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生活在云端后来跌落了的诗句(绝命之作共勉诗人)

曾经生活在云端后来跌落了的诗句(绝命之作共勉诗人)(1)

世界纷纷攘攘,人群来来往往。可是却没有一个人驻足看躺在地上的一位乞丐,他的呼吸已经很微弱了。这个乞丐很奇怪,在生死面前居然如此平静。他颤巍巍地掏出了袖中的纸笔,干净的纸笔与他脏兮兮的外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料想他曾经也是一位读书人,不知遭遇了怎样的人生的厄运,结果沦落至此。此时是嘉庆年间的寒冬,雪下个不停。而雪花堆积在乞丐的身上,仿若给他穿了一件白色外衣。这雪对于乞丐而言不算冷,他曾经所见过的人心才让人觉得阴冷无比。

他曾经在落难时,也找过亲戚、朋友的帮助,可是却没有愿意帮助他。人情冷暖,只有自己能体会其中百般滋味。他的一生都充满着痛苦,可能唯一的幸福就是孩提时代了。

乞丐陷入了回忆之中,想起了古代的诗人们,为什么他们最终的境遇与自己一样不得善终呢?

李白诗耀盛唐,豪放不羁地书写了人生的浪漫。公元762年的中秋佳节,一轮圆月静静地看着人间的团聚。李白想将这轮圆月留下,那么他与家人将不再颠沛流离,一家人永远享受着团聚的幸福。于是他走到江边,纵身一跳与水中的月亮拥抱在了一起。

杜甫以诗为史,记录了唐朝的衰落与黑暗。公元770年,潭州发生叛乱,杜甫只能乘船逃亡衡州避乱。当他行至耒阳的时候,突遇江水暴涨,五天没吃没喝的他差点饿死。杜甫遭遇生死劫难之后,想起了故里。于是他又乘船从潭州前往岳阳,结果他永远地留在了小破船上。

刘希夷以一首《白头呤》名震初唐,引得世人竟折腰。他的舅父宋之问特别喜欢这首诗,曾经让刘希夷在此诗发表之前,将它让给自己。结果刘希夷没有答应,宋之问在一怒之下,将他杀害了。如果他未死,唐诗三百首又岂止三百首。

王勃天赋其华,诗才横溢。他在为官期间,遭人陷害,迫不得已杀死了一名家奴,结果他的父亲受到牵连,被降职为交趾县令(今越南河内)。王勃出狱后前去探望自己的父亲,结果途中溺水,被救过来后不久就去世了。

卢照邻一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成就了千年后的《倩女幽魂》。他本可以拥有最美的爱情,结果却因病导致手足残废。病痛时常侵扰着他的身心,他看着如废人一般的自己,最终选择了投水自杀。

李贺鬼才无双,诗风自成一派。若想在唐朝为官,除了才华,还要看颜值,长相丑陋的李贺仕途无望。他曾经本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可是对方看见他丑陋的外表,就直接拒绝了他。仕途无望又爱而不得,导致李贺一生抑郁。而立未至,他就离开了人生。

乞丐慢慢收回了自己的思绪,此时的雪下得更大了。他的身体已经失去了知觉,唯有灵魂在滚烫翻滚着。他找到了刚才问题的答案:感性的诗人可能永远也不适合理性冷酷的世界吧。

曾经生活在云端后来跌落了的诗句(绝命之作共勉诗人)(2)

芸芸众生只关心万事万物的利益,唯有诗人关心其中的情感。这正如人们会将柳树制成木材售卖,而诗人只会在一旁歌颂柳树的美。

乞丐感觉已经离鬼门关不远,用尽生命中仅剩的最后一丝力量,写下了一首无题的诗作:

身世浑如水上鸥,又携竹杖过南州。

饭囊傍晚盛残月,歌板临风唱晓秋。

两脚踢翻尘世界,一肩挑尽古今愁。

而今不食嗟来食,黄犬何须吠不停。

《绝命诗》


以残月为饭,以风声为歌,他如海鸥一般在人生的暴风雨中穿梭不停。人生已经如此不堪,他多想改变这个丑陋的社会,让古今诗人的忧愁都得以释放。黄犬的吠声残酷地将他拉回了现实,这条狗多像世俗之人阿,他们只会守护着自身的食物,可叹他们怎会明白诗人不受嗟来之食的品格与治国平天下的追求呢。


曾经生活在云端后来跌落了的诗句(绝命之作共勉诗人)(3)

大雪突然停了下来,人们又涌现在街头。麻木的人们发现了冻死的乞丐与他怀中的诗,当他们看过此诗后,都被震惊了。之后这首诗被人们竞相传唱,当地的州官为乞丐料理了后事。并立了个墓碑,上书“永嘉诗丐之墓”。

天堂之上,诗丐遇到了李白、杜甫等诗人。他们被天国的人们簇拥着,每位诗人的脸上都流露着幸福的微笑。诗丐也笑了,在这里,他将永远不用再感受命运的跌宕与哀愁。

他锦衣怒马,他枕稳衾温,他列鼎重裀。

呜呼哀哉,天堂在何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