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为何洋务运动失败了)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同年四月,清政府派遣李鸿章于日本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增设通商口岸,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甲午战争的惨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全面失败。
甲午海战
两次运动的背景
洋务运动开始于1861年,在两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一直自诩天朝上国的自信心有点受挫,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清政府决定“师夷长技以制夷”,通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黑船事件
两国变革的情况大致相同,时间也相差不多,那么为什么日本成功了,而中国失败?
态度上
当时的中国虽两度被坚船利炮打开国门,依然不改其“天朝上国”的心态。即便是是洋务派也仍然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在当时,洋务派代表着清朝思想最为先进的一撮人,也只是认为中国同西方的差距仅仅局限在武器上,制度却远远优于西方。因此向西方学习也就只能局限于先进的军事技术方面,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日本自古就有向强者学习的传统,在中国强大时,他们就会以中国为师,学习中国。在面对西方列强时,他们的反应要比中国迅速的多。当他们发现自己学习近千年的中国也被西方打开国门,他们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很快便提出了全方位向西方学习的方针。日本1868年天皇颁布"五条誓文"阐明新政权的目标。强调"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破除旧习。……求知识于世界。"
李鸿章
政治方面
当时的统治阶级是满人,而洋务运动的领导者主要是汉人。清朝的统治者一直以来都怀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思想对待汉人,无论是康熙、还是慈禧。因此在洋务运动期间,慈禧依然玩弄权术,对洋务大臣进行制衡。在满族贵族眼里,改革仅仅是为了大清强盛,维护统治,保证自身利益而且。他们绝不愿意汉臣做大,更不会允许制度上的改革!
而日本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逐渐剥夺了旧统治阶级的特权,取消了对下层人民的一些限制,允许不同阶层的人民之间通婚,实现形式上的平等。1889年日本颁布了以普鲁士军国主义宪法为蓝本的《大日本帝国宪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日本国家制度和统治机构的合法化。宪法标志着日本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经济方面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大力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先由政府领头创办一些工业,同时鼓励私人资本发展。后来,日本政府将国有企业低价转让给私人资本家经营,并颁布法规,严禁垄断、整顿币制,奖励贸易,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中国洋务运动期间主要办了一些军事和民用企业,军事工业均为官办,民用企业有官办和官督商办两种。官办企业生产不计成本,不考虑经济效益,管理机构为封建衙门式管理,大权操在封建官僚手里。贪污腐败现象严重,企业缺乏活力与动力。民用企业则垄断了某些行业,且清政府对民间私人办厂实行严格限制。导致中国民族资本无从发展。
文化、教育方面
日本实行明开化"政策,全面向西方学习,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并且建立义务教育制度,奠定了日本近代化成功的基础。
而中国洋务运动期间仅办了三十多所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的新式学校。选送了几批出国留学生。原有的教育体制,八股取士制度未有丝毫的触动。(1905年科举制废除),整个士大夫阶级依然愚昧迂腐!
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仅仅学到了西方先进的“表”,短暂的中兴局面只是昙花一现。而日本却全面的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政治经济,学到了“富国强兵”的精髓,并且源源不断为国家强盛泵送力量。中国的战败,归根结底还是制度,落后的制度必不能容忍先进的思想,没有先进的思想,国家自然无法富强。一个不知世界为何物,只知道盖园子听戏的朝廷,怎么可能战胜全速运行的“战争机器”,如果战胜也只是侥幸,它还会做着天朝上国的春秋大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