毫无感知能力,更不可能是一个未经世事的政治小白,在那样的场合说那样的“故事”,就要做好被部分政治敏感人士质疑其到底是什么动机的准备,尽管莫言演讲中提到了其母亲对打人者的宽容和原谅。换句话说,既然莫言能在特殊的场合说出特殊年代的事,那就要做好“黄泥巴掉到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的准备。

对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真相的揭秘(论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格局)(3)

莫言在获奖后发表感言提到的一段往事

对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真相的揭秘(论我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格局)(4)

郑强教授

笔者这么说可能会令某些喜爱莫言及莫言作品的人不爽或者疑惑:莫言在发表获奖感言讲述拾麦穗的故事与格局何干?请听笔者慢慢道来。著名网红学者、前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郑强教授曾在一次演讲中坦言:“作为“地、富、反、坏、右”黑五类分子的后代,我最感恩我父亲的是我的父亲没有把他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一些负面的情绪传给我,所以,我今天仍然能深爱着这个国家。”(编者注:上面那段文字与郑强教授原话或有出入,但意思就是那个意思)。

什么叫格局?这才叫格局!

后记:尽管笔者不喜欢莫言的文学作品,但客观的说,莫言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其低调不争的性格品质还是值得笔者尊敬的。反观某些打着莫言文学爱好者旗号动则给莫言作品批评者扣“喷子”帽子的言行实在让人作呕。这是笔者的态度,一并说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