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固始系列之鹅(舌尖上的黑龙江)

说到“好物”,对于依安县来说,当属白鹅。

1997年,经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学会批准,依安县被命名为“中国白鹅之乡”,国家农业部为依安县颁发“中国白鹅之乡”牌匾和命名证书。

舌尖上固始系列之鹅(舌尖上的黑龙江)(1)

依安大白鹅

在依安农村,家家户户有养大鹅的传统,在这里,村民对“鹅”的读音是“né”,大鹅不是被当做禽类,而是被当做大畜,跟牛马羊的待遇是一样的。

每年天刚暖和的时候抓鹅雏,用野菜搀着苞米皮子或者麦麸子喂养。等到夏天的时候,基本上就可以把大鹅赶出去放了,这里很多孩子都有放大鹅的经历。特别是每年放暑假的时候,大鹅此时正处于长身体时段,吃得多,田间地头的草又多,直接放鹅比割草回来喂省事。农民自己养的白鹅一只会有十多斤,大鹅长到一定大就不能再喂了,再喂也不长肉了,当地有“雪花一落,大鹅抹脖”的说法。没到下雪的时候,大鹅即使够了斤数,一般也不杀,一是肉质没那么好,另外是此时鹅毛不好褪。

舌尖上固始系列之鹅(舌尖上的黑龙江)(2)

褪鹅毛

在当地,“铁锅炖大鹅”是比较隆重的待客大餐。传统的“铁锅炖大鹅”有好几种做法,通常是配酸菜,外面下着鹅毛大雪,屋里炖着酸菜大鹅,愿意喝酒的配上点当地的“散喽子”,啃着一咬直冒油的鹅肉,喝着烫好的烧酒,再烙点干巴饼,把挂在房檐下的红辣椒用灶坑里的炭火一烧,吃完肉往酸菜汤里一搅合,就着大饼吃,那真是少有的惬意。还有一种做法,是炖大鹅的时候往锅里贴大饼子;还有用大鹅炖土豆的,喷香的鹅肉配上烂糊的土豆,不吃得满嘴流油、肚子溜圆,都对不起那鹅。

农村的大鹅还能看家,多数散养在院子的大鹅,家里一来人就会嘎嘎叫,在农村走路可以不怕狗,但是会有人怕鹅,特别是一群鹅的时候,轻易不要招惹,它们真的会追着你“咬”。

舌尖上固始系列之鹅(舌尖上的黑龙江)(3)

依安大白鹅

鹅不吃荤腥,在水泡子里不吃鱼,可以和鱼进行生态养殖。大鹅浑身都是宝,除了肉能吃,鹅头、脖子、翅、鹅胗、板肠加工出来都是珍馐美味。鹅绒毛可以做鹅绒被、鹅绒服,长羽毛更是做羽毛球的重要原材料。依安大鹅,真是一身宝物。


来源:龙头新闻客户端

龙头采客:蹇木庆

编辑制作:薄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