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关于夏日西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

以前翻开语文课本的时候,总会看到背诵全文这4个字,那个时候在背的就是短小精悍的古诗了,尤其是杨万里写的那首《小池》。短短的49个字,写出了荷花的可爱,也写出了夏日景色的妙趣。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所以以前所了解的杨万里,总以为他是和陶渊明一样喜爱田园的隐居诗人。直到后来了解到了与这位诗人有关的更多平生事迹,原来他和陶渊明是全然不同的,因为他真正的心怀家国天下。

杨万里关于夏日西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1)

他出生于南宋王朝,在他们之前就是诗歌最为顶峰的唐朝,所以这个时候的文坛开始创造出独属于宋朝的宋词,那是文学史的另一个新世界,而人们更不想着能够去超越唐诗。但是在这个时代,难道真的就没有人能够写诗了吗?所幸杨万里出生了,他的诗词并不是为了模仿唐诗,而是创造出了一个独属于他自己的诗词世界。至今流传下来的4200多首作品,才让他有着诗宗的名号。

杨万里关于夏日西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2)

杨万里的出身并不好,他在一个贫苦家庭诞生,幼年时期母亲就早已去世,拉扯他长大的父亲,却没有让孩子成为像他一样的农民,而是倾其所有的生活费,教儿子读书写诗,所以他从小就是一个真正的诗痴,对于那个词曲泛滥的年代,他对诗的痴迷程度绝对远胜过一次。但是他写诗的旅途也是艰苦的,刚开始写诗其实也是靠模仿,他向晚唐诗人一样写绝句,在那个极尽模仿唐朝诗文的年代里,杨万里没法融入这个文化群体,所以他是孤独的。

杨万里关于夏日西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3)

他的孤独还体现在他的仕途上,他年少的时候便已经入了官场,少年总是无畏,而他骨子里有本是嫉恶如仇,只可惜他这样的情怀没有用在沙场,而是用在了官场上,注定是仕途坎坷的。杨万里调任到了天子朝堂以后,这样一个看似文弱的书生,却总是在朝堂上怒怼各种贪污官吏,为别人鸣不平。但是他所处的时代不是开放包容的唐朝,坐在皇位上的也并不是能够一直原谅他的李世民。所以杨万里就被刘方志了江西,那时候的这片土地因为贫困,所以满是盗匪。

杨万里关于夏日西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4)

但是在江西隆兴府任知县的这段时间里,他对当地百姓施以仁政,为百姓减免赋税,为县城兴修水利,让一片荒芜的江西,竟然得到了改观。所以没过多久,因为他的一系列政绩,他又一次担任了国子监的博士,而且在他离开江西以后,当地的人们为了怀念杨万里,还专门为她修建了祠堂,画上了画像进行供奉,这些都足以说明他的才华所获得的百姓的爱戴。在江西的这几年,他也摸索出来了一条独属于他诗文的风格,那就是描写是生活的诚斋体。

杨万里关于夏日西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5)

为此他将40多岁以前所写的两千多首诗的珍贵诗稿,全部用火焰烧成灰烬,这时候他终于不再需要模仿别人的诗词,他有了独属于自己的诗词天地,杨万里也用新的面貌出现在了诗坛上。诚斋体真正摆脱古人枷锁的时候,杨万里已经51岁了,这时候他已经不再是往日年轻的少年,鬓角更是多了几次白发,无论是在诗词上还是政治上,他终究是孤独的,但是她却看清楚了自己的内心。

杨万里关于夏日西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6)

杨万里一生80多年的岁月里,他从爽朗少年走到天子近臣,在光海中也几经浮沉,在诗词上更是跌跌撞撞,关起它的一生,总觉得他是孤寂的,似乎很难有人懂他的政治抱负,在那个时代也很难有人认可他的诚斋体,但是在历史上他无疑是一个成功者。所以对于这样的人,有几分孤独又有何妨?毕竟千年以后,还有更多的人会懂他。

— 完 —

杨万里诗词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小雨

雨来细细复疏疏,

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

千峰故隔一帘珠。

杨万里关于夏日西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7)

本文由青楼诗社原创

欢迎关注,一起长知识!

杨万里关于夏日西湖诗(毕竟西湖六月中)(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