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扶在路上小小耳穴(帮扶在路上小小耳穴)

为积极响应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全面开展医疗卫生人才“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与海丰县中医医院牵手,第三批帮扶工作队于2022年1月1日进驻海丰县中医医院,在谭戬浩队长(挂职该院副院长)带领下,以“学党史,我为群众办实事”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海丰山、海丰水、海丰人,深深的三院海丰情,让我们一起看看他们在革命老区的故事。

主治医生陈波燕作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派出的针灸科骨干医疗人才,驻科以来,针对海丰县中医医院针康科诊疗日常,用心开展帮扶工作,力推简、验、便、廉等的中医特色疗法。

2022年8月2日下午,陈波燕给海丰县中医医院针康科临床医生、规培医师及实习生开展了耳穴诊疗法的培训课程。

“鉴于基层医院只是配备了基本的辅助检查设备,更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中医特色望闻问切的优势,更早及时发现更多疾病的端倪及病症,给我们临床诊疗提供很好的辅助”。陈波燕在培训前就跟学员们强调说。

帮扶在路上小小耳穴(帮扶在路上小小耳穴)(1)

陈医生结合耳模讲解耳穴的分布情况

帮扶在路上小小耳穴(帮扶在路上小小耳穴)(2)

耳与五脏的关系

“心开窍于耳”,“肾气通于耳”,“肝病者,虚则耳无所闻”,“肺主声,令耳闻声”,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

耳与经络的关系

帮扶在路上小小耳穴(帮扶在路上小小耳穴)(3)

如图可见,循行于耳前的经脉与手足三阳经关系最为密切,六条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却通过经别与阳绎相合与耳贯通。

由此可知,耳与全身脏腑经络息息相关。当脏腑发生病变时,通过经络的反应和传导作用,在耳廓相应的区域就会有所反应,并依此进行治疗。

耳穴视诊指根据耳廓上耳穴,有无变色、变形(隆起、结节、凹陷、肿胀等)、丘疹、脱屑、血管充盈等阳性特征,从而进行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

常见阳性反应以下几种:

颜色:点片状充血红晕多见于急性炎症。点、片状白色、红暗或暗灰色,或为红晕,常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病。

形态:结节状或条索状的突起或凹陷,常见于肝病、结核、肿瘤、慢性器官疾病。

丘疹:常见于皮肤病、妇科病、胃肠病。

脱屑:常见于皮肤病和内分泌方面的疾病。

血管充盈:常见于痹症、肝炎、心脏病。

耳穴刺激方法有常规毫针针刺,还有压丸豆法、埋针法、放血法、注射法、磁疗法、药敷法、贴膏法、激光法等。而临床使用普遍、取材方便的是耳穴压豆法,耳穴压豆是采用菜籽或药籽等物品贴于耳穴处或反应点,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热、麻、胀、痛等刺激感应,达到通经活络、调节气血、镇静止痛、调节神经平衡、防治疾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帮扶在路上小小耳穴(帮扶在路上小小耳穴)(4)

耳穴疗法适应症

1.慢性支气管炎、变态反应性支气管哮喘、呃逆、肥胖症等。

2.血管性头痛、神经性头痛、失眠等。

3.急慢性腰痛、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肢体麻木等病症。

4.慢性鼻炎、慢性咽炎、近视眼、消化不良等脾胃疾病。

5.外伤性疼痛、手术后疼痛、肿瘤性疼痛、炎症性疼痛、神经性疼痛等。

耳穴疗法禁忌症

1.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2.外耳患有溃疡、湿疹、冻疮破溃诸症时,暂不宜针刺。

3.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禁用耳针。

4.严重心脏病、严重贫血、年老体弱、过度疲劳等患者,慎用或不用,并要防止晕针。

耳廓按摩自我保健法

陈波燕告诉大家,临床上还可以指导患者自我耳廓按摩,通过对耳廓穴位施以按、捏、揉、掐等手法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外治法。通过激发经气,改善血液循环,从而调节身体免疫机能。

1.提拉耳尖,双手拇指食指捏耳上提,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发热充血。

2.按摩耳轮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按压、揉捏耳轮,使之发烫。

3.下拉耳垂。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使之发热。

4.按压耳蜗,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此部位有心、肺、气管、三焦等穴按揉直至发热。

最后,陈波燕跟大家介绍了一些耳穴验案,如耳尖放血退热,耳压沟按压降压等,希望大家夯实中医基础理论,灵活辨证施治,充分发挥传统中医特色疗法,为基层医疗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供稿:陈波燕

排版编辑(实习生):黄山岳

责任编辑:叶美琪

校对编辑:李龙浩

初审:谭戬浩

审核:王剑

审定发布:范琳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